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记者在成都走访发现,在成都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塑料袋已经成了标配,包括明令禁止生产、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都很普遍。双桥子一位卖菜的商贩告诉记者,仅他一个菜摊,每天用出去的塑料袋都有近千个,“来卖菜的市民,一次提四五个塑料袋再正常不过了。”
此外,记者展开的一项小调查显示,不知道“限塑令”的市民多达六成,“都不知道实施已经九年了,更不用说分不分得清哪些塑料袋禁止使用了”。
10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发文称,9年前的6月1日,是“限塑令”实施的日子。这份“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然而9年过去了,“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甚至让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还有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付款时扫码关注,就能免费得“袋”。
该文章指出,“限塑令”落空的背后,是白色污染卷土重来。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而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很多超薄塑料袋既没有质量安全标识,也没有可降解标识,若被随意丢弃或不经处理进行填埋,可能200年也无法降解,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质和水体造成极大危害。
11日, 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几个大中型超市,塑料袋在超市使用率十分高。在总府路的一家大型商超内,记者在超市出口观察发现,10分钟内,3个开放收银通道共有7位顾客前来购物付款,其中5人都购买了塑料袋。而在成华区荆竹中路一家超市超市内,10分钟内,共有18位顾客结账,其中13位购买了有偿塑料袋。
记者发现,使用塑料袋的人群基本集中在50岁以下的青年和中年顾客,自带布袋的顾客集中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需要付费的塑料袋大致分为三种,小号2角,中号3角,大号角毛,“这个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回家后还能装垃圾”,顾客张女士说。
在成华区双桥子一家农贸市场,记者发现,限购令明确限制的塑料袋使用非常普遍,前来买菜的市民每挑选一种菜品,商贩都会递上塑料袋,“不提供塑料袋,谁买你家菜啊?”一位商贩告诉记者,在菜市场,塑料袋是标配,快用完的时候,卖家会骑电动车送过来。“每天我至少要用近千个塑料袋。”该摊贩说,一个市民来买一次菜,一般都要用四五个。
在走访过程中,两路记者还分别就“限塑令”进行了一项小调查。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共有50人接受了小调查。
当被问到“知不知道限塑令”时,共有32人称从未听说过,18人称从媒体上知道了限塑令。“我是今天上午才在手机上看到了,居然实施了9年了。”市民杜先生说。
而在知道限塑令的18人中,13人不知道限塑令的具体标准,“0.025毫米,根本没有概念。”市民贺先生说,既然国家9年前就实施了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那这些塑料袋很多都是非法生产的,在给消费者宣传限塑令的同时,还需要加大打击力度。
事实上,这已经人民日报首次关注限塑令了,去年,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文称,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塑料消费6000万吨以上,同时评论称,限塑令沦为“卖塑令”,超市成了最大赢家,这与制度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再好的政令,如果徒具观赏价值,就像塑料假花一样,失去实质意义。让限塑令名至实归,须从源头设卡,严防不合规的塑料袋面世,并严管流通环节。
人民日报分析称,首先,其“替代品”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颜值”始终没有显著提升,不仅价格更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装完商品还可以装垃圾,哪怕要为此支付点小钱,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
其次,监管不力,让“限塑令”空有其名。想当初,超市、菜市场几乎天天有人检查政策的执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随着时间推移,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最后,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餐厅“打包”剩菜、在线或线下购物,是否也应听“令”行事?就拿快递过度包装问题来说,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但回收率不足10%。缺乏明文规定的灰色空间,给了塑料袋继续泛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