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林牧渔
2003年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计监测评析
2024-11-26 17:50:1128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五”以来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针对农产品质量低、农民增收难、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困扰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在以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生产为基本任务的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中,要通过区域化发展、产业化带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外向型农业等措施提升全省农业整体竞争力,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增收增效思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新突破。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省委六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重大战略”。目前“十五”计划已进入攻坚阶段,三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症结,出路何在,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运用《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年全省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针对其制约因素和今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全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新阶段实现新的突破。

  “十五”以来,各级政府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路坚定明确,举措得力,方法灵活多样,调整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动力增强、结构趋优、特色显现、效益提高。

  ――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劲。2003年,全省产业化经营总量达1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4.1%,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龙头企业发展到706家,比2000年增加235家。全省产业化农户参与度为42.8%,参与农民增收比率为33.9%,分别比2000年提高6.8个和5.2个百分点。

  ――科技带动力明显提升。2003年是全国农业科技年,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科技含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带动活动在全省展开。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为50.0%,比20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为96%,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3.1%,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1年提高到7.3年。

  ――产业构成优化,支柱产业贡献增大。2003年,全省林牧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7.0%,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333.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68.1%,比2000年提高4.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逐年加大,由2000年的59.8%提高到2003年的80.8%。

  ――种植业结构全面优化趋向显著。一是粮食生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所调减,但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优质专用粮食和特色品种发展较快。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仍持续了199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但粮食平均亩产比2000年增长9.0%,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面积达到1225万亩和1250万亩,比2000年分别增长3.8倍和5.0倍。二是高产高效的棉花、油料、蔬菜和饲草、花卉等经饲作物和种植新品种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棉花产量大幅增长,比2000年增长73.9%,油料、蔬菜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种植业重点发展的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达到1602.8万亩,比2000年扩大304万亩,蔬菜产量和单产水平分别比2000年增长32.5%和17.7%。其中设施菜面积达到650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专业生产区达到了900余万亩。食用菌、芦笋、花卉、油葵、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已接近200万亩。

  ――畜牧产业实力提升,畜禽改良迅速推进。作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产业,2003年牧业实现产值820.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1.9%,比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肉蛋奶产量突破历史新高,比例由2000年的4.5:3.7:1调整为2003年的2.4:2:1。生猪生产比重下降,草食畜禽产值比重由2000年15.1%上升为31.3%。优质猪出栏比重达到45%,比2000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显现。全省初步形成一批区域布局合理、效益较高的特色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带。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基本形成了京山沿线、太行山山前平原优质小麦集中种植区和京山、京广沿线优质玉米种植区,种植面积均已超过全省小麦和玉米播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石家庄、唐山、保定为代表的环京津、环省会两大奶牛优势产区牛奶产量已占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二。集中于秦唐沧沿海地带及水库周边地区水产品产量已占全省产量近80%。

  ――特色产业快速跃进。2003年,全省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到165个,比2000年增加32个;实现销售额841.2亿元,增长51.6%,年均增长14.9%。销售额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也由2000年36%上升为43%,提高了7个百分点。其中蔬菜、禽蛋、生猪产业年销售额位居种养业前三位。

  ――特产之乡生机勃发。出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多县一品”种植养殖和加工生产基地,全省特产之乡已由88个发展到116个,其特色产业产值近200亿元。

  ――结构调整带动收入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重要途径。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3元,比上年增长6.3%,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收入水平和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业和牧业人均收入增速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3.7%。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2003年农业投入产出率为127.4元/人,劳动生产率为6404.7元/人,耕地产出率为1220.2元/亩,分别比2000年增长11.8%、29.4%和43.6%,其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8%、9.0%和12.8%。

  上述成效是在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但是,一些长期困扰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已开始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调整举措站位不高,结构调整效益最大化受到限制。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雷同性,一些地方不能因地制宜,制定调整规划缺乏战略眼光,就种植调种植业、就养殖调养殖业,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等同于减少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或者不从全局长远考虑产品适应性和市场机制,跟风效应明显,造成生产和产品结构趋同,农民群体收益损失,资源浪费,以致农户无论种什么,总是增产不增收。我省是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已连续五年下降,其中也存在个别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调整战略性不足,误导农民的因素。

