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石油化工
天然气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价改市场化提速
2024-11-29 10:11:571026

  虽然普通消费者对天然气价格的变动还不敏感,但非居民用天然气的市场化价格正加速形成。国家级现货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通过交易中心公开交易的天然气预计将超过250亿立方米,约占国内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1%。

天然气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价改市场化提速

  天然气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随着北方城市供暖季的到来,国内天然气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而到港口之后的接收站目前配比不够,更加剧了LNG的供需矛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来临,国内天然气价格上调或不可避免。

  据2017-2022年天然气设备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西安市近期已经出现天然气短缺现象。因为天然气短缺,西安已经出现了某小区供暖中断的情况。

  卓创资讯分析师国建认为:“2017年是我国天然气由冷转热的转折之年,随着冬季供暖期的来临,天然气供应压力更加严峻。”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9月天然气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分别为1088亿、644亿、1677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8%、26.5%、18.44%。根据供需预测,今年供暖季(11月15日~3月15日)天然气供应总缺口为105亿方,比去年增加17亿方,同比增加20%。

  国建说,各方在多举措保证天然气供应的同时,也采用价格杠杆来调整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在此之前,中石油公布年内冬季保供期天然气价格定价新机制,引入基量、增量概念,同时规定,基量部分天然气价格上浮10%,增量部分非居民用天然气通过交易中心交易获得,定价依靠市场决定。

  自10月以来,湖北、河南等地方政府已在国庆节前后分别宣布今冬明春天然气“保民用、限工业”的措施。不久前,北京市发改委也公布,将在采暖季期间上调北京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价改市场化提速

  截至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一年,从成立初期的150亿立方米到一年后的25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市场化机制配置的规模越来越大。

  事实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市场化价格改革探索的产物,旨在通过集聚上下游企业的公开竞争交易,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公信力的市场化供求价格。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付少华表示,按照“先气后油,先现货后中远期,先国内后国际”的规划,交易中心正在逐步落实国家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政策举措。

  目前在天然气领域,交易中心推出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挂牌和竞价交易,并进行了管道气的竞价交易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天然气上下游踊跃“拥抱”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截至2017年10月底,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累计发展了会员近1500家,同比增加近3倍。

  庞大的上下游交易用户奠定了交易活跃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1日,通过交易中心的天然气单边交易量接近200亿立方米,2017年全年成交量预计突破2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

  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然气竞价交易的活跃基本成常态,比如9月份交易中心曾举行21次管道气的竞价交易试点,参与竞价交易的上下游厂商超过1000多家,每笔挂单竞价次数都超过百次,最多的接近500次竞价才最终成交。

  激烈的竞争和活跃的交易,使公开交易出的价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企业而言,市场化的交易除了可以快速了解市场及预期外,还对企业的未来经营提供一定指引。”业内人士说。

  除了线上交易,付少华也表示,根据天然气市场的特点,交易中心利用平台优势,陆续上线价格指数相关产品,包括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中国华南LNG交易价格指数、中国汽柴油批发价格指数,下一步将推出PNG价格指数,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择机推出成品油等新产品的交易。

  • 举报
关闭
同类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