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电商信息网

经营公众号

首页 > 新闻中心 > 王游宇:首次采访高尔夫比赛 就是陪张连伟打大师赛
王游宇:首次采访高尔夫比赛 就是陪张连伟打大师赛
发布时间:2025-01-16 03:46:04        浏览次数:312        返回列表
张连伟在2004年美国大师赛

  我是在2004年第一次去奥古斯塔的,那次算是随军陪中国球王张连伟,其实那也是我第一次采访高尔夫球赛。

  在聊天中,张连伟开我玩笑,说我“此行等于第一次约会就约上了章子怡,以后再约其它女孩就没劲了。”

  2005年美国大师赛时,《体育画报》名编,如今选择务农的魏寒枫向我约稿,我就把张连伟的这段话写进导语里去了,结果报纸出来后吓我一跳,因为魏寒枫给起的题目就是“第一次就约会章子怡”,而网络上很快就转载,标题更竦然:“XXX:第一次约会就是章子怡。”

  卧槽,哪跟哪的事。

  记得报纸出街的那天上午,我刚把msn打开,有两个同行朋友就同声叱责我,上海大哥葛爱平和杭州师弟楼坚:‘你丫怎么就这个品味?”

  “因为我当时找不到巩俐。”我逗他们。

  “你还爱好巩俐?!”他们气结。

  没办法,msn时代,还没有许老湿的公众号,我对娱乐明星还是很向往的。

  如今想来,高尔夫给我带来的快乐还是大把的,不过从写文章而言,都是抖机灵,说到底,是套路。

  再看美国体育,一切也都是套路,而时间长了,套路也就成了经典。

  譬如NFL,每个感恩节之夜,都是底特律狮队唱主角,久而久之,狮队也成了全美的名队;

  譬如高尔夫,每年的美国公开赛决战日都在父亲节,所以每位冠军都有一段父子情深的佳话。

  再譬如每年的大师赛后的周一,是传统的普利策奖的公布日子,所以本周也是不少美国名记弹冠相庆的时候。

  其实对普利策奖,我兴趣不大,每年最多感叹一句,又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分蛋糕,大不了再看一下当年最佳特写奖归了哪位大神。

  今年又是一样的故事,两家大报分走主要奖项,包括最佳特写被纽约时报的C.J.Chives夺走。

  但是,和所有刚刚从奥古斯塔展现的高尔夫欢乐中醒转的美国媒体一样,我又一次发现,今年的普利策奖,再次没体育甚么事。14个新闻类,7个文学类,一共21枚普利策金牌,没有一枚和体育有缘。

  其实这种状况已经维持了近三十年了,上一次体育记者拿普利策奖,还是1990年。前些年来,很多体育媒体名人还公开呼吁,希望普利策奖单设一个体育奖,理由是体育报道是美国生活的一重大部分,在普利策的14个新闻类奖别中,连新闻卡通都有一项,为甚么体育没有不能占一席之地。

  问得挺有道理,全美报界画卡通的高手,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人,普利策奖每年也就在这些人里打转。

  但哥伦比亚大学的那些评委根本不理会这些业内声音,所以到这两年,体育记者们也就认命了,现在连呼吁的涟漪都没有了。

  正因为如此,普利策奖今年(2017年)已是第101年个年头,可谓回头已是百年身,但体育记者只有4个人上过榜:

  1.Arthur Daley《纽约时报》(1956);

  2.Red Smith《纽约时报》(1976);

  3.Dave Anderson《纽约时报》(1981);

  4.Jim Murray《洛杉矶时报》(1990年)。

  另有三人被提名过:

  1.Robert Lipsyte 《纽约时报》(1992);

  2.Ira Berkow《纽约时报》(1988);

  3.Tony Kornheiser《华盛顿邮报》(1997)。

  如此而已!

  为什么呢?难道哥伦比亚大学的那些评委就这么不喜欢体育。

  叫我看也不至于,还是那两个字:套路。

  那么,普利策奖的套路是甚么呢?

  借用纽约剧评界的行话,2个P:就是既要Pathos,又要Punchlines。前者说的是感染力,后者指的是抖机灵。两者不可或缺。只不过第一个P比较抽象,可遇不可求,第二个P则可以弄得活灵活现。

  举两个例子:

  去年底,老影星Zsa Zsa Gabor去世,享年99,在好莱坞,她有结婚女王之誉,正式的就有九次,比玉婆伊丽莎白泰勒还多一次。我很快读到一则讣闻,导语写得就很好玩:“假如Zsa Zsa Gabor沒有和你结过婚的话,我们知道很多男人结的,她应该算是一个蛮有趣的人。”

  当然,这种导语只能出现在《洛杉矶时报》这类比较软性的平台上,不会登在《纽约时报》的大雅之堂。

  那么《纽约时报》登甚么导语?

