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多项制度红利持续释放 市场流动性逐步改善

本报记者 孟 珂

开年以来,北证50指数涨幅超13%。尤其是1月31日上涨5.79%,创指数发布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随着融资融券业务、做市业务细则相继出炉,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的热情高涨,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同时,由于经历了充分回调,当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整体处于较低位置,投资价值凸显。北证50指数基金也积极入场,助力上涨。”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两融业务、做市业务落地倒计时

为提升市场活跃度,自2022年11月份以来,北交所连续发布多项新制度。包括上线北证50成份指数,填补北交所宽基指数空白,为市场提供投资基准及指数产品标的;发布融资融券制度,丰富投资者交易策略,促进价格双向发现;发布实施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充分发挥做市商功能,改进交易定价,活跃市场交易。

距离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发布融资融券业务细则已两个月有余,当前北交所共受理72家券商两融权限开通申请,审核通过64家,开通两融交易单元24家;中国结算共受理73家券商结算路径和两融专户开通申请,业务办理推进正常。

“按照当前推进力度,融资融券业务或在本月正式开闸交易。”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1月19日,北交所发布做市交易业务细则。据了解,北交所已于1月14日组织市场参与者顺利完成第一次全网测试,并拟于2月4日组织开展第二次全网测试。通关测试完成后,只待符合做市要求的券商名单公布、做市商完成库存股买入后,北交所做市交易便可正式启动。

“预计做市业务可能在3月份正式启动。”周运南说。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多项制度的落地实施,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在诸海滨看来,目前北交所流动性相比沪深两市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估值定价水平。通过开展融资融券以及做市业务可以提升北交所整体的流动性水平,促进北交所市场估值水平合理化。北交所的混合交易规则和科创板基本一致,有利于提升做市公司的流动性和定价准确性。

可供选择的优质标的会更多

面对多重政策利好,今年北交所会有哪些投资机会?

诸海滨告诉记者,从市值上来看,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规模更小,平均市值仅为科创板的1/3,但在研发投入方面,北交所与创业板较为相似,略低于科创板投入。从PE估值来看,剔除无意义的负值后,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PE为19.6倍,大幅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从PEG估值看,北交所平均估值为2.33,略低于科创板,明显低于创业板(7.64)。

“目前北交所覆盖的证监会大类行业增加至30个,去年年底,北交所新股发行频率明显加快。同时,相关公司估值偏低且增长确定性强,特别是新上市的‘小巨人’企业,潜力较大。”诸海滨认为。

周运南表示,春节后北证50上涨主要缘于推出融资融券等业务以及北交所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预期。

“2023年预计北证50指数将突破去年最高位1197.84点。”常春林表示,随着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做市业务等逐步落地实施,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修复迹象会更加明显。

诸海滨表示,2023年,随着新股陆续发行上市,北交所市场的细分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将进一步提升,可供投资者选择的优质标的会更多。

(责任编辑:关婧)

查看余下全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