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点击 60回答 2 2019-05-23 14:31

电商冲击 百货业该有哪些应对方法?

已解决 悬赏分:40 - 解决时间 2019-05-23 14:43
反对 举报 收藏
最佳答案
  • 匿名
支持 反对 举报 2019-05-23 14:31

展开全部


“一线城市,主流用户受价格吸引在向线上转移,而在二三线城市,大量的用户选择在线购买就不仅是缘于便宜,而是网上丰富的资源有更多消费选择。”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不能眼睁睁看着用户被电商拉走几乎是所有传统零售商的共识,除了最直接的打折促销,自己开发电商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1.错时促销
  电商的大促销使得不少百货公司受到了冲击,客流量与销售额双双下滑。不过,传统百货如果在“11·11”开展促销,单从价格上来看,是很难拼过没有物流和进场费等各种压力的电商渠道。因此,如何抵御电商的冲击,各大传统百货使出了浑身解数,以不同方式进行促销活动。11月份是传统淡季,以前很少有商场以此为由大搞促销。如今电商的"双11"火了也带动了实体店,是个好苗头。

2.加快发展电商平台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其中,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供应链,包括入口端、物流端、技术平台以及采购体系。供应链最终还是落实在采购体系里,因此供应链的强度决定了各电商的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传统零售渠道有四个特点,即碎片化、区域性、供应链弱和品牌弱化。我国区域比较大,强势品牌非常少,普遍的认同度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品牌型的电商很难建立起大型B2C (Business-to-Customer),所以,大部分品牌商品都适合在大平台上运作。大开放平台作为一个整合方,能够整合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渠道,也就带来更多的机会。   3.线上线下联手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于传统百货、超市等零售业的冲击仍在持续,消费者会有渠道分流,而线上线下价格体系尚未形成稳定格局,左右手互搏的问题很难短期解决。
  在许多人眼里,万达通过O2O进军电子商务似乎是购物中心业态感觉自己已经受到电商的严重威胁,希望借此与电商分庭抗礼,通过该方式获得竞争优势。但这也是O2O得已真正更高效率,更低转换成本实现的技术基础,对于购物中心来说,仅有的休闲娱乐进军电商实现O2O,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拥有实体的团购网站。
  对于销售过千亿的万达集团来说,这个商业模式显得似乎太小。万达在电商正在的图谋是一年在线下可以做几百亿,在线上可以做几千上万亿规模的百货业态,通过整合服务类产品(餐饮、院线、健身、酒店、旅游等)获得大量的人流之后,通过电商的更系统的体验更全面的整合方式,使得旗下的万达百货能够借助电商快速发展,并且形成更高的消费频次和用户粘性成为O2O电商真正的战略重点。
  对于电商和百货业来说,通过各种实践或者自己的优势逼迫线下零售业就范,成为电商企业自身在O2O发展过程中的线下服务体,通过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线上规模优势和运营、管理成本优势不断吸引其内的品牌商家更多向电商企业分配资源,成为电商企业O2O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是通过电商平台发展起来之后为了获得立体体验和更大规模返回线下开店形成O2O内闭环的品牌商家,在这个进程中也为电商企业这一战略布局起到非常关键的示范作用。

4.将实体店作为网上商城配套
随着网上购物日渐普及,传统零售商正在失去更多份额,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实体店参观商品,然后到电商那里下订单。美国的一些大型零售商,则是将自己的实体店,转型成为自家网络零售的配套设施。现在,沃尔玛、梅西百货、百思买、希尔斯百货等零售商,纷纷在实体店内增设自家网络购物退换货中心、实体店收货点、网购支付中心,甚至是网络客户服务中心,从而攻击纯网络零售商的软肋。   5.“超百货”业态
  实体门店、目录邮购(包括电话订购)和网上商城三位一体,这种多渠道的复合经营是目前国外比较风行的零售方式。目前国内市场仍以传统商业唱主角,各种零售业态存在分割现象。“超百货“业态可以有效整合三大渠道的优势,达到1+1大于2的效果,特别是融入了实体店环节后,更加符合国内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匿名
支持 反对 举报 2106-02-07 14:28
眼下百货业的形势与宏观经济相关,但更主要还是受到网商冲击。网商经销品牌商品,未必拼得过品牌店,品牌店的售前售后支持优势是网商无法比拟的。 网商的优势是容量大,商品品类多,消费者选择范围大,性能和价格比较起来方便,可以找到很多冷门商品,而这本来是百货业的优势,因此百货业受到网商的冲击远大于品牌专营店,但应对的策略却不明朗。 前两年大型百货商店接二连三地开通网上交易,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若对网商的性质有清醒认识,这段弯路完全可以不走。网商的威力不在于成交一次两次,而是让消费者网购“成瘾”。单一品牌的网商前景不佳,因为人们不会为单一品牌反复交易,成功的网商至少要覆盖一个行业。 百货业跟网下的商店比起来算是“体量庞大”,但在网上却丝毫没有优势,门店资源和管理模式反而成为其网上开店的包袱,不能尽显平台作用。 百货业不该误以为网商只是掌握了一种新技术,而应该视亚马逊、当当之类的网商为“超大型百货商店”,如同家乐福、沃尔玛。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