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信息网】-免费发布分类信息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生活 » 正文

忽闻岸上踏歌声的闻是什么意思?(忽闻岸上踏歌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13 03:01:52    来源:搜全贸    浏览次数:12
导读

1

1、“踏歌”是古代一种群众性、自娱性的歌舞游乐活动,它那不拘场地大小,不论人数多少,随时随地都可以聚集一起,欢乐歌舞的方式,它那牵手踏地边歌边舞,随意填词、呼号的形式,既活泼单纯,又能够使内心感受得到尽情抒发。这些特点也许就是其特别便于普及和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吧!

2、“踏歌”在唐代尤为盛行。我们可以从当时诗人们“不经意”地在诗篇中透露出的信息里感受到这一点。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储光羲)。而刘禹锡的诗《踏歌行》则是“特意”地描写了一个踏歌的动人场面,“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春天江边的大堤上,许多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地踏舞歌唱,直到月落破晓时分,才依依不舍地散去。天亮后,来这里玩耍的孩童,竟能拾到女孩们失落的花钿等饰物。可见,她们的歌舞是多么的痴迷和忘情!

3、当时,“踏歌”不仅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宫廷也常组织踏歌活动,只是规模更大,更为奢华而已。据载,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元宵夜,在京城安福门外,装置了20余丈高的大灯笼,燃灯五万盏,上千名宫女穿锦戴绣,珠翠丁零,组成了踏歌舞队,在火树银花之下踏歌三日三夜。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baike/show-2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16-2021 SOQUANM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搜全贸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30705号-2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