  上个月纽约史上最受欢迎的平民记者Jimmy Breslin也走了,《纽约时报》这么写导语:“纽约城报界专栏作家和畅销书作者,五十年来如一日用辛辣的机锋和朴实的文笔给这个城市无助平民赋予应有权益诉求的Jimmy Breslin,星期日死于其曼哈顿的家中,享年88岁,直至近日,他还没有忘记用两个手指在键盘上来戳别人的腰眼。”

  若没最后那句,此文也就平平,但加了戳腰眼这句诙谐的抖机灵,这就是2P的套路。

  当然一则讣闻不会被评到普利策奖的高度,那么我们再回头看C.J.Chives的得奖导语。

  这哥们是纽约报界的传奇,被誉为最近三十年最好的战地记者,本来是美国军队的文官,后来被《纽约时报》相中,派到中东和阿富汗,最牛的是,他对武器研究之深,超过一般的军事专家,他有个本事,能从摄影师拍的战场枪械上的系列号推导出军火交易的头绪。

  这次C.J.Chives的得奖大作叫《Fighter》,说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员Sam Siatta 从阿富汗回国后难以调整,面临各种厄运的故事,故事其实也老套,但导语很精彩,不妨顺便欣赏一下:

  “海军陆战队教了Sam Siatta 怎样射击,阿富汗战争教了他怎样杀人,但没有人教他怎么回家。”

  短短一句话,已经概括了战争悲情故事。

  再回过来看《纽约时报》得过普利策奖的这三位。

  我去查了一下,普利策奖对这三位的评选理由都比较简单,认为他们的体育专栏出色,所不同的是1956年Arthur Daley得的那次,是算在城市新闻奖里,后面两人算在新闻评论奖,Arthur Daley当时拿到手的奖金是1000元,后来都涨到10000元了,而从今年开始,普利策奖又翻到15000元了。

  当然奖金是题外话,被认同的荣誉才是最值钱的。看过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Spotlight》的人肯定有同感。

  Spotlight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专职调查报道的团队,夺取的是2003年的普利策公众报道奖,他们也是美国报界现在存活的最悠久的一支调查报道团队,这正好可以和我今天要说的这几位纽约名笔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因为Arthur Daley,Red Smith和Dave Anderson都属于美国体育专栏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团队:《Sports of the Times》(江湖上简称SOT)。作为一个平面媒体品牌,这个IP可能是体育新闻史上最值钱,影响力最大,文章也是最好的。

  不妨多说几句历史:

  《纽约时报》是美国最大的都会类报纸,创始于1851年,距今已有166年,学新闻的人都知道其封面左报眼的那句“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所有适合刊登的消息),不过现在很多网民把它改成“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link”了。而SOT的出现,则在1927年。第一个主持SOT的专栏作家是学者型写手John Kieran,关于他,历史上记了两笔,一是他发明了网球四大满贯的说法,到现在还在沿用;二是开了《纽约时报》往电台跳槽的先河:1942年,NBC电台创办了一个智力测验节目《Information,Please》,挖John Kieran过档主持。凭纽约时报当时江湖上龙头老大的地位,这算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了,

  之后就是劳动模范Arthur Daley的时代,他整整写了32年SOT,一共写了上万篇,有时候一周要写六篇,只是到后期,同事Robert Lipsyte也升成专栏作家,每周帮他分担一两天。

  1971年,Robert Lipsyte离开纽约时报去写书了,Dave Anderson和Red Smith顶上,Arthur Daley1974年去世,记者George Vecsey又被提拔成为专栏作家,之后写SOT的同时期就没少于三人,直至今天,这也是美国体育新闻史上最有名的团队品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1971至74年三年间,三名普利策奖的主人同时期轮流写一个专栏,这不光是体育新闻史,在整个世界新闻史上也绝无仅有。

  那么,这三位主人除了在同一个码头上抛锚,还有甚么共性让他们拿到普利策奖的金牌的呢?

  我用高尔夫媒体最得意的一句话来回答:球愈小,文章愈好!

  甚么意思?

