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为了活命,都会掘洞三个,以备不需。齐国孟尝君田文,齐威王的孙子,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有用来保命、执权的“三窟”。

相片摘自网络
史载:孟尝君田文好客养士,其门下食客三千余人。门客身份地位各异,诸侯宾客、有污点罪者,还有鸡鸣狗盗之徒。冯谖只不过是孟尝君门客中籍籍无名者,却给孟尝君谋划了三个“安全屋”,相当于狡兔的“三窟”!
今天,我们就聊聊冯谖其人其事,看看他给孟尝君提早布局的三个“安全屋”,是不是真是有用?
《战国策》记载: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冯谖投奔孟尝君时,已经是穷得吃不起饭了。或许刚开始他就是想到孟尝君那里混口饭吃,要不然他想投奔人家,早就投奔了,也无需等到沦落市井时才投奔。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长才艺?
冯谖双手一摊,说自己啥都没有,无爱好也无才能。孟尝君也是好脾气,居然把他收了。看来有钱是真好,根本不在乎家里多添双筷子!
孟尝君府上的仆人当中也有势利眼的,见主人没有特别交待,就给冯谖一日三餐安排清汤寡油的食物。
冯谖住了一段时间,可能是见饭菜丝毫没有改善,心里有了怨言,或许是想检验一下世人对孟尝君的评语是不是真实吧。
这天,冯谖在小花园弹着剑,嘀咕道:宝剑呀,我们走吧,这里没鱼没肉吃……有人就把冯谖的话传到孟尝君那里了。
孟尝君心想不就是鱼肉嘛,给他吃。可没过多久,冯谖又弹着剑,嘀咕说出门没车,不方便,要回去!孟尝君又给他车子。第三次,冯谖又嘀咕没办法照顾家里老母亲,要回去!孟尝君又给他老母亲供吃供穿。
冯谖这三次的自言自语,就是有意为之。遇到没有耐心或宽人之度的主子,冯谖早就回去了。孟尝君通过了冯谖三次考验,得到人家三个回报,也就是三个“安全屋”,“三窟”!

相片摘自网络
第一窟:薛邑焚券市义。有一次,孟尝君在众食客中发公告,征选去自己封地薛邑收债的人。冯谖毛遂自荐报名要去收债。临行前,他问孟尝君,收完债,要不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跟他说,你看我们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邑,把债务人集中到一起,假借孟尝君之意,说所有欠孟尝君债务的,一笔勾销。并当场把债券给烧了。
回到孟尝君府上,冯谖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孟尝君,并告诉,他为田府买回了孟尝君与薛邑之间的“义“!
一年后,孟尝君被他堂弟齐闵王辞退。他从都城打道回薛邑。离封地近百里时,便看薛邑的乡亲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出门迎接他。这可把孟尝君感动得两眼汪汪,大呼当年冯谖给他买的“义“值得!
这民心所向的薛邑,便成了孟尝君坚固的大后方!
第二窟:借魏复得相国。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冯谖带着孟尝君的礼品去拜访魏王。冯谖告诉魏王,现在孟尝君下岗了,现在各国当中谁先聘用他,他就倾其一生才学,能让国强兵强!
魏王一听,连忙把相国之位给调了出来,派人拉着重礼去聘请孟尝君,请他到魏国任职相国,先后请了三次,都被孟尝君婉拒了。当然,这个婉拒是冯谖提前和他商量好的。他们只等这个消息传到齐闵王耳朵里。
最后结果是,齐闵王听到魏国要请堂兄任相国时,心里有点慌,这么个大才流失了,岂不是齐国一大损失。于是,齐闵王安排人给孟尝君送礼品,还写信给人家,自我检讨一番。
这是冯谖给孟尝君造的势,也让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的相国。

相片摘自网络
第三窟:薛邑建立宗庙。
从薛邑重返都城前,冯谖给孟尝君支招,让他向齐闵王提要求,要在薛邑建立宗庙。齐闵王正值用人之际,自然答应了孟尝君的要求。建立宗庙也就是冯谖给孟尝君挖的第三“窟“!
如此看来,有个尽职忠诚且前瞻性思想的下属,真能拦住不少麻烦事呢!冯谖以“三要“回报孟尝君”三窟”,孟尝君是不是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