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灵山的时候,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妖怪,他只用一招,没用法宝,就把孙悟空、沙僧一起抓住了。这个妖精就是九头狮子——九灵元圣,他因为这个战绩,被一些人评为“西游第一妖”。
那么,九头狮子精是否担得起“西游第一妖”的称号呢?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主人是怎么说它的:
天尊道:“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九头狮子精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认为自家坐骑最大的本领是“狮子吼”,能上达天庭下至黄泉,民间传说也称九头狮子能吼开九幽地狱之门。
然后九头狮子精的名号也很唬人。
九头狮子精号为九灵元圣。
九在《周易》中是最大的阳数,有悠久长寿之意,也代表着天长地久,是一个最为尊贵的数字。
灵,神灵、精灵,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也称为“四灵”。
元,《易经》乾卦之首就是“元”,孔子解释说:“元,始也。”既有开始之意,又有创造之意。
圣,人间至高者为圣。
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意为人间生物中最初、最强、最尊者。
可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异兽,却甘心成为坐骑,哪怕它的主人是四御之一的太乙救苦天尊,这名号也过分了一点。要知道四御之上的三清中,老子的坐骑也不过是称为板角青牛。
至于九头狮子的“狮子咬”,原著中这一招用过三次。
第一次不过是抓了些凡人,以及已经被抓住的猪八戒。
第二次,才咬住了孙悟空沙僧。
第三次,还要咬孙悟空的时候,被猴子躲开了。
这不是“一招鲜”么?
真正厉害的,像是镇元子的袖里乾坤,孙悟空两次正面对上,两次都被秒擒,想逃都逃不掉。
还有在狮驼岭,青毛狮子精也是把孙悟空给咬了,但孙悟空顺势在狮子精肚子里一番闹腾,差点没把青毛狮子精给弄死了。
可见,九头狮子精并非像一些人吹捧的那样厉害。
那么,狮子精是怎么拥有这么尊贵的名号的呢?
只能说“物以稀为贵”,外来物种有好感加成。
要知道,咱们中国本土一直以来是没有狮子的。至少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是没有土生土长的狮子的。
历史上狮子曾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但亚洲东部不产狮子,而是集中在南亚和西亚。
中国古籍中最早提到狮子,是《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时,“名兽使足……狻猊[suān ní]野马走五百里”。晋朝郭璞注解道:“狻猊,师子(狮子)”。
中国人真正看到狮子,还是汉朝打通了丝绸之路后,由西域国家进贡了几头狮子。
司马彪《续汉书》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
《后汉书·章帝纪》记载,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符拔、师子”。
随着狮子的到来,也带来了佛教对狮子的崇敬。
狮子在佛教中即是护法者形象,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 唯我独尊。’”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狮子的形象也得以被百姓所知,只不过百姓看到的狮子形象,已经是经过艺术化加工了的,变成了卷毛了。
在唐代,狮子被人们用来作为护卫者和辟邪物,尤其是在墓葬之中狮子作为镇墓兽被广泛使用,用以镇煞妖邪。
唐朝著名书法家虞世南还曾写了一篇《狮子赋》,把狮子称为“绝域之神兽”。
尤其在江南地区,民间人士将狮子和门神相结合,在建筑门口摆放狮子石雕,起到镇邪的作用。
从此,狮子这个外来物种,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在中国拥有了别样的造型,也形成了独特的“狮文化”,成为“洋为中用”的又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