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的高阶智能驾驶,即将大规模落地。
说到国内智能驾驶,地平线是个一定绕不过去的名字。
去年 4 月,地平线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智能驾驶方案征程 6 系列,该公司基于征程 6P 打造了 HSD(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首发了多项技术,刷新高阶智驾的天花板。
基于征程 6 系列,地平线官宣了多家批量合作车企及品牌,正在大规模量产落地。地平线提出的 HSD 系统搭载端到端 VLA(视觉 - 语言 - 行为)大模型,能够赋予车辆高度拟人的驾驶能力。具体来说,HSD 可以「看懂」车辆周围复杂环境,如识别红绿灯文字、预判大型车辆风险,并遵守交规执行转向或待转动作。这一系列能力,让我们对新一代智能驾驶有了期待。
本周,我们实际体验了正处在测试阶段的地平线 HSD 高阶智驾系统(搭载车型为大众 ID4)。在北京望京地区的复杂交通环境下,地平线 HSD 充分展示了强大性能与丝滑拟人、十分上手的智驾新体验。
我们本次试驾的路线覆盖众多宽窄不同的街道、复杂的路口,包括左转红绿灯和待转区。在城市道路上,HSD 智能驾驶可以轻松应对拥堵路况,在右侧车道有慢车的时候可以自动转向左道,能够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还能与其他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博弈」。
如果遇到一些非常规的路况,如右侧车道上占道违停的车辆、横穿马路的行人和车辆,智能驾驶也能轻松地应付。
在整个时长约 40 分钟的全市区环境车程里,HSD 智能驾驶系统在较为复杂的路线场景上没有发生一次人工接管。
地平线 HSD 智能驾驶开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车机中控屏的显示状态也与此前的智驾有所不同 —— 系统通过高算力芯片以下一代 SR 实时环境渲染能力,实现了极为精细的交互界面,可以沉浸式地还原出现实世界。
结合国内率先落地的端到端 VLA 大模型智能驾驶系统,地平线的智驾系统不仅能「看清」,还能「读懂」交通环境。通过强大的通用理解能力和综合推理能力,它可以识别道路交通元素和风险并做出智驾行为反应,例如对红绿灯、路口标识文字等信息进行识别并决策、进入待转区,遵守交规并提升驾驶质量。
地平线的工程师表示,其 HSD 智能驾驶中的 VLA 模型相比其他厂商使用的 VLM 模型,对智能驾驶决策的参与更加直接。
此外,根据智驾系统感知到的大型车辆属性、载货类型、尺寸等更多维信息,系统还可以综合判断评估其风险等级。
据介绍,除此以外地平线的高阶智驾还融合了倒车能力(支持狭窄道路上的三点掉头)、无指令漫游模式、自主规划路线等能力。在各项能力加持下,HSD 可以真正实现点对点的智能驾驶。
地平线构建的 HSD 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基于自身软硬件结合的全栈技术打造,可以在不需要高精地图的条件下实现高阶的智能驾驶(全场景 NOA)。该系统拥有高度拟人的驾驶风格,可以实现高通行效率、优雅从容的姿态,提供了全国一致的智驾体验。
去年 4 月,地平线重磅发布了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 6 系列,及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HSD,巩固了地平线智驾科技公司第一阵营的行业地位。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监测数据,2024 年 1-12 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中,地平线凭借低、中、高全阶计算方案的产品布局以 33.97% 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第一。地平线已与包括中国前十大车企在内的全球超 40 家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赋能合作车型超 300 款,覆盖的车主已超过 500 万人。
随着 AI 大模型、世界模型等技术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见证智能驾驶算法技术经历新一轮迭代,性能实现突破性提升。在很多专家眼中,自动驾驶将是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第一个场景,汽车是「机器人大规模落地的第一个形态」。
目前,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正在逐步落地。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博士曾表示,智能驾驶将在 2025 年迎来真正的拐点,未来三年智驾体验将进入「脱手开」时代,智驾行业也将进入竞争的关键时期。
高阶智驾的标配化是我们迎来变革的标志。2 月 10 日,比亚迪公布了全新的整车智能战略,推出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三目版,高阶智能驾驶正式迈入了 10-20 万级主流大众汽车市场。天神之眼之中就搭载了地平线征程 6 系列。
「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前装量产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累积出货量预计将在 2025 年正式跨越 1000 万量产大关,地平线也将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品牌。
与此同时,地平线征程 6 系列旗舰版征程 6P 已经顺利投片,计划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内回片点亮。与之相对应的,具备全场景 NOA 的 HSD 已经完成了全国泛化,预计会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