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劳斯莱斯用一台纯电车型,彻底重塑了超豪华汽车的标杆——
闪灵 Black Badge 以 659 马力和 1075N·m 的数据登顶品牌动力榜单,成为劳斯劳斯 119 年历史中最强悍的量产车型。
作为劳斯莱斯的首款纯电车型,闪灵此前已经成功验证了电机与超豪华之间的兼容性。现如今,新发布的闪灵 Black Badge,则以需求为先的创新思路,进一步改写了传统超豪华汽车的开发逻辑。
劳斯莱斯的「终极电车」
闪灵 Black Badge 的双电机系统经过了全方位的升级优化,功率从 577 马力跃升至 659 马力,扭矩则从 900N·m 飙升至 1075N·m。这一数据甚至超越了搭载 V12 发动机的 Black Badge 古斯特,后者最大输出为 600 马力和 900N·m。
实现这一性能突破的关键,在于两大创新亮点:
其一是「无限模式」。按下方向盘上的 ∞ 按钮后,系统便会瞬间解除功率限制,与此同时,仪表盘也会同步切换为动态主题,以此致敬二战时期 Rolls-Royce Merlin 航空发动机的增压技术。
其二是品牌首个弹射起步功能「激扬模式」。只需同时深踩刹车踏板与油门踏板,待仪表盘发出相应提示后松开制动踏板,车辆便能在短短 4.3 秒内完成零百加速,相较于标准版快了 0.2 秒。
代价是续航里程的轻微妥协。闪灵 Black Badge 沿用了标准版的 102kWh 电池组,配备 22 英寸轮毂的版本 EPA 续航为 266 英里(428 公里),若选装 23 英寸锻造轮毂,EPA 续航里程则会降至 251 英里(404 公里)。
动力水平实现跨越提升,操控性能自然也要与之匹配。在劳斯莱斯看来,底盘调校的奥秘深藏于用户的驾驶习惯之中。
通过对全球数百名闪灵车主的行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劳斯莱斯的工程师们察觉到,他们的用户群体更偏爱短时间内的强劲动力爆发,而非长时间的持续激烈驾驶。
这一关键发现直接催生了两项重要的升级举措:一是增加转向系统阻尼,提升过弯精准度;而是优化减震器阻尼,在有效减少车辆俯仰顿挫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弯道中的反馈以及车身稳定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顶级客户甚至提前参与了闪灵 Black Badge 的实车测试,为劳斯莱斯积累了宝贵的数据,用以验证瞬时扭矩输出与驾驶习惯的匹配度。
在过往的 Black Badge 车型之中,驾驶体验无疑是重点打磨与提升的关键部分,而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豪华氛围的营造,同样是劳斯莱斯倾心钻研的核心所在。
于闪灵 Black Badge 之上,劳斯莱斯凭借精妙绝伦的工艺,淋漓尽致地诠释了 Black Badge 的暗黑基因。
全新 Vapour Violet(中文雅称为「迷雾紫」)车漆在深紫色基底中融入了蓝绿渐变,其灵感源自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风靡一时的霓虹俱乐部文化,23 英寸锻造轮毂历经长达 72 小时的手工抛光工序,可依据客户喜好选择双色或全黑涂装风格;帕特农格栅、欢庆女神立标等 23 处镀铬件,均改为深色处理,尽显神秘与庄重。
最为繁复精细的细节当属车身下部 1/3 位置新增的「Waft coachline」悬浮轮廓线设计,在暗光环境下,能够营造出极具层次感的立体视觉效果。
闪灵 Black Badge 内饰革新,着重聚焦于科技元素与精湛工艺的融合。仪表台巧妙嵌入了 5500 颗微型 LED,构成抽象化的欢庆女神图案与 ∞ 符号,饰板本身则是由碳纤维与金属丝交织而来,随后经过 6 层上漆与抛光,最终呈现出镜面效果。
位于中间的数字仪表具备 5 种不同的主题模式可供切换,与之相呼应的色彩方案还会同步延伸至发光格栅背板以及迎宾踏板,全方位营造出一个沉浸式的光影环境。
至于价格,闪灵 Black Badge 的起售价为 49 万美元,相较于标准版高出了 6.7 万美元,却依然供不应求,就连那些提前给到用户的测试车,也都在正式发布前被一抢而空。
先别嫌它贵,这只是起售价,别忘了,劳斯莱斯最擅长的就是定制——闪灵的定制价格之高,在劳斯莱斯全系车型中仅次于幻影系列,光是车轮组件的选装价超过了 3.5 万美元,完全定制车漆则需要额外支付 8-12 万美元的费用。
电动时代的顶级玩家
在大多数电动车用户仍被续航里程的焦虑所困扰时,闪灵车主们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定义「电动生活」。
根据劳斯莱斯公布的用户数据,这群平均拥有 7 台车的顶级用户,通常将闪灵视作专属的「驾驶机器」,而非单纯的日常代步工具,在多达 75% 的行程中,副驾驶座位都空无一人。他们的年均里程在 4000 英里(约 6437 公里)左右——与魅影、曜影等燃油时代双门车型的年均里程不相上下。
不可否认,相较于其他纯电动车型,闪灵的续航里程优势并不明显。然而,劳斯莱斯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闪灵车主的充电行为中,有 90% 都是在自家车库里完成的。对于那些配备家用充电桩的豪宅来说,这也许只是管家日常维护清单中的例行事项。
或许,闪灵车主从来都无需担心续航问题。
在迪拜,有一位车主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驾驶闪灵行驶里程便超过了 8000 英里(约合 12875 公里);英国一位知名企业家,每月多次驾驶闪灵往返于萨福克郡与劳斯莱斯的古德伍德工厂之间,行程达 300 英里。最极致的案例来自斯洛伐克,一位用户经常会在一天内驾驶 250 英里往返布拉格,半年内里程表就已突破 6000 英里。
地形特征也在影响闪灵用户的用车方式。
一位来自瑞士格施塔德的闪灵用户,因深深痴迷于闪灵在阿尔卑斯山道上的卓越操控表现,特意额外订购了第二台闪灵,将其安置在摩纳哥。闲暇之余,他便会驾驶着它,在法国蔚蓝海岸那条滨海公路上尽情兜风,享受驾驶的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从芒通到尼斯的蜿蜒路线,正是劳斯莱斯工程师进行「生活方式分析测试」的核心路段之一,他们正是通过收集此类真实场景数据,来优化悬挂系统对连续弯道的响应速度,使 5.4 米长的车身在山路中展现出意料之外的敏捷。
在闪灵 Black Badge 上,劳斯莱斯将「用户共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些在路上飞驰的测试车辆,本质上是由客户驾驶行为构成的动态实验室。这不仅实现了产品层面的优化升级,更在品牌与客户之间构建起了一种深度的情感连接与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