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背景
巴都希贾乌(Batu Hijau)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省的松巴哇岛西南部,是一个产在近代岛弧环境的世界级斑岩型铜金矿床。
该矿床的铜金矿化产在英云闪长岩质侵入杂岩及闪长岩和变火山岩围岩中。矿体呈柱状至锥状,垂向延伸大于650m。高品位矿化与显示弥漫性次生黑云母蚀变及石英-硫化物和(或)磁铁矿脉的英云闪长岩岩株有关(图8-13)。核部的钾蚀变带往外渐变为广泛的绿磐岩化,叠覆有广泛分布的受裂隙控制的绢云母-绿泥石蚀变和少量绢云母钠长石蚀变。绢云母-高岭石和高岭石-明矾石-叶蜡石组合产在近地表部分。在英云闪长岩岩株中心有些蚀变少、矿化少的岩墙(也是英云闪长质)侵入。氧化作用延深5~85m,但次生富集作用较微弱。
该矿床矿石储量为3.34亿t,铜平均品位0.8%,金0.7×10-6(即含铜约270万t,金约240t);原地资源量共约8.2亿t,铜品位为0.454%,金约0.48×10-6(即含铜约372万t,金约390t)。据最近资料,该矿床有铜453.6万t,金392t,银778t。
2.勘查与发现
在过去,该区未被认为是斑岩型铜矿成矿区,因此,美国纽蒙特公司最初在该区试图寻找低温热液金矿床。这一工作合同最初涉及的地区包括龙目岛大部分地区和松巴哇岛西部,后缩小至该区南部的一些区块。这一发现是该公司在努沙登加拉项目中进行系统勘查的结果。
1987年,美国纽蒙特公司在松巴哇岛进行踏勘性河流沉积物取样计划。最初的覆盖面积为11271km2,大约在900个采样点上采集了3804个样品,在36组水系沉积物中发现异常。首先发现漂砾(蚀变闪长岩)中的浸染状含铜硫化物,同时进行的取样计划在流经巴都希贾乌地区的一条河流采样,得出一个高达15.3×10-9金(大样堆浸金)和135×10-6铜(-80目样品)的较广泛的金铜异常(图8-14)。1989年,公司取得了包括源区在内的土地使用权,在巴都希贾乌周围5km2范围内,通过跟踪检查取样,发现河流粉砂样中169×10-9金和580×10-6铜的异常(距后来发现的矿床1km)。当时调查还是集中在斑岩系统边缘的金矿化。但1989年在支流踏勘性跟踪检查时,也发现弱的铜矿化露头和矿化明显的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漂砾(铜高达6.8%,金0.28×10-6)。1990年5月,在沿小河进行路线穿插时,发现巴都希贾乌地段有明显的铜矿化,出露的范围大,植被稀少。这样,就在1990年上半年认识到了斑岩型矿床的远景。
图8-13 巴都希贾乌矿床横剖面图
(引自S.J.Meldrum等,1994)
在1990年中、后期,在巴都希贾乌地区进行了地表岩石蚀变填图和螺旋钻基岩地球化学取样,圈出了>0.1%铜的面积0.6×1.2km2。后用629个随意定向的5m长的探坑(间距约30m)进行了刻槽取样,圈出>0.3%铜和>0.2×10-6金的面积900×300m2,并且发现有>30×10-6钼的环形带围绕铜金异常。
图8-14 巴都希贾乌远景区内-80目泥沙样的Cu和Au(BLEG法)的含量
(引自S.J.Meldrum等,1994)
后来基岩的取样扩展到勘探区的其他地方,仅在几个小区域内发现微弱的金异常,它们分别位于艾默拉、东北部地区、上卡塔拉和东南部地区,同时也肯定了“金岭”地区的金异常,但没有识别出任何有经济价值的地段。
1991年5月开始进行金刚石钻探,打到了铜金矿石。第一年完成钻探进尺1.1万m(22孔),至1993年7月完成3.7万m(50孔)。以后仍在继续勘查,也包括进行较详细的地表调查,该区外围也在普查中。
3.小结
世界级巴都希贾乌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发现,踏勘性的河流沉积物取样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大范围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圈出了金铜异常,在此基础上,地表岩石的蚀变填图和基岩地球化学取样进一步明确了异常的范围,从而使金刚石钻探顺利地打到了铜金矿石。因此,区域化探方法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可有效地筛选出找矿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