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以回忆为主的散文集,其中的《无常》一篇通过描写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虚伪知识分子的讽刺和对真正公正正义的向往。
文章以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进行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时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这个情节暗示着在现实社会中,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所谓“正人君子”,往往只是表面上装模作样而已。
通过无常这个爽直而公正的形象,作者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他们打着“公理”、“正义”的旗号,却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动。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谋福利,却在背后搞权谋和勾心斗角。他们以高尚的名义掩盖自己的丑恶行径,让人难以辨别真假。
而无常则是一个真正公正正义的形象,他不顾个人得失,为了母亲和儿子的幸福而冒险违抗上司的命令。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公理和正义。这种对真实、对公正、对善良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通过描写无常这个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中虚伪知识分子的批判,并呼吁人们要追求真实、公正和善良。文章中所描述的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不仅展示了鲁迅童年时期对于这个形象深深地记忆,更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呼唤。
《无常》这篇文章通过对无常形象的描写,以及对现实社会中虚伪知识分子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公正正义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种批判精神和对善良、公正的追求,也是鲁迅一贯以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