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过年回家,切身感受到了电车数量的突飞猛进。
就我老家那个十八线小县城,之前是路上偶尔才能看到几辆电车,可今年发现绿牌已经占据了大街小巷,并且本地车还不少。
要说这两年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确实是势头正旺,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2 年新能源车市占率从前一年的 13.5% 直接飙到了 25.6% ,提前三年完成了 2025 年市占率达到 20 %的目标。
市场发展好,银子少不了,火热的新能源市场迅速勾住了一些公司的小心思,所以我们能看到新冒出的汽车品牌一波接着一波。
像什么之前做电视的,做手机的,还有做电动自行车的,都要来掺合一脚,说起自己的生财造车之道也是一个比一个专业的。
确实,电车拿掉了发动机、变速箱这两个燃油车上最复杂的零件,让整个车辆结构都简单不少。
李书福当年语惊四座说出 汽车不就是一个壳子四个轮子加两组沙发吗 ,被同行笑话根本不懂汽车。结果今天咱再套在电车上看,你别说,好像还有几分道理。
只是,就算是电车结构简单了许多,那也是想造就可以造的吗?
既然那些和汽车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都来造车,编辑部就来了个想法,我们能不能也撺出一辆自己的电动汽车呢?
万一车子造出来差友们很喜欢,都要来支持一辆的话,新势力里多个差评也不是不行。
第一步就是想想要造个啥样的车。
首先排除 SUV ,烂大街了太没意思。
我们要做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诶,两门纯电小跑车感觉可以一试,做的人少还贼拉好看。
原谅我的灵魂画手▼
动力上反正是电车,马力也不值钱,要个 300 匹不过分吧,后头再配上个大尾翼,怎么帅怎么来。
大家都有的辅助驾驶咱也得有,还要往车里头多整点屏幕,能连 Switch ,下班后大家就去车里打游戏。
有了这些初步的想法后,接下来就开搞了。
我们联系了一位为主机厂提供车型试制方案的业内人士强哥( 化名 )。
这一沟通,我越发觉得造一台汽车不难的,甚至还挺简单。
造车的步骤都有啥,强哥拿他们经常做的紧凑型 SUV 来举个例子。
首先是整底盘,一般这种试制车都是根据需要选用成熟的底盘,有一些车型他们可以直接向对方厂商购买底盘用于改装。
要么就去买二手车,甚至要求不高的话还可以买要报废的车。
对于底盘的一些功能,也是在市面上找成熟方案做就行,电机电控这些车辆基本零件当然可选的不用愁。
辅助驾驶这样的附加功能其实做起来也不难,原车要有稍微改下也能用,要是没有市场上也有现成的东西可以买来匹配。
底盘做好后,再就是车身部分。
如果改动点不多的话,有些是可以在原车基础上做方案。
但我们的要求是外观必须原创,因为这样才代表它是独一无二的。
别担心,也能搞。强哥的公司不直接做这些,他们会分给专业的设计公司来做,先确定外观方案,再根据底盘做出与之匹配的车身。
最后,把改好的底盘和原创的外观整一起就行。
对咯,就是车辆换壳。
到这里,相信大伙儿也明白了,要撺出一台车两门纯电小跑车出来,其实也不是咱有技术,只要你找对人就行,接下来就是钱的事。
那造这么一台车,我要花多少钱呢?
强哥他们之前做过的试制车,光在底盘上就得花上 200 多万,并且不算改动复杂的。
但我们要做的纯电小跑车,改动就大了。
因为市面上这样的车型少之又少,基本就需要把别的车拿来魔改,要么买油车搞油改电,要么就把大电车往小了改。
相较之下,油改电的改动程度或许会更小一些,主要就是把电车上三电系统需要的空间给留出来。
但不管咋改,整体金额肯定是要往上走的。
然后在车壳上,算上设计费、工装费、材料费等等,没个 200 来万也整不下来。
也就是说七七八八加一起,这台车已经要投 500 万了,这还没加太多功能,要再搞点定制化的星空顶大尾翼啥的,就是四个字:上不封顶。
既然造车技术上问题不大,那就有一个大胆的要求,这车要能在公共道路上合法行驶,也就是一台能去车管所正规上牌的车。
什么样的车才能上牌呢?
