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通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 5G、AI 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自智网络成为通信领域的关键赛道。近期,中国电信云网运营部副总经理贾炎在相关采访中表示,2025年,中国电信将进一步推进云网与AI深度融合,打造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全社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阶自智网络正当时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数字经济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对网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高效利用自智网络这一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转化,进而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自智网络,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其智能化、自主化的特性,为解决传统网络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创新思路,也为探索未来网络发展模式开辟了新的路径。
将自制网络分为5大等级,L1级为辅助运维,即能够针对网络运维中已知重复性人物,根据人工定义的规则通过工具或脚本批量操作;L4级自智网络意味着网络能够在跨域、端到端场景中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决策,无需人工干预;而L5完全自智网络这个等级则是电信网络演进的终极目标,系统具备面向多业务、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全场景闭环自治能力。
目前,自智网络L4已成为全球电信产业发展的共识。根据TM Forum的评估,全球91%的运营商已制定自智网络长期战略并追加投资,《自智网络产业白皮书6.0》中明确提出面向2030年分两个阶段实现L4目标:2025年到2027年实现单域“维优营”场景自智闭环,2028年到2030年实现跨域复杂场景端到端闭环。中国三大运营商更是进一步聚焦于高阶自智网络的顶层设计,计划在2025年初步实现高价值场景的L4高阶自智目标。
技术创新引领云网融合新征程
多年来,中国电信向着“客户极优体验、产品极速服务、云网极智运营”的自智愿景,沿着“2022年云网运营自智能力全面达到L2——2023年全面达到L3——2025年达到L4”的演进路径,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全力提升全网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用AI来解决问题,是当下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探索之道,对于网络建设来说也不例外。2023年,中国电信首发网络大模型,2024年又成功发布基于网络大模型的启明平台。据悉,中国电信基于星辰网络大模型,打造了开通卡单自愈、传输故障处置、无线故障处置、故障复盘、综合化维护、政企装维、核心网高危指令稽核、IP配置稽核、IT运维、无线网优、规章制度、家宽装维等12个场景的AI助手,全面嵌入31个省分公司的生产系统,并逐步从AI助手到智能体、从单环节到全流程演进,有效降低了人工环节耗时。
在中国电信的云网运营自智蓝图中,昆仑平台是实现云网运营自智的重要保障。去年年底,中国电信发布 “昆仑” 云网能力开放平台,开放云网连接、算网调度、云网数据与云网运营四大核心能力,实现云网即服务,全面释放云网能力。当前,昆仑平台生态伙伴用户数已超过5000人,上线产品500多个,累计云网能力调用超过700亿次,其强大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应用落地和服务提升。中国电信在自智网络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维护数字化领域,聚焦业务故障“1分钟发现、5分钟定位、10分钟处置”要求,大幅提升云网事件的自动处理水平,关键环节自动化率达86%;依托资源拓扑和运行数据,实现大部分云网安全隐患自动发现。
持续推进AI与云网融合
在智能交通管理中,5G+AI实时分析路况数据,自动调节信号灯,有效提升出行效率;在智慧工厂中,自智网络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各环节间数据的流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今,自智网络也在不断落地应用,通过自智网络的数智化能力,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助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2024年,全球共有66个产业伙伴签署自智网络宣言,73家产业伙伴联合发布TM Forum《自智网络产业白皮书6.0》,75个产业伙伴参与自智网络“催化剂”(Catalyst)项目创新。如果说2024年是夯实L3价值成效、全面布局L4的关键一年,那么2025或将是走向自智网络L4元年。
尽管我国正持续引领全球加速向L4高阶自智迈进,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自智网络涉及的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需不断深入行业需求与技术协调。产业各方需加强协同,以更好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业务灵活性,推动自智网络的普及与应用。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就表示,下一步,中国电信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在云网设备生态、基线能力生态、运营服务生态、行业应用生态等四个方面持续打造合作生态,不断拓展云网生态的边界与价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