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科技新闻采编

科技新闻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年轻人流行捡垃圾?人家玩的是时尚运动
年轻人流行捡垃圾?人家玩的是时尚运动
发布时间:2024-11-09 00:42:54        浏览次数:4        返回列表

12月7日,初冬的成都街道,银杏树一片金黄。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一条种满银杏树的大道上,比醉人的风景更吸引人的,是树下三五成群的年轻男女,只见他们每人戴着白手套,一只手拿着镊子,另一只手握住装着烟头的塑料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地下,不时弯下身用镊子夹起道路缝隙中的烟头和废纸。因为行为太过显眼,他们吸引了这条路上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如果你也在成都街头看到这样一群人,请不要感到奇怪。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项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Plogging”。这是一种集慢跑和捡垃圾于一身的运动,也是运动爱好者发起的公益环保运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做得越久,越想继续做下去。”成都多场“Plogging”活动的组织者鲁利松说,自己在活动中收获了不少乐趣。

Plogging,从瑞典传到多个国家

Plogging,来源于瑞典语,是“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它的产生,与一个名叫埃里克·阿尔斯特伦的瑞典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16年,他从外地搬回首都斯德哥尔摩居住,但刚到首都,就被城市里大量的垃圾惊呆了。埃里克·阿尔斯特伦本身是一位慢跑爱好者,被城市的景象触动后,他开始尝试边跑步边捡垃圾,同时还叫上朋友一起参与拾荒慢跑。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步伐,带“Plogging”标签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被疯转,由此有了这项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

Plogging的环保健康理念,在美国、德国、英国等不少国家引发越来越多共鸣,街头纷纷出现了拾荒慢跑者的身影。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尤其在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自然也少不了热爱Plogging的年轻人。

成都90后,每周组织一次Plogging

“90后”鲁利松,是成都Plogging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

从今年9月份开始,鲁利松以每周一次的频率组织着Plogging活动,他以自己经营的青年旅舍为根据地,号召本地年轻人参与到这项潮流且环保的运动中。于是,每到周五的晚上,人们都能在成都的街头看到这样一群年轻男女,他们手里拿着塑料瓶用来装捡起的烟头,又用大型的编织袋装起被人们丢弃的包装纸、烟盒、果皮等垃圾。“除非下雨,我们每星期都会定期举行Plogging活动,来参加的都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家都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也勇于去尝试。”鲁利松说。

在国企工作的年轻女白领、喜欢旅游的男青年、在企业做行政工作的都市女性、在成都留学的日本交换生……在Plogging活动中,能够看到很多职业、性格迥异的年轻男女聚集到一起。大家在一起捡完垃圾后,还会来到鲁利松经营的青年旅舍,观看两部关于环保或者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当然,这个主意也是鲁利松想出来的,“我不想这个活动结束了就完了,还是希望留给大家一些东西,比如说环保意识。”

队伍壮大,从8个人到160个人

每次活动结束后,鲁利松会将捡到的垃圾装在一起,拍下称重器上的数字,发到朋友圈。捡到的烟头,也都被收集到塑料瓶中。一次活动下来,收集的烟头能装满好几瓶,鲁利松曾用这些塑料瓶摆出“CD”的形状,代表着“成都”。“最多的一次,我们捡了40多斤垃圾,甚至将一所大学旁一段沟渠里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了。我记得那条沟渠非常臭,垃圾一层堆一层,我们参加活动的有15个人,清理了40分钟才清理干净。”鲁利松说。

当在人流如梭的街头弯腰捡烟头时,鲁利松和他的小伙伴们总会看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人觉得他们就是一群“捡破烂”的。在组织、参加了多次Plogging活动后,鲁利松陷入了犹豫。“我也不是非要组织这个活动,我也可以组织观影类的轻松活动。”面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鲁利松吐露了自己的苦恼。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项活动影响,线上交流群由8个人变为160个人,鲁利松还是决定将这项活动坚持下去。“单靠兴趣,我可能没有办法支撑下去。但是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有年轻人开始关心环保,甚至他们也在组织相关的Plogging活动,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天晚上的Plogging活动中,鲁利松他们第一次迎来了小朋友的参与。两位小学生在母亲的带领下,前来参加Plogging。“两位小朋友太有激情了,本来在活动里每次都是我捡的垃圾最多,但这次真的输给她们了。”说到这里,鲁利松忍不住笑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