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精选9篇

内容摘要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集合教案,希望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精选9篇的内容对你有用!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集合教案,希望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精选9篇的内容对你有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精选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1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2

  一、教材分析

  “加法”这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学习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只是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分与合。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学生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计算出加法的得数并不是很难。若要真正从加法的含义去理解,并用缜密的语言表达加法的含义就有些困难。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份上桌布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操作演示,是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 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计算方法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

  师: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

  生: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正方形片、点子图、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请同学们在桌面上依次摆出4个正方形卡片,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 2> 动手讲摆好的4个正方形卡片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和5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① 通过电脑反复演示,把两组物体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原来手里边有3个气球,后来又拿来一个气球。

  ②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也可由老师引导说: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刚在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一边说一边做手势表示“合起来”)

  反复演示再指名说题意,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来计算。

  ③ 通过点子图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把3个点子和1个点子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个点子,用加法计算。点子图既突出了合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还能体现出由直观情境向半抽象水平的过渡。

  2>学习加法算式

  ① 引导学生说出: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要用数字3和1表示。

  ② 教师说明: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③ 引导学生数一数3和1和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说明:等于4用“=4”表示。

  ④ 教师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⑤ 教读加法算式

  3加1等于4,或3加1得4,教师范读,学生学读,同桌之间互读。

  3>动手操作

  让每个学生左手拿3个圆片,右手拿2个圆片,求一共有几个圆片。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就是把两只手的圆片合并在一起,也就是3和2加起来,写出算式3+2=5。

  <三>巩固发展,在练习中提高

  1>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①课本第24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桌进行讨论,派出代表说一说他们的意见。

  ②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 2>游戏(红花配绿叶)

  ① 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②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答案多。

  ③ 学生互评:给优胜的小组奖励小红花。

  3>课本第25页松鼠玩耍图,通过动画演示引出算式3+2=□。

  4>课本第25页做一做。

  ① 通过读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② 巩固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图点数,在一个数的基础上接着数,也可以

  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

  ③ 通过对比4+1=5、1+4=5和1+3=4、3+1=4这两对算式,使学生通过直观初步感知“交

  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多种形式的习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 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五1题、2题。

  八、板书设计

  加法

  3 + 1 = 4 3 + 2 = 5

  ? ?

  加号 等号

  3加1等于4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 了解信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2. 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交流意识。

  3. 发挥课件的动态立体优势,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视游戏为生命。孩子在游戏中投入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他们渴望得到更大的空间,能够更自主地选择活动项目和合作伙伴。教师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户外活动环境,无疑是为儿童的身体运动提供物质基础,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活动的机会。

  通过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孩子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尝试多种户外体育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教师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各色布袋、多个竹圈、塑料瓶、

  彩圈、彩带等),并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设置各类障碍(“独木桥”“小山”

  “小河”“山洞”等)

  2、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播放活泼欢乐的音乐。利用

  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参观各种活动区,初步了解活动区里的玩具及基本玩法。

  3、热身运动:大森林里要评选“本领最棒的小动物”啦。

  小动物都要去活动场练本领,先来做一下“运动操”。(播放活泼的音乐,做动物模仿操)

  4、熟悉活动场: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活动玩具的主要特征,

  认识设置的相关障碍物。

  5、初步尝试:引导幼儿选择户外活动玩具,初步尝试各种

  运动,并启发幼儿回答:你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练习了什么本领?你和哪些玩具做了朋友?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鼓励幼儿再次去大胆尝试各种活动。

  1、鼓励幼儿独自或结伴合作活动,进一步体验户外活动的

  乐趣。

  2、幼儿个别展示,集体尝试,老师鼓励表扬积极参与活动

  的幼儿。

  A.用彩条铺条“小路”练习走路。

  B.套着彩色布袋学“小袋鼠”跳,学“小泥鳅”滚草地。

  C.把“小太阳”(飞碟)顶在头上学杂技叔叔平衡走(平稳行走),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也可以把小飞碟投向空中,练习手臂投掷动作。

