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深圳市金彩虹塑胶有限公司

模具加工|注塑加工|喷涂加工|护肤膏霜

首页 > 新闻中心 > 石斑鱼养殖技术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及成本:02
石斑鱼养殖技术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及成本:02
发布时间:2025-05-26 10:49:23        浏览次数:3        返回列表
石斑鱼怎么养殖?

石斑鱼怎么养殖?

1、环境要求

人工养殖淡水石斑鱼,要是池塘养殖的话,要模拟海洋环境,如控制温度,在苗期水温必须在28度以上,以保证石斑鱼在苗期成活率。成年石斑鱼,水温应高于33度,不要低于25度,特别是在冬天,石斑鱼很可能会引起冻*现象。

2、池塘消毒

池塘面积为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水质无污染,底部可以铺上一些轮胎、卵石等,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爱好。鱼苗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的饵料。

3、鱼苗投放

淡水石斑鱼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一般同一个养殖池放养的规格要一致,一般100尾/立方米,鱼苗在入池前,要先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4、苗期管理

淡水石斑鱼鱼苗因为施肥、饵料等,容易导致水质败坏,因此要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还可以在池塘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以及利于鱼苗躲藏。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有大吃小的习惯,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个池的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5、饵料投喂

淡水石斑鱼饵料有动物性饵料,以及植物蛋白饵料,人工饲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以及添加一些植物蛋白原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一日投3次,饲养期间可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鲜嫩牧草,当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6、疾病预防

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烂尾病、烂鳃病、白斑病、弧菌病等,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要巡塘,观察鱼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山溪石斑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条件:

1、水源要求无污染的溪水,用渠道引进池塘,从池塘的一端进,另一端出,以流水养殖为主。

2、池塘大小一般50-1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中**放些砾石,以便石斑鱼隐蔽,也可在池的一角搭棚遮阳,避免夏天光线太强影响石斑鱼生长。

养殖管理:

1、人工养殖需投饵料,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对虾饵料或鲤鱼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30%以上。投饵量根据水温高低,鱼体大小、天气情况而定,总体以鱼类吃到八成饱为宜。投饵方法:总量确定后少量多次,投饵时应慢慢投喂,吃完后再投,因为石斑鱼不喜欢觅食沉底饵料。

2、水质日常管理要求清澈,以流水为主。夏天光线太强要及时遮阳。下暴雨时要关闭进水,避免浑水冲进池塘并防止石斑鱼逃跑。

3、石斑鱼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6个月养殖即可上市销售,个体能达20尾/斤,经过一年养殖,个体可达10尾/斤。

石斑鱼的捕捞用渔网进行大面积的捕捞即可。

扩展资料:

石斑鱼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

石斑鱼属于_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

2、营养价值

(1)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2)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3)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四名鱼之一。

3、食疗价值

石斑鱼具有健脾、益气的药用价值。

因为石斑鱼经常捕食鱼、虾、蟹,就会同时摄取虾、蟹所富含的虾青素,对人类来说,石斑鱼就成为了含虾青素的食物。

虾青素(英文名Astaxanthin,在日本和港澳地区也称虾红素)是1938年从龙虾中首次被分离出来的一种超强的天然胞外抗氧化剂。也是唯一能达到延缓器官和组织衰老功能的抗氧化剂。

石斑鱼也含虾青素的,石斑鱼的鱼皮胶质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的营养成分的重要物质叫二甲基砜(MSM)。

而“胶原蛋白”是高脂的极易被氧化,所以要配合抗氧化剂使用才能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因为石斑鱼是同时具备了二甲基砜(MSM)和虾青素的,所以才有“美容护肤之鱼”的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

石斑鱼养殖技术

养殖石斑鱼时,需要注意养殖池的选择、鱼群的密度、饵料的配制和日常的养护管理等。养殖池可以用海边垦区的土地挖掘出力,一般每100平方米投放5千克左右的鱼种,饵料使用新鲜小杂鱼,注意日常中温度和氧气的管控。