  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消费升级和扩大出口难以满足。近年来因农产品质量导致的人畜中毒事件和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薄弱,标准体系建设不统一,加之我省农产品精深产品缺乏,初级产品居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屡遭壁垒,国际竞争力不强。2003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为5.3亿美元,仅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8.9%,不足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和山东省的10%,且其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我省主要农产品中的肉、蛋、奶、菜、果产量虽均居全国前三位,但其出口量均不足产量的1%。2003年全省农业外向度仅为4%,仍与2000年水平一样,还处于初级水平,较低的外向程度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第三,从业结构滞后于产出结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2003年全省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8.2%,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5.0%。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产出效益相对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从业人员结构与产出结构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偏离度虽由上年的35%下降为33.1%,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由于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很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之一。

  第四,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受自然、市场等因素影响大,稳定性差,比较效益低,而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举步维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狭窄,更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从1998年开始,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状态,近5年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有两个年份只增长1.5%。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3%的增速虽然是近年来最好水平,但其收入总水平仅为浙江省的53%、江苏省的67%、山东省的91%,且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也不高,只为37.6%,与上述江苏等发达省份50%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28:1扩大到2.54:1,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39.4%。

  第五,基础建设任务艰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容乐观。全省水资源严重短缺、连年干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虽然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力度逐年加大,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弱质水平。2003年农业节水灌溉率为52.4%,稳产高产田比重57.1%,虽分别比2000年提高8.2个和4.1个百分点,但略高于50%的水平仍显偏低。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为50.4%,仅比200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草场面积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作为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条件,全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监测结果:根据年度监测显示,在农业结构调整监测评价体系所设置的27个指标中,有10个处于高级区间,11个处于次高级区间,9个处于初级区间,与2002年相比,有2个初级区间指标进入了次高级区间,有1个次高级区间指标进入了高级区间。综合评价得分为67.2分,比2002年提高5.4分,处于结构调整次高级阶段,其中结构效益分值上升最多,比2002年提高4.3分,但仍处于初级区间。

  总体判断:2003年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效益明显增长,总体进程已由次高级的初始阶段向其中部阶段挺进,但结构效益仍显低下,在新阶段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中要特别强调注重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增效增收思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突破。

  以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为基本任务的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要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科学发展,通过区域化发展、产业化带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外向型农业提升我省农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新突破,为此,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新调整思路,力争做好以下“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制定调整规划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市场规律和本地实际。改变简单行政命令方式,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真正尊重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和流通服务组织,拓宽销售渠道,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把农民和市场拉近,激活农副产品流通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流通理念、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我省是粮食主产区,种粮具有比较优势,促农增收重点也是帮助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要从各种惠农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力度上调动起种粮农民积极性,特别要从挖掘农业和粮食生产自身潜力入手,从提高效益上入手。创造条件,创新思路,调优结构、提高品质、突出特色,让种粮农民也能从结构调整中真正受益。

  第二,坚持发挥区位特色优势。根据《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利用本区域优势经济,加快区域优势特色产区建设,发展当地最适宜的生产门类,发展各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的专业生产带。特别是我省的种植业和优质粮食特色产区,要以中央一号文件和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财力、人力、科技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加强优质、专用品种的开发推广工作,扩大优质粮田比例,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使广大种粮农民感到种粮有利可图,种粮也能脱贫致富。不断延长种植业产业链条,促进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第三,坚持农业产业化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着重从实现规模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重点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着手,坚持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不仅使产业化成为提升我省农产品整体水平的有效平台,也成为真正植根于千家万户,成为农民与市场紧密联结起来的坚实纽带,为更多农民带来更多的长期收益。

  第四,坚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切实重视起由于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生产数量,农业投入品使用混乱,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不能保证人们健康和安全要求的现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依法开展质量检测,深入开展规范农资市场和产品打假工作。加快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对所需生态环境标准进行改造、整治和污染控制。对农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鼓励、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质量制约和追溯机制。使我省真正有一大批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走出田间,闯进市场。

  第五,坚持实施外向型农业。在农业发展上要注重信息和技术交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优良品种,努力吸引外资,在加快农业质量标准和检疫监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农产品在省外、国外的认证范围,改善农产品检验检疫及通关工作,努力为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建立统一、规范和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外贸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行会组织,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使我省农产品在不断满足省内消费的同时,能更多地活跃于外省、走出国门,提升我省农业整体竞争力。

  • 举报
关闭
同类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