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高邑县多维化工有限公司

合成材料抗氧化剂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瀚:被吉利收购后,魅族能否借平台资源走出销量低谷?
江瀚:被吉利收购后,魅族能否借平台资源走出销量低谷?
发布时间:2024-12-26 16:15:33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中新经纬3月17日电 题:被吉利收购后,魅族能否借平台资源走出销量低谷?

作者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现在大家熟悉的可能都是华米OV,有多少人还记得在中国的手机江湖中还有一个沉浮多年的身影,这就是魅族。在被吉利收购之后,魅族终于要回来了,这次魅族归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魅族为什么会败在4G时代?笔者之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最感慨的其实不是魅族的手机,而是魅族的MP3、MP4,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未兴起的时代,魅族的数码产品已经是时代先进的典范,除了苹果的ipod之外几乎找不到比魅族更好的产品,那个时代魅族堪称是中国电子数码产品的良心。

之后,在iPhone的带领下,全世界都跨越式地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那个时候连诺基亚都还没反应过来,魅族却率先进入了智能机的海洋,在市场发展的前期,魅族的优势可见一斑。当时,几个国产手机巨头之中能和中华酷联一较高下的也就是魅族了。

但是,魅族可以说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范。如果把时间线放到2016年,当时的魅族可谓是风头无两,魅族推出魅蓝品牌,采用了机海战术,一时间随处可见魅族的手机。

然而,正所谓“上帝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魅族的过度机海战术引发了自身品控的崩溃,再加上都是中低端走量手机,大部分新品都没有做出明显的差异化,几乎一样的外观,一样的腰圆键、一样的联发科芯片,最终的结果魅族逐渐在4G时代落后,在5G时代沉沦,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

吉利加持的魅族到底优势何在?这次,吉利收购魅族重整旗鼓对于魅族来说可谓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经历了阿里系的进入与退出之后,魅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绝大多数的筹码,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伸出的援手堪称是魅族在一片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

那么,有了吉利加持的魅族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经过了吉利一段时间的改造之后,魅族的发展可以说开始全面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吉利的时代,其中的优势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真正的资本优势可以加持。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当前的市场发展已经不是之前可以随便下场遍地黄金的时代,头部手机市场的玩家基本上已经明确座次,二三梯队的手机企业也基本上都已经折戟沉沙,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优势来支撑自己的发展的话,想要做好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相比于做汽车的资金需求,做手机无疑是低得多的,这也让吉利有充足的底气来支持魅族的发展。

二是魅族毕竟也是老牌手机巨头。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魅族虽然一度沉沦,但是毕竟曾经是中国数得上号的手机巨头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要以手机为支点撬动整个智能生态的话,以魅族为起点会远比另起炉灶容易得多,这也是吉利愿意加持魅族的核心原因。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了新魅族包含汽车、车机、手机、XR产品,吉利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为了手机,而是以手机为基础的一整套汽车智能生态体系,而魅族则扮演着其中关键先生的角色。

三是发展的路径也已经明确。相比于之前魅族没有发展的方向,只能和华米OV四大巨头硬拼不同,这次新魅族的方向就是华为与问界,魅族扮演华为的角色,而吉利则扮演汽车生产企业的角色,借助魅族手机与高用户体验感的系统优势,目标是复刻一个问界的神话。虽然,我们没办法说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但是吉利的布局已经完成,借助魅族在手机上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以手机为核心的全面车机智能生态体系。

魅族真的有希望东山再起吗?我们看到当前的魅族,让人还是有一丝欣慰,这个老牌的手机品牌最终还是有人愿意去重新扶持它、帮助它,对于目前的魅族来说,依靠在吉利体系的大树之下,至少避免了自己和手机巨头们直接针锋相对的风险,给了魅族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当前魅族最大的优势。

不过魅族的问题却是,如何真正构建起与吉利的生态化反,虽然智能座舱、车机系统乃至于整个汽车智能生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手机在其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除了钥匙之外还能做什么?到现在为止其实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对于魅族来说必须要实现从单纯手机到以手机为纽带的整个汽车智能体系的跨越,这个跨越堪称为惊险的一跃,如果成功的话,魅族无疑将会证明自己在吉利汽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但如果不成的话,如何让消费者有去购买魅族手机的理由?魅族这次重新回来,可以说机会不少,但是到底能否真正实现东山再起,现在还没有一个答案,需要给魅族更多的时间,看看它能否实现这场跨越。(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韩艺嘉)

查看余下全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