石斑鱼怎么养殖

1、选择场地

养殖石斑鱼一般是使用海边垦区内的地势低,属于低、中潮地区的土地进行挖掘建成鱼池来进行养殖,如果有废弃不用的对虾养殖池的话,那么也可以使用对虾的养殖池来改建成,水深要有1米以上,水质要好,无污染最佳。

2、鱼群密度

养殖石斑鱼的场地内,鱼群的密度是不宜过大的,这种鱼种的活力很强,因此对于平均的面积需求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每100平方米的面积内只能放养5千克的鱼苗,且放养的密度根据实际上的场地的情况还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3、饵料配制

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以新鲜的小杂鱼小虾米为主,这种鱼是肉食性的,最好是喂食活饵,能够增强鱼的消化能力,如果活鱼体积太大就切成小块进行投喂,定时定点的投喂,早晚各投喂一次,在早5点和晚7点时最佳。

4、日常养护

石斑鱼是一种热带亚热带的海鱼,对于环境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对于水体的温度变化最为敏感,想要让鱼群健康的话,水体的温度要维持在14-30摄氏度之间,昼夜变化不能过大,且要定时增氧抽水,融入足够的氧气。

养殖石斑鱼苗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石斑鱼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

折叠池塘养殖

1、养殖池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为:(1)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2)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3)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

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2)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3)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折叠网箱养殖

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网箱制作类同鲈鱼的网箱养殖。

2、养殖季节。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江海区一般为5-11月,石斑鱼从50-100克体重的鱼种养到400-600克商品鱼需要14-16个月时间。一般采用二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5-7月份收购的100克左右鱼种养到入冬前体重达到150-200克,经越冬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4-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在入冬前可养到400-600克商品鱼出售。

3、养殖密度。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认为规格为3×3×3米网箱其年放养密度为10千克/平方米为宜。这一放养密度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总增重率和净产率都高,而且饵料系数低。

4、饵料和投饵技术。鱼种经运输,分养入箱后需7-10天的时间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开始摄食。在正式投食前应进行驯食,其饵料主要为下杂鱼,饵料系数一般为7-8:1。采用配合饵料时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石斑鱼对摄食饵料的习惯性较强。以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饵料有一个较大的适应和过渡过程。二是配合饵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40%,三是石斑鱼如遇饵料不适口或鲜度不够,即会吐食,因此需考虑适口性。四是需制成软颗粒,其大小应与石斑鱼的口径一致。石斑鱼性多疑,对饵料选择性强,因此,投饵技术对石斑鱼摄食影响很大,投饵时间为上午8-11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5-10%,投喂方式应慢投,待鱼吃完再投。石斑鱼一般不食沉入网箱底部的饵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温下降至15℃以下,石斑鱼基本不摄食不游动,进入越冬阶段。

(1)越冬海区选择和网箱结构。选择流速缓,风浪小,最低水温在8℃以上的海区。为减轻潮流、风浪对越冬鱼的影响,在越冬网箱的四周应设置一些空网箱来减缓水流和风浪对越冬网箱的冲击,同时在网箱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越冬器材,倒挂麻袋或附设硬质塑料笼和管子。

(2)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一般放养规格200克/尾的鱼种,密度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应选择在风和日暖天气,投喂量少一些,但饵料质量要好一些,尽量投喂活饵料。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室内加温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如何饲养石斑鱼

石斑鱼营养丰富,有很多人都喜欢吃石斑鱼,那么你们知道石斑鱼是怎么 饲养 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石斑鱼的饲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石斑鱼的饲养方法

1、苗种培育

(1)鱼苗放养:鱼苗全长2.5-5厘米时,放养于塑料框(餐桌罩)饲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框,全长5-9厘米时,放养于塑料小网箱内饲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箱;全长10-20厘米时直接放入10米3的圆形水泥池中饲养。苗种放养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将不同规模的苗种分开饲养。用塑料框和小网箱饲养时,将塑料框、小网箱放置于水泥池中,水池内充气,框和箱内不充气。

