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亿邦智库:新形势需要新一轮跨境电商综试区

更新时间:1

【亿邦原创】日前,国务院批准了新一轮1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算上本轮由于区域合并,撤销海口、三亚、阿拉山口三市综试区。至此,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已达177个。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跨境电商综试区,它们将对跨境电商产业带来什么,亿邦智库从产业研究角度做如下研究分析:

一、跨境电商门槛大幅降低,更多产业带有机会跟上

更多产业带面对更多国家快速增长的电商消费市场,形成了多对多的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态势,更多产业带有机会跟上跨境电商市场红利。

首先,“跨境电商+产业带”作为政策概念首次出现在‌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标志着这一模式正式进入国家政策体系。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达到603万家,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35%;根据统计口径宽窄不同,中国产业带数量大致在281-1100个之间,大量制造业企业分布其中,产能优势明显。按照海关总署重点商品统计口径,2024年我国以省域为单位测算货物出口规模超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共有35个,合计出口6.3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量的24.96%。仅仅三年时间,政策部署与市场创新在“跨境电商+产业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合力效应,大幅度降低了产业带出海门槛,让更多城市更多产业带有了机会。特别是在发展多年的B2C、C2C和B2B跨境电商模式之外,或叠加,或独立创新,出现了产业带五大新出海模式。一是全托管半托管模式,突破了产业带企业流量难题。二是DTB模式突破了产业带企业成为海外政企机构供应商的资质难题。三是内外贸一盘货突破了产品难题。四是海外仓以仓带链突破了本地化难题。五是集群品牌、供应链品牌及品牌收购,突破了产业带企业品牌出海难题。

多元化出海路径加速形成,让全国各地的产业带企业都有了依托跨境电商出海的机会,这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的关键市场基础。

同时,eMarketer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球电商市场保持年均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以2024年为例,全球电商收入增长8.8%,而同期全球零售额仅增长4.9%,两者增速差接近2倍。根据eMarketer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比例有望提升至23%。另外,“一带一路”国家电商市场呈现出更快速发展态势,2024年“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美元,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多个国家电商增速超过15%。

更多产业带面对更多国家快速增长的电商消费市场,形成了多对多的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态势,更多产业带有机会跟上跨境电商市场红利。

二、模式业态再升级,需要更多城市构建综合发展环境

新模式和新业态的进一步升级,必然对产业发展政策、关检汇税便利化措施、国际规则交流合作提出新的需求。都需要地方政府予以规划和协调,综合协调商务、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管理、市场监管、区县,甚至人社、外办等多部门多行政区域参与,创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供更好的产业公共服务和规范发展环境。更多城市可以通过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建立政策协调推进机制。

供应链网络化。关税战将全球贸易拉入高度不确定的波动周期,企业必然通过“多中心布局”分散风险,生产环节,中国产业带与东盟、中东欧以及北美洲南部、南美生产基地联动,形成“中国研发+区域制造”模式。仓配环节,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其中专注于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超过1800个,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产品品牌化。品牌化是跨境电商“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必然跨越。依托跨境电商发力的全球化品牌,正在奋力推动中国企业从生产加工者价值升级为产供链价值链创造者。海外仓平台化。海外仓从单一仓储功能向“仓+配+服务”,全链路整合转型,覆盖清关、质检、售后等十多项增值服务。在大宗商品及工业品、大件商品领域,已经出现“以仓带链”的新商业模式。根据亿邦智库《2024跨境供应链洞察报告》调研数据显示,51.5%的出海商家基于海外仓开展本土化服务。海外仓平台化已从“基础设施”升级为“供应链中枢”,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推动跨境电商从“单点物流优化”转向“全球供应链网络重构”。

新模式和新业态的进一步升级,必然对产业发展政策、关检汇税便利化措施、国际规则交流合作提出新的需求。都需要地方政府予以规划和协调,综合协调商务、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管理、市场监管、区县,甚至人社、外办等多部门多行政区域参与,创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供更好的产业公共服务和规范发展环境。更多城市可以通过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建立政策协调推进机制。

三、区域特色进一步释放,有望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局面

扩容使得更多城市可依托本地特色参与全球贸易,发挥边贸优势。本轮新设立综试区包括海南全岛和秦皇岛市、保定市、二连浩特市、丹东市、滁州市、三明市、开封市、新乡市、鄂州市、邵阳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广安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15个城市(地区)。进一步补充强化了面向东北亚,越南、中亚等区域的沿边城市综试区。边贸城市具有更加丰富的仓储物流通关模式。本次海南全岛作为全国首个省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依托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政策优势(2025年12月31日实施),率先实现“零关税、简税制”制度框架,叠加直连香港、东南亚的国际海缆登陆站和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海南综试区在发展全球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进出口消费都具备较大想象空间。

跨境电商在我国境内已趋向形成多区域分工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体系。原材料、中间品、产成品、设计资源、运营资源、技术资源、仓储物流资源、交易平台等在多个城市间动态协同。更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统一性。更多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试验区,也有利于城市之间相互借鉴,在竞争合作中,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与营商环境。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