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意 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

内容摘要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索意,希望 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的内容对你有用!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 吉炳成 [内容提要]从如何阅读和运用想象两个方面探讨鉴赏我国

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索意,希望 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的内容对你有用!

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

   吉炳成

[内容提要]从如何阅读和运用想象两个方面探讨鉴赏我国古典诗词的一般技巧和途径,以帮助广大中学生提高鉴赏我国古代诗词的能力。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它们灿如繁星,艳似百花。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那些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是我们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批判地接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的需要,并有助于我们提高民族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成为如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无达诂”,强求一致,必须异口同声,没有好处,无助于开掘优秀作品的潜在力量,也不可能丰富人们的认识。因为生活本身是异常复杂的,读者的修养、经验、个性等也各不相同,因而人们的不同鉴赏也就有其各自的价值和理由。本文只是想就鉴赏的一般方法、途径作个探讨,力图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定启示,帮助他们尽快尽善地鉴赏我国的古典诗词。

诗人创作时,往往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阅读欣赏,则要通过已定形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诗人的感受、思想和感情,从而探知诗人的创作意旨。因而鉴赏诗词就应当象剥笋、象抽丝。只有通过熟读深思才能悟出诗词的真谛。

   首先是“读”。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分文章七分读。读,是我们进入诗词的桥梁,沿波讨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

  “读”的第一步是咬文嚼字,正确理解诗句字面含义。

   我们先来读一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的“嶂”、“塞下”、“衡阳”、“燕然”可能会成为理解、鉴赏这首词的障碍。这就要通过查阅辞典或一些资料来解决。其中“嶂”可理解为“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般的山峰”。“塞下”、“衡阳”、“燕然”等则要通过相关资料才可以了解到。“塞下”是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接近西北边疆,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   “衡阳雁去”来自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燕然未典。“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在外蒙境内。汉和帝永平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

    在解决了字面意义理解的障碍后,还要“读”出词中的意境、语句的深层含义。

    当然,这里说的“读”不仅是指朗读,最为重要的是心读,目耳心力集于一体。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文公文集读书三要》转引自《语文教学情境论》)

    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在理解了字面意义后一定要做到投入感情,要身临其境。因为诗词是作者感情的产物,阅读时就要表达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由于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产生的体验,为在阅读中获得这种体验,因此要借助于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视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视、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再现逼真的情境,体验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我们不妨再读《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异”的原由是什么?范仲淹是苏州人,他对延州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所以“异”中含有惊异之意。惊异之一:“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南飞雁毫无留恋之意。“无留意”三字尽括了这个地区秋天的荒凉景象。惊异之二:“四面边声连角起”续写傍晚时分的景象。所谓“边声”是指北边区域特有的一种声响。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说:“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可见“边声”和悲风有密切关系。这与军中的号角声相连,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惊异之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先写出了延州周围环境--层层山岭,后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本是写塞外的壮阔风光,可词中紧缀以“孤城闭”三字,这已隐隐地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至此,我们已能初步理解作者的“异”--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竟是寒风萧瑟,满目凄凉。

    下阕着重抒情。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自抒怀抱。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地久,难免起乡关之思。“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销得了浓重的乡愁?乡愁从何而来?“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又怎能谈起还乡?然而要取得胜利,又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见的。这便引出下句“人不寐”,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将军白发征夫泪”,由己及人,一致的思想感情,一致的矛盾情绪,构成了苍凉而悲壮的情调。明确了以上内容和情调,我们鉴赏这首词就能比较贴近词人的思想感情,就能较为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旨。

    语言文字是读者窥视诗词立意的窗户,是阅读和欣赏的第一步。迈这一步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满足于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作品的实际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象《渔家傲》这样的诗词,以辞达意,以意明志,它们之间是一致的。可是因为文学表现的特殊规律,个别的辞并不代表整个的意,表面的意也不等同作者的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类诗词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对于这类诗词,需要“读”出语境的深层含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环境条件的限制。作者的心里话不能直说,往往借助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把自己的意思用“曲笔”表达出来。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晴,暗指“情”,语意双关,诗句隐含着一个女性对情郎的依恋而又恐其变心的复杂感情。

    其二,由于写作的要求,文贵曲。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说,“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因而文章就有隐含意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除了勾画一幅秋景外,同时隐含着悲秋寂寞的孤旅之情。

    其三,由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多义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作家摄取题材的多维性和语体风格的多样性等带来语言文字形式同思想内容之间常常存在差异,带来语言的隐含意义。如晚唐诗人秦韬玉的《贫女吟》:

蓬门未识倚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华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女的“贫”,抓住一个特定的“嫁”字构思。她自伤的是难托良媒,虽无绮罗之衣,但有巧制之裳;虽无高髻云鬟,但梳妆清秀;虽不涂脂画眉,但女红手巧。她人美、性俭、身勤、艺高,可是却不能嫁出,只能为人作嫁衣。就字面而论,可以说诗人对贫女的同情,表现了人道主义胸怀。也可解为诗人的自比。古代诗人往往以香草美人自况,寄托着个人抑郁情怀。秦韬玉,长安人,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1年)赐进士及第,作过工部侍郎,一生并不得意,因而觉得有才难售,无路可进,只是为人辛苦为人忙。也可解为诗人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鸣不平。那种饱有才学的有识之士,沉沦底层,有志难酬,无人赏识。

