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顺治最钟爱的董鄂妃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在其逝世后的那年冬季,顺治也在悲痛中突染天花,没过多久也不治身亡。
顺治弥留之际,大学士王熙衔命赶到**病榻旁撰写遗诏。在其自撰《年谱》中,王熙自称所写遗诏颠末了**的承认,“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晚,顺治**驾崩归西。
奇怪的是,在顺治遗诏颁布后,王熙便将其时一切与遗诏无关的文稿材料全体付之一炬。尔后,王熙对遗诏一事便不停坚持缄默,再无片言只语。
更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想象的是,顺治遗诏中竟然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助朕躬,外交聿修。朕仰奉慈纶,回想贤淑,丧祭仪式,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朕之罪一也。”
所谓“未能以礼止情”,这话固然说得含蓄,但无疑是对董鄂妃直接的非难。王熙宣称本身拟的遗诏曾颠末顺治的批准,但以顺治的共性,他应当不会在临终前留下如斯对董鄂妃晦气的话语,由于这完整是对他们本就为人非议的恋爱的一种否认。
那末,顺治的遗诏又是怎样变成为了“罪己诏”的呢?
从顺治灭亡到颁布遗诏中间有四个时刻(现代一时刻即是如今两小时),清史专家孟森老师推想,“此间必有太后及诸王考虑改定之情事”。而把对董鄂妃的葬礼逾度写进遗诏,明显有故意而为之,估量是反应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仇恨。
事实上,孝庄太后从一开端就对顺治和董鄂妃的结归并不满意,而顺治的早*,很天然的归结于董鄂妃的缘故原由。丧子之余,孝庄太后脑海里显现的想必是对“红颜祸水”的一腔肝火罢!
正如《红楼梦》的元春同样,每一个后妃的前面都关系着其外戚家属的运气。孝庄太后的恼怒,让顺治的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心坎的极大胆怯。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肝火以顾全本身的家属,贞妃决然决议就义本身为顺治殉葬,以调换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属的饶恕。
是年,贞妃才刚二十出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本身的姐姐和丈夫。更可悲的是,贞妃从来就没有像堂姐同样得到过顺治的恋爱和所付与的煊赫位置。然则,当统统都停止时,她却要为顺治和董鄂妃那场大张旗鼓的恋爱支付价值,做他们恋爱的殉葬品。
贞妃的灭亡,历史上平日叫做“从殉”,这也是**历史一种极其丑恶的陈旧轨制。惋惜的是,贞妃固然从殉,只管起初被康熙追封为皇考贞妃,但贞妃身后照旧备受萧条,名分及合葬的哀荣都与她无关。
起初,康熙为嫡母慈和皇太后(即顺治之孝康章皇后)营造孝东陵地宫时,在地宫中与顺治合葬的只要董鄂妃和康熙嫡母。至于从殉的贞妃,只是别的安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园里。她只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浩繁嫔妃之一,仅此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董鄂妃和顺治骨灰所放的地宫是清东陵中唯一没有被盗过的,这位多情的**和他的爱人却是得到了久长的安定。其他的园寝,就没这个好运了。
天花令顺治暴*,但也给此中的一个皇子带来了好运。这便是皇三子、起初的康熙**玄烨。在顺治驾崩的惶恐之余,皇族起初选中了玄烨作为王位继承人,缘故原由是他曾经生过天花而且虎口余生,是为福大命大。
对付殉葬这类行动,康熙**是极不赞成的。其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诏永远制止殉*的行动。从尔后,“妃子从殉”的成规便在**皇朝史上永远的消失了。
董鄂妃是孝庄害*的吗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历史董鄂妃怎么*的一、董鄂妃真名叫什么 历史上的董鄂妃是怎么*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
孝献端敬皇后(1638年-1660年),人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帝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生母。顺治十三年八月入宫,封贤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干宫,年仅22岁。*后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董鄂妃是清廷内阁大臣鄂硕的女儿,闺名珊瑚。她本来是顺治异母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正式妻子),本来是可以以此贵妇人的身份,平平安安、养尊处优地渡过一生的。但是上天另有安排:**大伯爱上了她。襄亲王为此羞愤而*。董鄂氏服丧刚二十七天,顺治帝便召她入宫,立为贤妃。这时顺治十九岁,董鄂氏十八岁,时间是顺治13年(1656年)。立为贤妃后仅仅一个月零三天,她又被破格晋封为皇贵妃。而且这一次的破格在整个清王朝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少年**为册立皇贵妃居然下令大赦天下。可见按照**的本意,光让董鄂氏做皇贵妃都还太不够了,很应该把皇后的位子也让她来坐才是。---郎才女貌,本来倒也是一对佳偶,然而少年亲王之*,却已经注定了这场拥挤的爱情故事将以悲剧结局。