(2)饵料投喂:苗种饲养期间的饵料主要以冰鲜小杂鱼、小虾为主。苗种全长2.5-5厘米时,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饵量为12%-20%;全长5-9厘米时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饵量为8%-12%;全长10-20厘米时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饵量为4%-6%。苗种2-5厘米时段,可将冰鲜小杂鱼、小杂虾制成鱼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种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剪成块状投喂,用小毛虾、小杂鱼仔为饵时可直接投喂。

(3)水质管理:苗种饲养期间,换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饵料品种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应在每次投饵完成后乾地大排换水,及时清除池底残饵、粪便,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水温高于25℃时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平时4-5个循环。

(4)苗种分养筛选:互相残杀是老虎斑的天性,主要发生在1.5-10厘米时段,个体大小不一,具有强烈的攻击和残杀倾向,其结果是较小的被吞食,稍大的同归于尽,所以在苗种的饲养过程中须2-3天筛选一次,以保持同一养殖池中的鱼体大小规格一致,尽量减少互残,筛选一般采用石斑鱼专用的、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筛选方法进行。苗种分养筛选可结合清洗风箱或倒池时进行,筛选分苗倒池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

(5)苗种越冬:越冬前须加强管理,投足、投好饵料,使鱼种在越冬时有健壮的体质,能顺利越冬。在水温低于18℃时,需采取保温 措施 ,保持水温在20℃以上,水温差波动幅度不越过2℃。越冬期间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6%,每天投饵1-2次,且对流换水量2-4个循环,保持连续充气。老虎斑为热带、亚热带鱼类,畏寒,适温范围15-35℃,最高、最低致*温度约分别为12℃、38℃。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当年养殖上市,经过越冬后规格可达150-200克。

2、成鱼养殖

(1)苗种放养:4月份当自然海区水温稳定在20℃时,可将保温棚内鱼种移到鲍鱼养殖池中。苗种入池前,养殖池用含有效氯10%的次氯酸钠洗刷消毒,用干净海水冲刷数遍至余氯完全消失后,加水至1.2米,再将鱼种移入池内。苗种入池时应进行药浴,可用5-1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加1-2毫克/升的上野黄药药浴3-5天,每日1次,每次2-3小时。

(2)养殖密度:老虎斑具有集群、低耗氧,饱食后极少活动的生态习性。故适合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一般个体重150-200克的苗种,放养密度为200-300尾/米2;个体重200-350克,密度150-200尾/米2;个体重500克以上,密度30-50尾/米2。为促进鱼体的生长,养殖过程要根据鱼种的个体大小,30-40天进行筛选分池、倒池一次,倒出的空池,要乾地严格的洗刷、消毒、冲洗后再使用。

(3)饵料投喂:人工养殖棕点石斑鱼主要以小杂鱼、虾蟹为饵,目前成鱼养殖一般使用新鲜小杂鱼、虾或用新鲜小杂鱼与**产石斑鱼预混料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用新鲜小杂鱼为饵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8%-12%,以软颗粒饲料为饵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8%,日投饲均为2次。

(4)换水清污:每天上、下午投饵完成后进行大换水,采用边排水边清扫池壁、池底、充气管的污垢及残留物的方法。将水位降低至40厘米左右后,对流1-2小时至水质清新再重新加水至原位。

(5)病害防治:老虎斑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来防车轮虫、小瓜虫、瓣体虫等寄生虫和海水弧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性疾病及营养性疾病等,尤其是苗种养殖期甚为重要,所以应特别重视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定期有规律地对养殖鱼进行杀虫,淡水药浴。

石斑鱼的饲养管理技术

1、日常管理方面坚持病害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郭老板的的池塘为低位塘,基本上每次涨潮都会换掉50公分水;水质差的的时候也是采取换水来来处理。进水前先泼洒抗应激药品,提高鱼抵抗力;进水后消毒水体,做到定期预防病虫害。下雨天或者台风天气后也会对水体进行消毒。日常的的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的环节是在喂料时细心观察鱼吃料情况,出现吃料不好的的情况,及时适当换水,调理水质。另外一亩池塘水面大概配备了一台增氧机,在增氧和调水方面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

