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指的是从哪到哪
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的栈道。
但是李白写《蜀道难》是因朋友离开长安去往蜀地,借蜀道之难行,抒发自己心中由于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而致的郁闷之情。所以这个蜀道并不是绝对的,也可指巴蜀通往秦陇的那些山间栈道,包括褒斜古栈道。
扩展资料:
因为有五丁开道、李白“蜀道难”这些知名的传说、典故,对于蜀道,很多人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古代蜀地的交通如何如何不便利。
但实际上,四川作为连接关中中原与西南地区的重要媒介,虽有一定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但交通却是四通八达,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
蜀道,广义而言包括了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有自云南入蜀的僰道,也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
狭义的蜀道,就是专指翻越秦岭和巴山的道路,包括汉中以北的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以及汉中以南的洋巴道(又称荔枝道、间道)、米仓道、金牛道。
这些蜀道如同一张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蜀道难
蜀道是指什么地方
很多同学都学习过《蜀道难》,那么蜀道在哪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简介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这是广义上的蜀道。
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的概念,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在秦巴山区基本形成并沿袭着7条通道。其中秦岭中有4条: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本文目前收录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课。
以上就是一些蜀道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道是指什么地方?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
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蜀道申遗自2011年在广元启动。此前各市州共推荐了金牛道等古道上的95处文化遗址,经专家讨论,最后推荐了4条古道、68处文化遗产点。
地位
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有专家指出:古蜀道不仅是**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无论古代与现代,蜀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她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蜀道是指什么地方呢?
蜀道,亦泛指蜀地。
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蜀道的其他简介
蜀道旅游资源上最重要的财富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遗产又分有形的山川名胜、历史遗迹和无形的文学度艺术等。
其中,古代交通道路遗迹最为重要,其他相关遗迹也十分丰富,包括古道、古驿站、古码头、古城镇、翠云廊、传说、人物、战阵、诗词歌赋等等。其历史久远、文化深厚;遗址众多、保存较好;古今并存、各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