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起,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推出的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即“18C”)正式生效。《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自“18C”落地一周以来,已有企业咨询通过“18C”上市事宜。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熙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获得专业的大型基金的长期支持,对想要通过‘18C’上市的公司很重要。”
两三个月后或有企业陆续递表
“目前大概有四五家公司来向我们咨询过‘18C’赴港上市事宜。”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熙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咨询的企业主要来自内地沿海地区,分布在机器人、TMT和新能源等行业。”
据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新规实施后,已有一些有意向上市的公司主动联系港交所。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在新规落地两三个月后会有企业陆续递表。”
在今年3月份港交所公布的有关“18C”咨询文件的回应中,有潜在上市申请人表示,内地将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市值是不会达到80亿港元的。也有潜在上市申请人表示,由于已商业化公司具备可审视的财务数据,因此市值要求应适当降低以合理涵盖更多有潜力的已商业化公司,并以部分符合特专科技公司定义的近年在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市值不足50亿港元为例,说明科技公司市值对于市场环境较为敏感,应降低对预期市值的要求。
因此,新规中港交所对于已商业化公司最低市值要求,从80亿港元降低到60亿港元;对于未商业化的公司,将最低市值要求从150亿港元降低至100亿港元。
缪熙平表示:“新规调整以后,比之前要好一些,对于未商业化的公司最低市值要求降低了1/3,根据‘18C’规则赴港上市对内地公司是有吸引力的。”
在对咨询文件的回应中,有11家企业被归为潜在上市申请人类别。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港交所上市科会公开面向所有市场参与者做咨询,上述企业并非已经明确一定要通过‘18C’上市。
企业上市需获资深投资者支持
对于一些暂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可能投资风险比较高,或者有些公司技术较新,尚未商业化,投资者不容易准确衡量风险。对此,港交所在保护投资者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设立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持股要求、对于不同股东的禁售期分别做了规定等。
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是指在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申请日期前已投资至少12个月的资深独立投资者。而对于资深独立投资者,港交所给出了一般会被视为资深投资者的例子,如管理资产总值至少达150亿港元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规模至少达150亿港元的基金等。
据前述知情人士介绍,港交所会根据资深投资者的定义逐个判断企业的前期投资者是否符合资深投资者的要求。
缪熙平认为,从企业咨询情况看,相较于‘18C’的其他要求,有关资深投资者的要求对于内地企业来说更难满足一些。“对于领航资深投资者的条件,可能有的企业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准备。”
“企业需要和融资圈的大型基金积极接触,建立密切联系,得到大机构认可,由他们帮助推进流程。”缪熙平表示,“企业对资深投资者的这种需要是长期的,不只是在递表前,还包括在整个上市过程中,这就要求这些投资者对公司有很高的支持度。”
“此前的‘18A’主要针对创新医药和创新器械两类生物科技企业,有需要通过主管当局的监管要求。‘18C’就没有这些要求了,也就是说‘18C’更依赖于市场这些领航资深投资者对于企业新技术的判断。”缪熙平对记者表示,“这需要企业所处的赛道要能引起大型基金的兴趣,一般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技术更容易得到青睐,而且需要企业在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对于企业在上市地点选择时的考虑,缪熙平认为,在选择上市的交易所时,大部分企业会考虑估值、流动性,还有就是未来市场的开拓。“如果公司业务集中在国内,那么A股可能是更被公司所关注的。港股能提供的是国际化的市场和环境,让企业有机会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和资源,这对想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
“‘18C’落地进一步扩大了港交所上市企业的范围,加大了对具有高成长性的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吸引力,在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仍然是未来的重要战略。‘18C’推出后,可以为特专科技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支持,有利于提升高新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助力我国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刘霄引
(责任编辑:蒋柠潞)
查看余下全文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