  高尔夫报道是他们的杀手锏。

  其实最早说这句话的,是纽约体育另一名笔George Plimpton,他力推实验体育,50多年前在PGA里做了一个月球僮,写了本书《the bogey man》,事后他说,球愈小,书愈好看。后来高尔夫媒体稍稍改动,改成文章愈好了。

  Red Smith是公认的纽约第一名笔,他得奖是早晚的事,连Dave Anderson都承认,‘Red Smith是体育媒体中的海明威,他的作品是我们这辈人所看到的最抒情最美丽的。

  而Dave Anderson自己呢,不少人认为他是拳击写作的专家,因为他和拳王Sugar Ray Robinson关系很好,写了几篇拳击得过写作大奖,而他自己常说最得意的是1980年的冬奥运采访,因为那次美国冰球完成了冷战奇迹,击败了苏联,打动了美国人,就是我说的2P之第1P。

  但Dave Anderson最看重的江湖名声则来自高尔夫,尤其是美国名人赛,从1970至2007年,他每年都会出现在奥古斯塔,而他和球王尼克劳斯的关系不是一般之好。有一个花絮,有一次尼克劳斯主场的纪念赛媒体活动,他打得不错, 尼克劳斯夸了他一句,说“你不光能写,也能打球。”

  “我要把这句话写到墓碑上。”可见Dave Anderson的高尔夫情结。

  记得2003年,他写了一篇老虎伍兹不应该牵涉到奥古斯塔不接纳女性会员之争的专栏,起先被报纸封杀了这篇文章,但后来消息传出,媒体集体鼓噪,纽约时报在意见版上补登,算是平息了这次小风波,Dave Anderson在圈中的名声也更响了。

  我对Dave Anderson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6月,他到法国诺曼底高地的Omaha海滩采访了一场高尔夫球赛。那是D-Day五十周年,高尔夫欧巡赛常青组在诺曼底球场举行了一场比赛,就叫D-Day赛。

  记得Dave 文章题目就叫《Omaha Beach has a Golf Course Now》,提到球场的第六个洞正好和当年纳粹修的混凝土战壕相邻,也采访了几位当年登陆的美国老兵,整篇写得很温馨,这是我第一次读到高尔夫球场被赋予战争色彩,现在想来,又是2P中的第1P。

  那么,2P中的第2P有没例子,各位看看这段怎样,出自Arthur Daley之笔:

  “高尔夫就像爱情,你如果不拿她当回事,也就没有乐趣可言;但你太把她当回事,你就会伤心欲绝。”

  这段话被后来人引用了很多次数,都以为这是哪位高尔夫名手的心声,其实出处在SOT。

  最后我们再写几句Jim Murray,有人说他如果是在纽约时报而不是在洛杉矶时报,也许早10年甚至15年就获普利策奖了,因为他是和Red Smith平起平坐,东西交映的大卡,尤其在西岸,他是绝对的第一块牌子。高尔夫的名句最多的。

  我这里只列两段被传颂最广的。

  有一年他去采访美国公开赛,他报道这样开头: “采访美国公开赛犹如采访一场绞刑,一场马戏团失火,你要带一方手帕去。美国公开赛不是一场锦标赛,他是哈姆莱特在玩九号铁;他是一场天花,而不是一场演出;如果这是场电影,那么在最后,主角会一个接一个死去。”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深刻又传神地写出以虐著称的美国公开赛的句子,再来:

  “高尔夫是最残酷的一项体育,就像生活本身,没有公平可言。她是妓女,她是荡妇,她缠着你,她从不兑现诺言,呵,她不是体育,她是奴役,是沉迷,是一条集满破碎梦想的大道。她和你调情,然后和卖肉的屠夫回家了。

  这两段,從感染力到抖机灵,都是巅峰了。

  Jim Murray是我极喜欢的人物,他的江湖地位我有空可以好好聊,今天只说一个故事,你可想象一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亮点自然在梦之队。该队在篮球场开第一场发布会,全球媒体闻风而动,主教练戴利率魔术手约翰逊,迈克乔丹,拉利伯德几位大将接受采访,最出风头的是约翰逊。各种问答来去也很热闹,有一个插曲可能中国媒体没留意,当最后新闻官准备结束,已经开始说客套话了。只见约翰逊示意新闻官,指着台下的Jim Murray,‘等会,大名鼎鼎的Jim Murray还没提问呢。嗨,Jim,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若干年后的三月,国内电视上转播人民大会堂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有个香港记者吴小莉也如此这般地享受了点名待遇,那一刻,我还真想起来了Jim Mu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