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之前叫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我们想要弄明白它,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这就像黄埔江的水汇入大海一样,我们只有从源头一直梳理下来,才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
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在黄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这些人就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
这批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人类,经过时间的打磨,他们逐渐学会了使用石头制作的工具去打猎与耕种。
大家有了工具后,就在一个区域内固定的生存了下来,然后慢慢地就形成了许多个部落,部落形成后,人口也越来越多了,为了争夺地盘,各个部落之间就开始发生冲突了。
那个时候各个部落都是按血缘和姓氏区分,在公元前2700年的时候,有一个姬姓部落和一个姜姓部落爆发了一场大的冲突,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分别是黄帝和炎帝。
后来黄帝带领姬姓部落打败了炎帝带领的部落,炎帝战败后,就带领姜姓部落与姬姓部落结成了联盟,他们结成联盟后,就变成了当时***大的部落,然后他们就又对周边的各个部落进行了吞并,最后就形成了一个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大联盟。
这个部落联盟形成后,大家虽然有事在一起商量,但是这也还只是相当于各个部落的合作形式,只是形成了汉民族的雏形而已。
后来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个部落联盟最后一个共主的儿子启决定不玩禅让制那一套了,他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融合夏朝建立后,因为是家族式的模式,夏这个名号长期悬挂在人们的头上,这样也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
在原先各个部落人的意识中,已经有了国家的观念,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夏民族的人,但是也还只是形成了统一的这个观念,具体的称呼上,还并没有形成。
像是夏朝后面的商朝和周朝,他们都是属于夏朝这个整体里面的一块,推翻夏朝的商人自称商,推翻商朝的周朝,自称是周人。
到了周朝的时候,周王又封了许多诸侯,周王分封的诸侯,只是封了一个名号,但是地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开拓。
这些被分封出去的人,又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诸侯国,比如有齐国、宋国、秦国等,他们都称自己为秦人、齐人等,但是他们都是从一个体系出来的人,为了与其他体系的人区分,他们称自己为华或者夏,又或者连起来称华夏。
这就形成了最开始统一的称呼了,后来又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秦朝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王朝,秦朝。
总结:通过以上的溯源,我们发现在汉族之前,其实有过很多称呼,而且如果把每个部落和诸侯国都算清楚的话,那将会非常混乱,所以我们只能大体上去区分,而不能去细分它。
在这段历史上,有几个关键的节点,第一个就是部落联盟的形成,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后,以他们的部落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部落联盟,这也成为了汉族诞生的雏形,所以我们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并没有这样称呼自己。
后来还是到了西周的时候,为了与周边其他的民族区分,才有了华夏族的称呼,后来秦朝统一后,又短暂地有过秦人的称呼,但是秦朝的时间太短,这个统一的称呼并没有延续下来。
所以在汉朝之前,大家都是以自己的部落,或者是自己的诸侯国称呼自己,但是在各自的称呼之外,大家都称呼自己为华夏族。
华夏一词在书籍上的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