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闻号

磐安县创明塑胶管业厂

PP管|PE管|PC管|其他塑料管|PVC管|波纹管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外巨头竞相布局 中国资产魅力尽显
海外巨头竞相布局 中国资产魅力尽显
发布时间:2025-01-24 08:33:58        浏览次数:7        返回列表

日前,路博迈基金的首只公募产品开始募集,全球养老金巨头富达旗下的独资公募富达基金于近日宣布首只公募产品获批,贝莱德基金的第六只公募产品亦在密集筹划中……

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发展提速,拿到公募牌照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已扩容至7家。同时,贝莱德“超配”中国股票,高盛、摩根士丹利亦纷纷上调中国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中国资产魅力尽显。截至3月1日,A股市场北向资金今年已经累计净买入1575.58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外资人士表示,对中国经济“成长故事”翘首以待,长钱有望更多流入中国市场。

看好中国经济“成长故事”

“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会略超6%,高于市场5.2%的平均预测。”贝莱德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这一数值差可能看起来不是很大,但是它所隐含的企业盈利增长的差别可能是GDP增速差的10倍。”

活力十足的经济增长,给了外资看多中国的信心。时隔9个月,贝莱德智库再次对中国股票给出“超配”评级。无独有偶,华尔街大行高盛、摩根士丹利亦纷纷上调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

在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看来,“超配”中国的核心动力,源于中国经济的“成长故事”,以及中国市场的相对吸引力。政策层面促增长的发力方向是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经济数据的验证。陆文杰告诉记者,近期经济活动明显恢复。开年以来,采购经理指数(PMI)、线下出行、房地产销售等数据出现好转,也为国际投资者审视中国投资机会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对于在中国工作的外企员工而言,经济复苏的迹象则更加直观地体现在日常生活里。宋宇说:“生活中吃饭、打球和交通这些方面,复苏的感觉最明显。最近吃饭经常找不到位置,而且还时常会因为拥堵不得不拒绝一些聚会。”

较低的资产系统性风险,也是国际投资者布局中国的考量之一。陆文杰指出,疫情后经济活动的复苏并未使中国的物价剧烈升高,这与通胀高企、能源负担沉重、增速放缓的发达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并且,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债务风险相对可控,随着宏观方面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消化,外资参与意愿将进一步回升。

配置价值凸显

随着中国股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价值凸显,外资巨头加速入局资管行业,积极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红利。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拿到公募牌照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已扩容至7家,包括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泰达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后三者是由中外合资转变为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还有外资入股国内公募基金公司,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股东反馈意见》显示,国际PE巨头华平投资旗下的华平亚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华平亚太投资二号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主体,入股中欧基金。

谈及布局中国的原因,路博迈基金副总经理汝平表示,对于路博迈基金来说,中国市场业务是集团战略之一。

“未来注册制及配套制度落地后,有望带动A股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这也是许多外资机构想布局A股的原因。”在汝平看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拥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国基民的数量和规模还处在起步阶段,仍存较大上升空间。

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独具魅力。

汝平指出,中国A股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仅次于美国。在投资机会和风险方面,中国市场通常被视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外资长钱涌入中国

真金白银的持续流入,是外资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另一缩影。截至3月1日,A股市场北向资金今年已经累计净买入1575.58亿元。开年以来短短两个月,外资买入的资金量是去年同期的7倍有余,是前年同期的近2倍,同时远远超出去年整年净流入量。

富达基金基金经理周文群认为,外资是逐利的,如果国内的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都有所提高,外资就会进入市场,相反便会撤出。

随着近期海外加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承压,2月最后一周北向资金转而流出,但外资人士强调,对中国经济修复仍充满信心。

“我们认为,长线外资有望逐渐回流中国市场。”汝平说。

从全球市场来看,当前A股估值对于资管机构而言具有吸引力。汝平认为,在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强,海外市场多数下行的情况下,A股的表现也是相当有韧性的。

对于未来的A股走势,周文群认为,按照海外市场疫情后的复苏状况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值得期待。相较于海外,国内整体供应链在疫情期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不存在人工和基础设施的缺失。因此,国内经济复苏或比海外更强。

对于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陆文杰表示,当前经济的两大核心推动力是“消费的升级”和“制造业的崛起”。一方面,随着消费场景恢复和对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居民消费升级是长期确定性的投资主题;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中游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打开,叠加产业创新升级,建议关注传统工业复苏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机遇。

 

(责任编辑:华青剑)

查看余下全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