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刚开幕,一条市人大代表关于“深圳应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建议就引发了热议。
2008年6月,“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今年恰逢“限塑令”执行10年,“限塑令”在深圳的执行成效如何?深圳立法“禁塑”是否可行?
在“限塑令”施行初期,深圳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下降。仅两个月,各大型商场、超市日使用量降幅就达80%以上。一年后,商务部数据显示,深圳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用量平均下降75%。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贸市场等场所的免费塑料袋开始悄然“回归”。家住宝安区的张女士经常去附近的一家菜市场购买食材,“这里所有的摊位都会直接把购买的蔬果用塑料袋包好,也不会收取额外的费用。”她表示,“带回家就当垃圾袋用了,因为都是下班后直接过来采购,也不方便随身携带环保袋。”
2017年6月,由12家环保组织组成的限塑联合调查组,对全国19个城市的119个集贸菜市场开展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4个菜市场的所有摊档,全部使用的是违规塑料袋,其中包括7个深圳市的集贸菜市场。
大型商超的“限塑”情况也陷入尴尬。与售价较高的无纺布、帆布环保袋相比,0.5元一个的塑料购物袋成为多数商家的选择,“限塑令”演化成了“卖塑令”。此外,称量未经包装的蔬果及散装商品,超市通常会提供保鲜袋,由于可以免费使用,这种购物袋的消耗量逐渐上升。
在南山区华侨城的沃尔玛超市,25岁的沈先生熟练地打开微信扫码付款,记者询问其是否会考虑自带环保袋时,他略显为难:“现在出门连钱包都不带了,谁还会带个购物袋?”
近年来,深圳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快递业务和外卖业务也催生了塑料用品的“回潮”。
市民顾女士是淘宝的“超级会员”,最近几日,她在网上买的服饰和家用摆件陆续到货。“拆完快递总是剩下很多塑料垃圾。”顾女士说,比如,在同一家店铺买多件衣服,不仅外面的黑色快递袋沾满灰尘,还缠着好几圈胶带,里面的每一件衣服又单独包装。“有的快递包裹里还会塞满塑料气囊,经常物品没多少,垃圾一大堆。”
南山区沙河街道的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为防止物品在运送中损坏,快递公司常使用免费气泡纸、塑料气囊、泡沫海绵等填充物,最后再放入快递专用的塑料包装袋中。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1—11月,深圳快递业务量排名全国第三,快递数量超过23亿件,而其中,大部分从深圳发出的快递包裹都需使用塑料袋包装。
在外卖领域,塑料袋包装已成常态。每逢用餐时间,在写字楼和居民区随处可见外卖员的身影。一位外卖员表示,现在网上订餐的人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每天要送几十单外卖,最忙的时候能送近百单。“除了个别餐厅为了保鲜会用保温袋以外,几乎每个订单都用塑料袋包装。”
“限塑令”的实施曾一度遏制了塑料袋的使用量,但随着其制约能力逐渐下降,不少人开始质疑“限塑令”是否已沦为一纸空谈。
“限塑令”规定的“有偿”塑料袋制度延续至今,携带环保袋购物的人仍占少数,反而使购买购物袋成为了消费习惯。工程塑料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就曾透露,塑料袋的价格对于一些精打细算的老年人或许还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影响恐怕微乎其微。
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指出,“限塑令”仅针对超薄塑料购物袋,对大量一次性塑料用品无法约束,而执法、质监部门也不能断定商户使用、销售的是否为超薄塑料袋。再加上购物袋价格低,无法控制居民减少使用。“去年深圳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专业小组的调研则显示,深圳一天就会生产4.94吨塑料垃圾,大部分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进而造成环境污染。”郑学定说。
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自2010年开始关注深圳垃圾减量分类。在他看来,国家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方案很有必要。“‘限塑令’执行已有10年,关于该政策效应逐渐弱化的讨论也很多。如今,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对塑料袋的使用急剧增加,对‘限塑’制度的完善已是当务之急。”李毅说。
面临新挑战,“限塑令”如何升级?在此次的深圳市人大会议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介绍,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开始“禁塑”。比如,肯尼亚已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用于商业和家庭用途的手提塑料袋和平底塑料袋,还对塑料袋征120%的消费税,将塑料袋价格提高660%。爱尔兰对塑料购物袋也征税,孟加拉、加拿大的部分地区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日本规定一年内容器、包装材料用量超过50吨的超市、便利店,要制定年度减量计划,汇报年度消减情况。
“深圳应以非凡的勇气,利用特区立法权,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可降解的除外)使用塑料购物袋(箱),外卖、快递等行业循环使用塑料用品。”郑学定建议,政府应着力宣传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奖励市民和企业进行绿色消费,加大对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及使用商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