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科技新闻采编

科技新闻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京杭艺术家泛舟大运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蕴
京杭艺术家泛舟大运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蕴
发布时间:2024-11-09 02:46:02        浏览次数:7        返回列表

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 题:京杭艺术家泛舟大运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蕴

作者 张煜欢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大雪节气刚过,大运河畔却染上一层春意。一艘游船之上,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于雪娇演绎起《牡丹亭·游园》片段,袅袅余音间,与沿岸风光遥相呼应。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王滨梅。 王刚 摄

戏曲表演、书法绘画、诗朗诵、艺术交流……8日,大运河京杭雅集活动在浙江杭州大运河畔举行,京杭两地艺术家泛舟大运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颂古今,集河之蕴流新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交相辉映。

运河畔,曲韵流觞。“南码头,北码头,戏班日日随水流。中国戏曲自古就有‘水路传播’的说法。”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常秋月说,“大运河就是中国戏曲水路传播的‘活化石’,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奠定了运河两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

京杭艺术家泛舟大运河上。 徐军 摄

“以越剧为例,它就是依靠运河,从嵊州走向上海,然后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王滨梅也表示,运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戏曲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运河文化滋养梨园经典,现代诗歌亦点缀其中。

浙江歌舞剧院青年独唱演员吴曼旎。 徐军 摄

“不知道是谁造了一条天河,每当夜晚,繁星闪烁;但知中国人造了一条地河,从古至今,雪浪碧波……”现场,北京日报高级记者、诗人彭俐朗诵了一首自己的原创诗歌,在他看来,行舟运河上是属于文人的朝圣之路。“不走运河非文人。我在大学时曾用45天时间从北京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南骑车到杭州。大运河哺育了历代文人,未来需要京杭两地人共同去繁荣这条中国的文化带。”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于雪娇。 徐军 摄

随着游船破浪而过,沿岸一步一景,风光不断变换。

“承载京杭古韵,纵览运河新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赵雁君提笔挥毫间,留下一幅行云流水的行书书法作品。

北京书协理事方放则书写了一幅关于北京白河(干流通向京杭大运河北段)的书法作品。方放说,这样的文化雅集在古代常有,放在今天对于文化交流而言更是意义非凡。“它将运河沿岸的文化,无论是戏曲还是书画,或是中国文化所触碰到的方方面面,都交织在一起,将北方的粗犷融入南方的灵动,给予艺术工作者更多灵感启发。”

浙江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杨崑在运河边表演昆曲。 徐军 摄

“您的剧团什么时候来北京演出?”“现在南方观众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戏曲表现形式,尤其是年轻观众?”“杭州大运河畔有国际诗歌节,欢迎你们明年来”……大运河两岸寒风掠过,船内京杭艺术交流火热朝天。

“中国大运河,总是以一条‘线’的形象根植于我们心中,这条线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国经线’,那么‘中国纬线’必是由西向东如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天然而成的水系。如果没有大运河这条经线,那象征着纬线的大江大河或许会成为阻挡中华文化交流与优化的屏障。”杭州印庐文化创始人徐尧林说,“今天,京杭两地重视大运河,不仅仅是在反观历史,更是在编织着一条精美的经纬线,让中华文化进一步相融相通。”

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常秋月 徐军 摄

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应雪林说,此次雅集进一步促进了大运河沿线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激活大运河文化基因密码。“期待艺术家们满腔热情地拥抱运河,抒情抒怀,讴歌时代。”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说。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陈名杰也表示,期待小雅集产生大影响、大作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能通过雅集有新创作,将更多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

北京日报高级记者、诗人彭俐 王刚 摄

大运河京杭雅集活动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的一部分,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运河集团、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艺文中国联盟、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等提供学术支持。(完)

【编辑:郭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