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点击 122回答 1 2019-09-22 03:16

香港 铜锣湾 有个“乌龟形状的建筑物”是什么东西啊 对面的“蛋”又是怎么回事啊

已解决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 2019-09-22 03:49
有什么含义吗?... 有什么含义吗?
反对 举报 收藏
最佳答案
  • 匿名
支持 反对 举报 2019-09-22 03:16




是位於(湾仔区)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而不是位於(铜锣湾区)的.

对岸的(蛋)形建筑物是位於九龙尖沙咀(香港太空馆).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简称会展;英语: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会议及展览场地,位於香港岛湾仔北岸,是香港的主要地标之一。会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拥有,并由新创建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工程结构:

第一期:
会展第1期於1988年11月在湾仔的海旁建成。当时会展向海一面的玻璃幕墙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

第二期: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东侧及毗邻的香港旅游港码头1994年至1997年,会展耗资48亿港元进行第2期扩建,将建筑面积加倍。第2期会展在维多利亚港上一个面积为6.5公顷的人工岛上建成。会展2期的屋顶以4万平方呎的铝合金造成,形状像是一只飞鸟。1、2期会展之间以1条110米,横跨海面的架空行人道连接。二期的新设施中,包括拥有30米高玻璃幕场、180度海景的会议前厅;和可以容纳4300人进行大型会议的大礼堂.

会展2期向海一面对开为金紫荆广场,放有象徵香港主权移交的金紫荆雕像,亦是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的地方.

第三期:
为了配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12月底的引言指出,香港是中国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因此,在2007年1月,政府开始建议规划第三期的工程,由於选址一定跟会展第一、二期有关连的关系,所以预料第三期的选址会是现时湾仔巴士总站,并预计2015年之前可以落成启用.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官方网页
www.hkcec.com.hk/chinese/front/front.php

金紫荆广场:
金紫荆广场位於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的东北部,临近维多利亚港,是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设立。金紫荆广场是不少中国大陆游客到香港旅游时必到的旅游景点.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并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央政府把一座金紫荆铜雕送赠香港,并安放在当时新落成的会议展览中心新翼,面对海港的广场上。雕塑的正式名称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寓意香港永远繁荣昌盛,在1997年7月1日早上由当时的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主持揭幕仪式.

金紫荆铜雕有6米高,在设计方面,金色的紫荆花座落在圆形暖红色花岗石的基座上,基座的形状以城墙作为设计,城墙代表中国的万里长城象徵祖国,基座的形状呈下方上圆,寓意九州方圆。而紫荆花则代表香港,整个设计象徵香港座落於中国疆土之内,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

升旗仪式:
金紫荆广场每日早上8时举行升旗仪式,晚上6时正则进行降旗仪式。在一般日子,升旗仪式由5名穿著工作服的警务人员进行,届时现场将有扩音系统播放国歌;降旗仪式则不会播放国歌.

2002年4月1日起,每月1号、11号及21号上午8时正,穿著礼服的警务人员,包括10名枪队成员、升旗手及警察乐队(包括警察银乐队及警察风笛队)将进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完成后,乐队将进行约十分钟的乐曲演奏.

在特区成立纪念日(7月1日)及国庆日(10月1日),香港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行政立法两会议员、驻港使节、社会贤达等会出席升旗仪式。升旗仪式除了穿著礼服的警务人员及警察乐队外,由香港消防处、香港入境处、香港海关、香港惩教署等纪律部队组成的仪仗队亦参与仪式,并由中学合唱团领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2003年7月1日加入)。当国旗与区旗在空中飘扬后,通常会安排两艘来自消防处的灭火轮作喷水表演;系著国旗与区旗的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方阵,将由西向东低飞越过会场上空,警察乐队并同时演奏《回归颂》作结.

2006年5月4日,金紫荆广场的升旗仪式首次由9个青少年制服团体执行,由香港少年领袖团、香港航空青年团及香港童军总会担当升旗手,香港步操管乐协会担任奏乐,其余团体(包括香港海事青年团、香港圣约翰救伤队、香港女童军总会、香港交通安全队、香港红十字会、香港基督少年军、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则担任护旗及仪杖队。为了配合全港学校的直播,仪式延至早上8时30分进行.

金紫荆广场图片
www.bjkp.gov.cn/bjkpzc/wdxc/47187.shtml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简称回归纪念碑,是香港一座纪念香港主权移交的纪念碑,座落於香港岛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的西北面。纪念碑於1999年7月设立,以庆祝主权移交两周年。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高20米、宽1.6米,由基座、柱身和柱顶三个部份组成。基座和柱身是用花岗岩建造,而柱顶则以铜铸成。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组成,代表由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当中有6个有光环的石环,代表香港历史上重要的年份,包括:1842年割让香港岛、1860年割让九龙、1982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会谈、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0年颁布香港基本法及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环到2047年才终止,代表香港「50年不变」。碑顶设置了强力射灯,於晚间发射光柱到空中,象徵香港能够继续繁荣。此外,碑上刻有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笔题词.

香港政府拟在添马舰的新政府总部落成后,将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迁到总部前的广场永久摆放.

香港太空馆:
香港太空馆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博物馆之一,占地8千平方米,於1977年7月16日动工兴建,并於1980年10月7日开幕。太空馆不时举行各类型的天文展览及讲座,亦开放予学校,团体及公众参观。它拥有一个蛋形外壳建筑。太空馆逢星期二休馆.

历史: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引起不少香港人对天文的关注。香港政府亦曾於1961年建议在维多利亚公园兴建天文馆,然而最后却不了了之。直到1974年,天文馆的计划被香港市政局旧事重提,选址旧尖沙咀火车站附近的海旁,耗资6000万港元。由於香港的气象部门香港天文台已使用了「天文」一词,为免引起混淆,故香港天文馆最后落实称为「香港太空馆」。香港业余天文学家廖庆齐先生是太空馆的创馆馆长.

1980年开幕的香港太空馆,成为全球首座电脑化的天文馆。太空馆天象厅内的电脑化星象仪,能够透过光学原理模拟实际星空环境,将8,000颗恒星投射到天象厅的半球体萤幕。2004年,民政事务局为答谢何鸿燊捐助2,000万港元弘民基金,决定将辖下的太空馆天象厅命名为何鸿燊天象厅,为期15年。根据2005年资料,香港太空馆每年平均约有70万参观人次.

设施:
(天文展览厅)(天象厅)(演讲厅)(天文书店)

天象厅:
香港太空馆的天象厅位於蛋形建筑内,为馆内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全球最大的天象厅之一,东半球第一座全天域电影放映设备,亦是世界上第一座拥有全自动天象节目控制系统的天文博物馆,於2004年命名为何鸿燊天象厅,为期15年。大部分的节目以粤语旁述,部分场次则以英语旁述。观众可以使用天象厅内的耳机,选择粤语、英语、普通话或日语旁述.

1995年天象厅安装影片与厅内观众互动系统,其系统通过观众投票而选举影片的发展.

座位:三百一十五个

银幕直径:廿三米

放映设备:可自动调节伸缩升降的蔡司VI A型星象仪

位置:
香港太空馆位於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旁边是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艺术馆.

香港太空馆官方网站:
http://sc.lcsd.gov.hk/gb/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


参考资料:
地道香港人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