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前一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哪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选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扩展资料:
《出师表》是他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诸葛亮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分析了“天下三分”大势。
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三项建议,劝导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内修政治,外用甲兵,兴复汉室。同时自陈己志,说明出师北伐是要完成刘备的未竟之业。此表作于乱世,却表现出作者顽强的兴邦立业、奋发图强的精神。辞达志畅,感人肺腑。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哪里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出自:《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 〔两汉〕
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扩展资料
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文章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