顺治帝一生有十九位后妃。活着成为皇后的两位都姓博尔济吉特氏。第一位是顺治生母皇太后孝庄的娘家侄女,但是小**认为她“妒嫉”、“奢侈”,加上她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挑选的,所以才两年时间**和她的缘份就到了头,她被废为静妃。第二年,孝庄皇太后又从娘家接来了三位侄孙女,并将其中一位立为新皇后。但是这位皇后虽然品貌双全,**仍然不喜欢她。过了两年董鄂氏入宫,皇后的宝座就更是摇摇欲坠了。
然而董鄂氏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深切明白自己的身份并非“正嫡”,人生经历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此时的董鄂氏只是一个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无法决定婚姻;又在两个强势的男性间无力抉择爱情。然而三百五十年前,十八岁的董鄂氏不但得不到任何谅解,还要独自承担着“红颜祸水”的罪名:活着的**没人敢说他错,*去的襄亲王更没有错,有错的就只能是她了。)
从前的襄亲王福晋董鄂氏,现在以皇妃的身份重新走进了皇城。然而,在偌大的紫禁城里生活着的,并不仅仅是爱她的顺治帝,还有一群因为她而失去帝宠的女人(在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外戚家族);还有因为这起爱情事件而失去儿子的襄亲王生母靖懿太贵妃;以及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而与**母子失和的皇太后孝庄。
因此,董鄂妃在后宫里从来没有恃宠而娇,相反,她生活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当她得知顺治帝要找岔二次废后,是要立自己为后时,反而苦苦为皇后求情,甚至以*相谏。为了表示谦让,她甚至称皇后为“母”;皇后生病,她“五昼夜目不交睫”。皇后的族妹悼妃去世,她悲哀得就象是她的亲妹妹*去了一样。对于其它的妃嫔也是如此:恪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汤喂药。她还抚养了承泽郡王的两个女儿和安王的一个女儿,照料这三个小姑娘无微不至,如同亲生的一样。至于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颜观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无异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废寝食”;她不干预政治,甚至不肯超越礼制和顺治同桌吃饭;但是同时她反复规劝顺治理政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秋决犯人时,她流着眼泪请求顺治要再三细查案情,不能枉杀无辜;在个人素养方面,董鄂氏的书、画、经、史、佛学等均有相当的造诣。
结果,她的努力终于化解了皇太后的敌意,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太后的身边简直就少不了董鄂氏了,把她当成女儿一样地看待。
然而董鄂氏毕竟只有十八岁。长年过度的劳累、自责和惶恐,慢慢蚕食她的生命。
不久,董鄂氏生下了皇四子。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带给她无尽的欢乐和寄托,更让顺治帝心花怒放。所有的人都不怀疑,大清帝国的龙椅,总有一天是要让这个襁褓中的小小人儿坐上去的,
但是这个小人儿只给了他的父母一百零八天的快乐,就将他们带进了痛苦的深渊。出世一百零八天后,还没来得及取名的皇四子就在深邃隐秘的紫禁城里原因不明地*去了。顺治追封他早夭的皇位继承人为荣亲王,并专修陵寝。
然而*去的孩子即使被封为亲王,也安慰不了活着的母亲。董鄂妃产后哀痛,失于调养,丧失了生育能力。病体支离的她勉强支撑了两年,也离开了人世。她*的时候不足二十二岁,和顺治只有四年姻缘。悲痛的顺治追封她为“端敬皇后”。
二、董鄂妃是怎么*的
病逝。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董鄂氏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后追封为皇后,合葬清孝陵。
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 扩展资料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
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
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董鄂氏去世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十月初八日,顺治**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 参考资料董鄂妃_百度百科。
三、董鄂妃的*因
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
孝献皇后世称董鄂妃,是清朝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顺治十三年(1656年)入宫,初封贤妃;一月后晋皇贵妃,顺治帝为此而大赦天下。
顺治十四年生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崩逝于承乾宫,享年21岁,顺治帝大为悲痛,追封其为皇后,上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扩展资料: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
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