  活动过程:

  大森林评选“本领最棒小动物”活动开始啦。请小动物表演自己的本领。

  1、引导幼儿熟悉游戏情景(竹圈搭成的“山洞”“独木桥”、

  两根长软棍搭成的“小沟”、彩带铺的“小河”等。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或独自选择活动。

  A. 钻爬区:引导幼儿学“小乌龟”,爬过“草地”,

  过“小桥”,钻“山洞”。

  B. 跳跃区:引导幼儿学“小白兔”,变换各种方法跳

  过“小河”“小沟”。

  C. 平衡区:引导幼儿学杂技表演,顶着“小太阳”

  (飞碟)走各种小路。

  D. 投掷区: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辅助材料(比如沙

  包、小飞碟等),向“大灰狼”投掷,打败“大灰狼”(图片)。

  开展巩固游戏的活动。

  大森林中发出紧急通告:许多小白兔被大灰狼抓起来了,让小动物们去救救他们吧。

  利用各种活动材料(布袋、彩圈、飞碟、沙包等),爬(滚)过一片“草地”,走过“小桥”跳过“小河”,跨过“小沟”,钻过“山洞”,到达“大灰狼”的家,以击中“大灰狼”救出“小动物”为胜利。

  效果分析:

  由于教师创设了丰富的活动区域和材料,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活动中情绪高涨,敢于尝试各种活动。不足之处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器具安全,场地安全),活动中适当调节好幼儿的运动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4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对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关注得不够。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在活动中有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够作及时的自我调节。幼儿园的生活相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轻松和愉快的,压力不是很大,而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上幼儿可能不能一时适应。因此,我设计了情感教育活动“看得见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初步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六个情绪脸谱(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2、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3、每个幼儿一个情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老师希望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四、游戏:玩情绪温度计。

  师:小朋友发热的时候你怎样才能知道你发烧多少度?(体温计)

  我们又怎样知道今天天气多少度呢,用什么来测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情绪温度计,请小朋友自己玩一玩。在10度以下是悲伤的情绪,在10-30度之间是高兴的情绪,在30-50度之间是兴奋的情绪。你玩到什么情绪,你就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是这种情绪。

  小朋友自己玩,教师个别询问。

  玩后提问:你最喜欢什么情绪?

  五、舞蹈:娃哈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

  启发幼儿画出自己常有的几种表情,或者画自己喜欢的表情,鼓励幼儿边画边与同伴交流自己当时的心情。

  多变的流星球

  设计意图:近来,我班开展了科学活动“奇妙的世界”,认识了太阳系大家族等等,接着又看了《蓝猫淘气三千问》,孩子们对宇宙、星球、流星、外星人产生了各种遐想。根据《纲要》精神“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我用袜子做游戏器械,根据他们动作发展水平,特设计《多变的流星球》这一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参加体育游戏的乐趣,尝试自制器械流行球的多种玩法。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能创造出流星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流星球若干、大型玩具活动区、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以游戏形式在音乐声做准备动作。(爬山、跨河等)

  ( 二) 基本部分

  1、 幼儿自己想办法,用走、爬、滚、纵跳、攀登或其它动作技能,取下悬挂或搁放在大型玩具上的流星球。

  2、 自由尝试流星球的多变玩法。

  3、 集中讨论、交流玩法。并帮助他们将有趣的玩法推广。

  4、 引导幼儿合作玩流星球游戏《飞向地球》

  幼儿按标志分组,用流星球搭成一串山洞。然后手持一个流星球,钻过山洞,向距离5米远的“地球”投去。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随教师做放松动作下山,走出场地,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5

  活动目的:

