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当孩子看电视的时候父母会经常性的提醒孩子不要离电视太近看电视,其实有眼科医生却说是有,看电视容易引发近视其实是个大误会,没想到在我们国内一直被灌输许多护眼常识,没想到竟然也有许多误解。
误解孩子看电视容易近视澄清:写作业距离近,更伤眼?
看近物时,睫状肌会收缩以调整水晶体,使影像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后天的近视,则是因长时间看近,使得睫状肌收缩过度而痉孪、失去弹性,使原本的调节功能减退。而看电视通常距离两公尺以上,其实属於中距离的用跟活动,且相较玩玩具、写作业、阅读,反而是在家中少数不需近距离用眼的活动。
新竹丽明眼科诊所医师陈佑瑲说,根据门诊累积的经验发现,不少高度近视的孩童其实是因为长时间阅读、写作业等近距离用眼导致。
至於电视机萤幕的强光新竹国泰综合医院眼科主任陈莹山表示,只要是3C产品,包括平板显示器、电视、LED霓虹灯、电脑显示器、手机萤幕等,一定都会散发出蓝光。这种光属波长短、能量高的可见光,进入眼睛后由水晶体加以吸收,长期会造成蛋白质变性,使水晶体变得混浊,也就是「早发型白内障」。也可能穿过眼角膜及水晶体直达黄斑部与视网膜,造成黄斑部病变,影响视力。不过,陈莹山提醒判断对视力或眼部的伤害时,须同时考量「萤幕大小」、「使用距离」与「时间」。
一般来说,载具愈小,眼睛就得愈靠近萤幕,而萤幕所发出的蓝光进入眼内的比例也愈高。现今电视萤幕尺寸愈做愈大,看电视的距离也较远,除非看三、四小时都不休息,否则对眼睛的伤害其实也不如想像来得大。
误解电视萤幕越大,距离要越远,才不会近视。
澄清:保持2~3公尺以上,就够了。
近年不少厂商推出大尺寸电视,很多家长也担心,是否得随着增加孩子看电视的距离。对此,陈佑瑲指出,影响近视最重要的还是眼睛与目标物的「绝对距离」。早期建议看电视安全距离为「萤幕对角线的6倍」,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学理上根据。
不过当电视萤幕太大,距离却不够远时,仍会影响到观者的「舒适度」。因为眼睛为了看尽完整影像,得不断转换视角,而引起头晕、眼睛酸涩等疲劳感。因此,考量视角、光线强度等因素,看电视尽可能在2公尺以上。若萤幕大於50寸以上,距离最好超过3公尺。
误解3.多做眼球操,变换焦距,可以预防近视。
澄清:眼球操只能消除疲劳,不能预防近视。
有些家长会教孩子多做转动眼球或看远、看近交替的眼球操预防近视,眼科医师也直言「效果不大」。大安双眼明眼科诊所院长王孟祺指出,靠着眼球转动、斗鸡眼等,目的多半是消除眼睛的疲劳,但无法减缓或矫正近视。例如斗鸡眼,训练的是内直肌和睫状肌,眼科通常用来矫正儿童外斜视问题,但一般人做,只是转换睫状肌的松紧度。至於眼球转动,也是用来舒展眼球附近较少用到的肌肉,重点一样是消除疲劳。
坊间也有业者贩卖针孔墨镜,宣称可以治疗眼疾、回复视力,但眼科医师认为通通是「亡羊补牢」。陈莹山说,不管是眼球操还是针孔墨镜,再怎麽使用,也不可能连续使用一两个小时,但孩子滑手机、上网,通常一天下来就是数个小时。医师们都认为,要预防近视最有效且实际的做法,还是鼓励孩子多从事户外活动,让眼睛有一段够长的时间看远、放松睫状肌。
医院眼科门诊2014年统计发现,约4成父母未限制小孩使用3C产品,平均每天让小孩玩4小时的3C产品,光是两个月的连假过后,假性近视就平均增加了100度。陈莹山呼吁,孩童睫状肌反应灵敏强大,放松不易,容易导致假性近视度数大跃进,因此小学一到四年级阶段一旦近视,度数往往上升得快。
此外,孩童水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容易造成视网膜黄斑部永久损伤,呼吁父母在孩子六岁以前,尽可能不要使用3C产品当保姆。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时,也应该每三十分钟,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