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董鄂氏去世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孝献皇后
四、顺治帝的董鄂妃是怎么*的
顺治十三年六月,奉皇太后谕:举行册立嫔妃典礼。
得旨:先册立东西二宫。 同月,皇太后谕:孔有德女(四贞,育养宫中,年尚幼小)宜立为东宫皇妃。
七月,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襄亲王逝世,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
八月二十二日,立董鄂氏为贤妃。同日遣官祭襄亲王。
九月二十八日,拟立董鄂氏为皇贵妃。先于二十五日遣官祭襄亲王。
十二月,正式册立董鄂氏为皇贵妃皇太后与太后、皇太子与太子皆无别,皇贵妃与贵妃则是两种名分,皇贵妃次于皇后而高于贵妃,颁诏大赦。 博穆博果尔为世祖第十一弟,*时年十六。
清初皇族常领兵出征,西洋人就称为“满籍军人”,所以,陈垣、商鸿逵推测董鄂氏的本夫当为襄亲王。“择吉”所以推后,绝非因襄亲王之*而“不忍举行”。
依《清史稿》的“年十八,入侍”观之,她的年龄还长于襄亲王二岁。商氏说:综观官书所记宫闱情状看,太后并不喜悦董鄂氏,第二后孝惠皇后更因董鄂氏得宠而“不当上旨”。
董鄂氏可能是入宫后指配别一皇子,即入宫后又出宫而后入宫侍世祖。这和杨贵妃之受宠于玄宗有些类似。
所以,董妃的儿子皇四子如不夭折,那末,圣祖 顺治第四子《荣亲王圹志盖》拓片。(皇三子,佟佳氏所生)未必能继位,宫闱间可能又有**。
《天童寺志》载世祖赐木陈忞御书唐诗一幅,后志庚子(顺治十七年)冬日书,诗云: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此为岑参春梦诗。陈垣《汤若望与木陈忞》云:“唐诗多矣,何独书此以赐僧人,盖是时董妃已卒,多情天子,念念不忘美人枕上,不觉送于老和尚发之。”
说得颇有风趣。 世祖对董鄂氏所以如此深情,或许因为得之不由正途,也即“来处不易”,玄宗之特宠杨贵妃也是一例,都由手段上的不正常而酿成特殊深厚的恋情。
《长恨歌》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好像杨玉环原是待字深闺的少女而入选,这究是诗人为尊者讳的忠厚之笔,还是故弄狡狯?董鄂之入宫,就官文书看,也是以闺女而迳入后官。要之,孝庄、顺治母子的情欲生活,都留下一重疑案。
五、历史上董鄂妃的儿子是怎么夭折的
董鄂妃(孝献皇后)儿子的*亡原因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写的夭折。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顺治十四年十初七日(1657年11月12日)诞下一子,顺治欢喜至极,大赦天下,不料未过数月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追封荣亲王,丧葬逾制。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孩子夭折后,顺治很是伤心,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这已经是超越祖制了,丧葬规格逾制,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制曰: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御天于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 。爰稽典礼,追封和硕荣亲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董鄂妃
六、清朝顺治年间,董鄂妃到底是怎么*的
董鄂妃亦作董妃、栋鄂妃,译自满洲音,非汉姓董。
至于将董鄂妃与董小宛误作一人亦因一“董”字,孟森等人已证伪。 根据魏特《汤若望传》。
《汤若望传》只是提到董鄂妃是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后有人提出这位满籍军人即为福临异母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陈垣亦作了考证。
但是也有学者考证这位满籍军人并非博穆博果尔。史料并无可靠的直接的关于这位满籍军人即为博穆博果尔的记载。
学者证伪的证据包括,《爱新觉罗宗谱》载博穆博果尔之嫡福晋并非董鄂氏,而是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实录·顺治十一年四月甲子条》载和硕亲王之福晋或夫人并不是命妇,无需入伺后妃;另外也没有史料记载博穆博果尔有侧福晋;清廷在博穆博果尔*后给他以特殊的尊荣,亦能找到其他的亦有说服力的原因;根据董鄂氏之父鄂硕的升迁以及其在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十二日的一次祭礼上竟能排在伯索尼之前等证据,推论董鄂氏应该在三月之前已经入宫,而此时距离博穆博果尔去世有四个月之久;而博穆博果尔亦有可能*于痘疹,云云。 附注:博穆博果尔,生于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1642年1月20日),*于顺治十三年七月三日(1656年8月22日)。
诏书略引如下:“朕遵圣母皇太后谕旨,思佐宫闱之化,爰慎贤淑之求,于本月初六日,封内大臣鄂硕之女董氏为皇贵妃。赞理得人,群情悦愉,逢兹庆典,恩赦特颁。”
福临后来说她“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是掩饰之词。关于兄纳弟妇,即所谓治栖者,满清初年民俗并不以为恶。
亦根据魏特《汤若望传》。顺治称“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亦有立为皇太子之意,见于福临《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
同上。 按制,**批答奏章例用朱笔,遇**、皇太后大丧改用蓝笔批答二十七日,皇后之丧则无此制。