  1.开火车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发展合作钻爬能力。

  2.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地通过障碍,体验游戏快乐。

  重点与难点: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

  活动准备:竹梯、凳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目的:幼儿的身体进入活动的状态。

  1.教师与幼儿扮演成小火车。

  2.念儿歌活动身体

  小火车,跑得慢,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呜呜呜 ――,我们火车开到了北京,看到长城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登一登,一、二、三。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吗?让我们来游游泳吧,一、二、三。呜呜呜――,我们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呜呜呜――,我们变成两列火车。

  二、基本活动

  目的:三种不同的隧道.发展钻爬能力。

  (一)直线钻爬(钻爬凳子)

  1.指导语:你们试试看,你们通得过这些隧道吗!(自由尝试过凳子)

  2.指导语:你们能开小火车通得过这些隧道吗?(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凳子)

  3.重点提问:过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小火车要注意安全,头和身体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二)宽曲线钻爬(钻爬垂吊彩带)

  1.指导语:你们能开小火车通过这些隧道吗?试试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垂吊彩带)

  2.重点提问:小火车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钻爬过隧道呢?

  小结:小火车的眼睛要看着前面的小火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如果太近,要撞车的,不安全,如果太远,时间就浪费了。

  (三)窄曲线钻爬(钻爬梯子)

  1.指导语:让小火车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隧道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梯子)

  2.重点提问:你们是怎么通过这些隧道的?

  小结:通过这些狭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缩身体才能顺利地通过。

  三、放松活动

  目的:紧张的身体得到放松,防止运动后的疲劳。

  1.乘着小火车旅游去;小火车钻更有难度的山洞。

  2.整理活动材料。

  看得见的情绪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数字读数,按顺序读;

  2.打乱顺序读。

  (二)激趣引入

  师:刚刚我们复习了1~5五个数字,我们今天就要用它们来完成新的学习任务。你们看!

  播放多媒体课件: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蓝精灵。他们住在精致的蘑菇房里。一年一度的月亮节来了,蓝爸爸带着聪聪和健健去采摘蓝精灵果了。哇!又香又甜又大的果子!好想吃哦!

  师:是谁来了?可爱吧?老师也希望你们健健康康、活活波波的长大。不过光长大不行哦!还要学好知识!

  (三)探索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蓝妹妹不高兴了,吵着让蓝奶奶带她去摘蓝精灵果。可是蓝爸爸也不高兴了,很担心她们的安全,最后没办法了,只好也带上了她们。于是,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去采果子了。

  1.数一数:本来有几个蓝精灵要去采果子呀?又来了几个啊?最后一共几个人去了?

  【在孩子回答的同时,操作多媒体:引到点子图,从中抽象出数,板书:3 2 5】

  2.师:我们这是就要用一种符号来连接,3加2等于5.【同时板书,把+和=加上】

  3.介绍加号和等号,引出加法的含义:两个数合在一起,得出一个数的运算。

  【揭示课题并板书:加法】

  (四)巩固应用

  1.继续播放课件:果子采完了,蓝精灵们走上了回家的路。蓝妹妹采了1个,健健和聪聪一共采了4个,这些小蓝精灵们一共采了多少啊?谁能列出算式呢?

  2.拿出你的课本,数一数你有几本数学书啊?老师这儿有2本数学书,我和XX一共有几本数学书啊?

  3.课本24页的做一做【同桌之间说一说算式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加号 等号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7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2)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2)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3)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4)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

  (二)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

  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

  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三一班某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

  捐款

  黄娜

  董泽

  李彤

  张阳

  任一

  捐物

  孟涛

  李彤

  任一

  吴越

  张恒

  张旭

  生1:我发现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有捐款的,还有捐物的。

  生2:我发现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几人?

  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几人?