买过车的肯定知道,新车上牌的时候你要带着一堆材料去,里头必不可少的一个是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这张随车附带的合格证可太重要了,它代表了车辆通过了厂商的所有出厂质检流程,在合格证的背面也会记录车型种类、 VIN 码、技术参数等具体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个合格证不是什么厂都可以出具的,能打合格证的前提是要取得汽车生产资质。
资质这玩意儿,坊间又称之为 准生证 。
对于造车多年的老牌厂商来说,资质当然不算问题,但要是之前没造过车,这张准生证可是个宝贝了,想要就得按这三步来:投资许可、生产准入和产品准入。
第一步是花钱弄厂子嘛,有了工厂后,再把生产线给整好,证明你有批量生产的能力,最后就是对生产出的车辆进行审查,通过公示后才能上市销售。
流程说起来简单,但真要一步一步操作起来可不是个容易事儿,就说生产准入这一步,工信部要派人直接去厂子里审核,验证你是否有造商品车的能力。
这就有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你买了这堆设备本来是为了生产车的,但是你要不造车怎么证明你有造车的能力,所以你还得先造点试制车出来才行。
光造一台啥也证明不了,你起码得来个三五百台吧,那本来我只是要造一台,一下变出了几百台,整这么多不得给大家抽一个?
反正就是,拿资质是个麻烦事。
然而,麻烦不代表不能做,撇开上面那些不谈,拿资质其实非常关键的一点是钞能力。
就说最开始的投资,这几年的车企一般投入都超过 30 亿,后面工厂设备啥的也少不了花钱的地方。
当然,也可以在一些省点钱出来,比方说拉一些已经混得不太行的汽车厂商谈谈合作,或者采取像蔚来 - 江淮那样的代工模式。
但不论咋算,要想要搞定资质,票子肯定是要大笔大笔往外吐的。
早在 2016 年, 200 亿元就是新造车们公认的资金门槛。
emmm...我们想要够得着门槛,还得靠差友们多多支持啊。
这里要说声抱歉了,属于我们的这台车,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搞出来。
因为老板给的预算只有 100 万,连个底盘都整不了,更别提后面的 200 亿了。
虽然车子没造成,但这回在了解到一些造车 内幕 后,对一开始的问题有了一些答案。
一句话总结,造一台车容易,造一批好车很难。
先是资质难,小米在 2021 年 3 月手握千亿官宣造车,工厂也如火如荼在建,但两年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取得资质。
连小米这样的 500 强企业拿不到,其他公司就更不好说了。
资质这么难获得,有一个原因是中国汽车产能整体是过剩的。
据乘联会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 4089 万辆,产能利用率为 52.47% 。
这个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造车资质如此珍贵。
本来没有资质你还能代工,但工信部在去年发布了《 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 》,明确代工模式双方企业都需要资质,也就是 双资质 。
这直接堵住了一些新势力的造车路。
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转行造车,弄了自游家 NV ,并且发布会都开完了,但车子一直卖,就是因为 双资质 的限制。
除了政策上在变规范,造车的资本投入也今非昔比。以前 200 亿能入局,现在你得 double 了。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告诉我们,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不是谁都可以进来插一脚的了,它的参赛难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光是把车造出来已经不易,而要想造出好车,卖出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 1 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分享了一组数据,过去 3 年,中国市场已经倒下了 75 个汽车品牌,预计 3-5 年后,或将还有 60-70% 的品牌会面临关停并转。
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迎来了一场厮杀,留给新品牌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少。
大浪淘沙,谁家产品更有竞争力,谁才能活下来。
最后澄清一下,我们能写车,会聊车,也愿意帮助车企宣传好车,但绝不会去造车( 即日生效,有效期 3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