    根据以上所述,读者不难发现鉴赏诗词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要驰骋想象。诗词中语句含义的理解、情景的再现、作者写作意旨的揣摩均要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柯勒律治说:“想象是写诗才能与鉴赏诗的才能这二者的根源。”(《文学传记》)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等。鉴赏诗歌需要的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叶圣圆”两句诗为例,“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四样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炊烟孤零零地笔直地上升,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旷远的沙漠,给人以荒凉静寂的境界。在“长河”的背后,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下沉,同样传达出旷远荒凉的印象。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学习才有收获,否则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读者的想象和诗人原来的想象,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并不完全对头,正如王夫之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诗而自得。”(《姜斋诗话》)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既要积极想象、大胆想象,又要学会想象,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轨道想象。

    要进入诗词的情境,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只有按照作者的思路,依路而进,登堂入室,才能见到诗词的真境,体验到作者的真情,弄清诗词的真谛。

    什么是诗词的思路?思路,是作者作诗写词的思维轨迹,行文的先后次序,感情流淌的线索,事理发展的进程,语言连缀的脉络。古人称之为“意脉”。它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四个因素组成。那么,我们在分析诗词时就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诗词的语言和结构上往往有着跳跃性,即句间可以省略一些内容。我们就要运用想象给予补充,使之成为完整的情节或意境。上文中已有相关例证,这里不妨再读上两首诗词。

李清照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堂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初读这首词会产生这样一些疑问:1、词人为什么那样嗜酒,竟至一夜残酒还未消尽?2、醒来之后,为什么不自己去园里看看,却要问“卷帘人”?3、没有去看海棠,为什么要否定别人的回答?这些均需读者联系写词的背景通过想象来补充。喝酒,是因为伤春。时届暮春,忽来骤风疏雨,词人耽心春老景残,便以酒解愁。问人,是因为迟起,因为残酒未消,懒于起身,又关心着“花落知多少”,便询问卷帘人。问话,是因为关心海棠,从答问中可以得知,“试问”一词的运用透露出词人的担心,否定卷帘人“海棠依旧”的回答,告之“应是绿肥红瘦”,未见者比见者还真切,这是因为侍者对花事漫不经心,而词人虽然“浓睡”,实际上还在关心着“夜来风雨”。通过想象,我们不仅见到了词人慵起懒动的情态,而且可以窥见词人悼红惜春的心情。

    同样语言精练的古典诗词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理趣,因其抒情、说理受诗律、词律限制,不便具体地抒写,便有待于我们就其提供的内容展开想象,从而模拟出与原意相合的情境、意境。

杜甫的《后游》:

夺忆曾游处,

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

范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

舍此复何之?

    其中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可理解为(美好的)江山好象在等待(我)(再度)登临,(繁茂的)花柳自然没有一点私心,(任人观赏)。依据这诗句,我们就虚拟出这样的形情一致的意境:江山有情,花柳无私,期待诗人重游。

通过语言文字的门槛,遵循作者的思路,进入诗词的情境,是为了迅速理解情境,达到“识斯真”的目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作者写诗作词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写人,叙事,状物,明理,都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给读者一定的启示。当然,由于各人的经历、文化素养等不一样,写作的角度、方式、目的也就不一样。例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的是:“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他身为高官,养尊处优,不需要外界帮忙;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是患难者的内心独白;李商隐笔下的蝉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然而有谁听呢?由此看来,鉴赏诗词的想象不能仅满足于从字面上丰富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义,还需要让想象爬上理性认识的高坡,以获得某种顿悟。那样,文章的妙处,写作的甘苦,也就豁然领悟在心。

例如《诗经 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夭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小序》写道:《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言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这是说《柏舟》系卫的共伯的妻子共姜写的,表示了对早死的共伯的节义。细审全诗,根本找不到有关共伯、共姜的蛛丝马迹,且与共伯的事迹毫无关联。

    《史记卫康叔世家》载:

    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五十五年卒。

由此可见两点:一是共伯说不上早死。《国语》上说卫武公年九十九作《折》以自警,《史记》说他在位五十五年,那他即位时当在四十岁左右。共伯是武公之兄,那他自杀时也该四十多岁,称不得早死。二是共伯已经“立为君”,并非世子,即使是世子,对其妻,也没有“父母夺而嫁之”的道理。

    就《     风柏舟》而论,诗人当是以未嫁女子的口吻在作诗,以此表现忠于爱情不满母命的情操。“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她看到情人划着柏木船,在那河心荡桨。“       (头发下垂的样子。) 彼而髦,实维我仪”,她看到了小伙子美发垂披,英姿勃勃,实在是她心爱的配偶。于是,表明自己的坚贞决心:“之死矢靡它”,到死也没有他心。如此坚定的爱情并没有得到母亲和上天的同情,这位女子“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妈啊,老天啊,你们太不体谅人啦!(看来,她的母亲要她另嫁他人。)这首诗先写少女目中所见,后写心中所想,少年的美好和母亲的蛮横形成尖锐矛盾,爱与怨都非常强烈,感人至深。

    综上所述,鉴赏诗词主要要把握这样几个步骤: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理清写作思路,揣摩创作意图,挖掘深刻内涵。平时多多练习,我们鉴赏诗词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时,并非带着空白的头脑去被动接受读物的意义,而总是有一种前结构(包括已有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作为基础,使鉴赏自始至终都掺合着读者的思想、感情、阅历、文化素养等成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诗词本身蕴藏着读者多种鉴赏结果的可能性,因此一个读者对诗词的鉴赏往往是对诗词作者写作意旨的理解和自身创造性理解的结合。总之,鉴赏诗词不能以追求作者本意为唯一目标,要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上,发挥他们学习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的前结构形成独特的领悟。当然,鉴赏必须以诗词客观意义为基础,反对主观主义的随意理解、凭空鉴赏。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