  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师:参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

  生:11人、10人、9人。

  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

  生:里面的同学重复了。

  师:哪里重复了?(李彤和任一,课件闪动。)

  看来这张表格不能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将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调整,让人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为此,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姓名的表格。请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动表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去调整表格?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调整表格。(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展示)

  方案一:

  捐款

  李彤

  任一

  黄娜

  董泽

  张阳

  捐物

  李彤

  任一

  孟涛

  吴越

  张恒

  张旭

  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把重复的两个同学摆在前面,能引人注意。

  师:谁都赞同他们的摆法?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积极探索的小组。你们组的摆法的确不错,可老师还是觉得,有时还会将总人数看成11人,哪一组还有更好的摆法?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我们读书的时候,眼睛从左往右看。那么,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应该把既捐款又捐物的人名移到左边。)

  方案二:

  捐款

  李彤任一

  黄娜

  董泽

  张阳

  捐物

  孟涛

  吴越

  张恒

  张旭

  师:哇!你们的摆法很独特,说说你们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因为有两个李彤和任一,我们取下来一个李彤和任一,将剩下的李彤和任一放在中间,既表示捐款的人,又表示捐物的人,这样,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9人。

  师:你们组的摆法真的很有创意,他们组的摆法你满意吗?(生生评价)授予你们小组为“勇于创新小组”。同学们,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生成: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可以启发:当你和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你既想牵爸爸的手,又想牵妈妈的手,你应该走到什么位置?那么,同样的道理,李彤和任一这两个同学既捐了款又捐了物,他们应该放到什么位置?)

  2.圈一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调整后的表格,捐款的都有哪些人?捐物的都有哪些人?你能分别把它们圈出来吗?

  设计意图:(不同颜色的粉笔圈出来更明显)为韦恩图的形成奠定基础。

  3.探究韦恩图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更直观,请看大屏幕:

  (1)取消表格。

  表示捐款和捐物的人名单我们已经用线圈起来了,底下的表格已经没有用了,可以将它取消。

  (2)捐款的移到左边,捐物的移到右边。

  (3)线条歪歪曲曲的,将它画好就更美观了。(课件出现韦恩图)

  设计意图:感受韦恩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介绍韦恩图。

  师: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韦恩图。(出现韦恩图三个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作韦恩图吗?因为这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韦恩在19世纪发明的,后来,就把这样的图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集合的知识《数学广角》――集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将一幅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捐款和捐物一共有多少人?”的表格,经过旋转演变后,转化成这副既科学合理又形象直观的韦恩图,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回答老师的提问。

  4.列式计算。

  (1)课件分别出示韦恩图的五个部分,学生分别说出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课件一一呈现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看懂韦恩图了,也真正领悟到了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并且,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你能计算出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吗?请同学们独立解答。

  (2)计算板演。

  方法一:5+6-2=9(人)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贴答数)

  讨论:为什么要减2?(因为有2个人既捐款又捐物)

  方法二:3+2+4=9(口答)方法三:5+4=9(口答)方法四:3+6=9(口答)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思维,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许多知识和本领,其实,利用韦恩图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们来看看:

  1.举一反三(4道抢答题)

  4.思维训练

  三年级有10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6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练习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举一反三抢答题强调重点,内化知识;思维训练题求重叠部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1.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并质疑

  2.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自评互评生评师师评生)

  师:同学们,你们课堂上,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敢于创新。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学到了很多关于集合的知识,下面,有请获得红花和红星奖励的小朋友上台。红花站左边、红星站右边。

  引发冲突:两种都有的学生应该站哪?(中间)请观察这一排同学,回答问题:

  1.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2.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3.既获得红花奖励又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4.只获得红花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5.只获得红星奖励的指哪些同学?

  6.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内化集合知识;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渗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思想教育。

  五、作业布置,知识升华

  我是小小设计师。(课后作业)

  请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集合图。大胆尝试吧!只要我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风破浪、历练出一身好本领,一定会设计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以讲台前获得红花奖励和红星奖励的学生人数为题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凸显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篇9

  教案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教案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教案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教师还可结合平时的各种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如分餐具、发点心等。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