2、选择优质的的饲料,注重性价比。目前市场上饲料品牌繁多,价格和质量参差不齐,选饲料不能单纯看价格是否便宜,更应该从多方面关注一个饲料的的效果,如消化性,长速,饵料系数等指标。一些养殖户只在乎价格便宜,殊不知,价格虽然低了,但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用料跟不上,导致整体的的饵料系数偏高,最终的的养殖成本可能还高。

行情低迷影响下,部分石斑鱼饲料为了抢夺市场,不惜降低饲料质量和价格促销,上上的的优选系列石斑鱼饲料不仅仅能够维持稳定质量,还对质量进行不断地优化,可以让鱼体消化更好,养殖出来来的的鱼体色体型更加健康,对于两年石斑鱼的的养殖盈利具有大大的的推动作用。

3、投料管理。由于不同苗场鱼苗驯料方式的的不同,郭老板今年买的的鱼苗属于有“吃料沉底”的的习性。在投喂的的时候鱼不游出水面抢料,只能看到水面波动,看不到鱼吃料,给喂料带来来不少困难, 经验 不足的的养殖户就可能出现喂料不足或投料过多造成浪费。对于这一问题,郭老板认为要选择慢沉效果好的的饲料,刚好上上石斑鱼料能很好解决该问题。

在喂料时只要看到饲料上下翻滚,则表明鱼在抢料,非常方便。很多养殖户在天冷时投喂上上石斑料都发现这独特的的缓沉优点,对投喂管理帮助很大。在不同生长期,用料最好也有所区别:苗期15公分之前,选择使用营养更全面的的上上龙胆系列,打下营养基础;15公分后投料量增加时可选用更经济的的上上优选系列石斑料。投喂方法也有讲究:10公分之前每天投喂3餐,按体重的的5%投喂;10-17公分每天投喂2餐,按体重的的3-4%投喂;17公分上则每天喂1餐,连续喂3-4天停喂1天。

石斑鱼的运输管理方法

水质技术要求水质是活鱼运输过程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用来运输活鱼的海水必须清新,不受污染,溶氧充足有机物含量少。因此在运输时最好取用育苗场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的洁净海水。

水温技术要求石斑鱼运输的最佳水温应保持在16℃左右,此温度可使石斑鱼处在半麻醉状态。如水温太高,会加速鱼的新陈代谢,造成水体恶化,引发*亡;如水温太低,又会冻伤鱼体。因此控制好储运水体的温度,是运输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体溶氧技术要求只有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一般要达到8毫克-10毫克/升)才能确保石斑鱼运输的成活率,现较常见的供氧方式有四种:(1)风机供氧;(2)分子筛制机供氧;(3)氧气瓶供氧;(4)液态氧供氧,其供氧方式各有利弊,大家可根据各自具体条件要求选用合适的供氧方式。

石斑鱼的养殖要掌握一定技术,石斑鱼养殖技术有什么?

石斑鱼的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的条件:池塘可在填海区的低、中潮区开挖建池,或利用原有的虾池建池。条件如下:池底为沙质和半沙质,也可采用硬泥底;周围海域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鱼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池水深度在1米以上。鱼池经暴晒和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石块,或将一些带孔的旧轮胎放入池中,瓦片水槽等,以适应石斑鱼喜欢打孔的习惯。

放养鱼种。养殖鱼种要求生命力强、无病虫害、颜色为黑色,并按大小隔离。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为100克/尾,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鱼苗放养技术。选择生命力强、鱼体健壮、无病害、无鳞片损伤、体色乌黑、大小均匀的鱼苗。另外,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鱼苗规格大,放量少;规格小,放量多。喂养技术。投料要遵循保质、保量、定时、定点的原则。

养殖户要搭建专门的饲料台进行投喂,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便于清理残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日常管理技术。每天检查观察其生长情况、摄食情况、活动情况、体色及笼具是否损坏;定期清除笼具上的附着物,保持笼具内外水流通畅;定期监测水质,及时换水。总之,石斑鱼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很多,但只要掌握了以上技术,养好石斑鱼就不成问题了。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