董鄂妃之丧礼有颇多破格之处。 茚溪行森,茚溪为号,行是行辈,森是名。
以上时间换算根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参考资料 杨珍·《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01期。
关于顺治孝献皇后董鄂妃,社会上有各种传说。最普遍的一种就是说她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名妓董小宛。
豫亲王多铎出兵讨伐南明时,占领南京后将董小宛带回献给顺治。清末野史还盛传,董小宛是被南下的洪承畴俘获。
洪本想自己霸占,因董誓*不从,才将她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福临对董小宛宠爱有加。
后来,董小宛触怒孝庄皇太后被赐*。福 临竟因此把万里江山往他的儿子玄烨一丢,自己到五台山出家了。
到底孝献皇后是不是董小宛呢?经史学家多年考证,认为孝献皇后与董小宛根本就是两个人。 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名白,字青莲,后来成为秦淮一带的名妓。
她19岁从良,嫁给江南才子冒襄(辟疆)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
清军南下时,为避战乱,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累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年)病*,年仅28岁,葬于影梅庵,当时名人赠吊的挽诗很多。当顺治帝呱呱坠地时,董小宛已15岁。
到顺治二年,顺治帝刚7岁,而董鄂妃已22岁,7岁的**怎么可以纳22岁的汉族 *** 为妃子呢?孝献皇后是顺治十三年入宫的,那时董小宛已*5年。显而易见,董小宛绝不可能是孝献皇后。
为什么野史能把董小宛与孝献皇后扯在一起呢?原来是她们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她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故事情节离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许出于对满族统治的故意中伤,于是文人墨客采用移花接木之术,把董小宛和孝献皇后说成是一个人。
其实孝献皇后姓董鄂氏是译音,许多史书也有译为"栋鄂"、"东古"、"东古"、"东果"的。这样看来,她二人之间更没有什么联系了。
历史上真实的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即董鄂妃,本是顺治朝内大臣鄂硕女。她十八岁时入宫。
顺治十五年(1658年)生皇四子荣亲王,不久爱子病逝,董鄂妃十分伤心悲痛,身体每况愈下,终于顺治七年(1660年)八月病逝,时年二十二岁。入宫后,董鄂妃因其美貌和贤良,颇得顺治宠爱,刚入宫一个月就晋封为皇贵妃,*后三天就被追封为皇后,可谓红极一时。
但是,在顺治帝*后,她的地位急转直下,遭到了一系列冷遇:神牌不进太庙,不系世祖谥,祭祀降格,*后没有推恩外戚,丧仪未列入《大清会典事例》等。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董鄂氏本人的原因,主要是以孝庄皇太后为首的满族王贵对其生前为顺治独爱不满,因为她顺治就曾两此废后,而皇后却都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和侄孙女。
因此,皇亲国戚也更不满意顺治给她的皇后桂冠,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人心不服,董鄂妃倍受冷落也就很自然了。
其实也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从董鄂妃*后火化看来,董鄂妃可能是患上了天花,并传染上顺治,因此半年之后,顺治也因出痘(天花症)而亡,招致皇族之恨。 另外,关于董鄂妃还有一个传说,一些史学工作者经过考证,认为孝献皇后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而博穆博果尔正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
主要依据就是钦天鉴洋人汤若望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记载: 顺治**对于一位满。
七、董鄂妃怎么*的 董鄂妃简介 顺治最爱的女子董鄂妃
董鄂妃一般指孝献皇后。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顺治帝妃嫔,世称董鄂妃。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姊,贞妃族姐。
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历史少见。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董鄂氏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后追封为皇后,合葬清孝陵。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
八、历史上的董鄂妃究竟是怎样的人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
董鄂妃确实嫁了两次,第一次是襄亲王,第二次则是顺治**。
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
顺治**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博穆博果尔*的同年,顺治**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