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息通信
第79期名家讲堂:硅光及光通信技术
2025-02-06 10:05:5419

  产学研专家,授课式 + 实例分析+OFDR设备现场测试+ 实验室设备演示

  5.授课对象:面向有一定物理学和光学、电子基础知识的工程师、技术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学生

  2. 将统一发放PPT印刷版教材,完成课程后颁发证书。

  2004年与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青年拔尖人才。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于美国Georgia Tech. 交流学习,参与硅基光电子国际合作项目。2008.10-2009.10于北京大学“区域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硅基光子集成技术的研究。2009-2011于清华大学纳米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国家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获中国电科38所科技成果一等奖、所标志性技术,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拥有专利二十余项,参与合著《硅基光电子学》。

  硅基光电子技术结合了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特性和光子技术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化合物半导体,硅在光通信或光互连中与传统的CMOS 工艺兼容性更好,利于集成,且硅对通信波段透明,光学损耗低。硅光子集成技术给光子集成带来了希望,可突破硅基半导体技术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硅基光电子目前的发展状况相当于微电子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集成度不高,缺乏专业的软件、封装和代工机构。很多CMOS 晶圆厂及中试平台不断采用更先进的工艺进行硅光芯片及硅光芯片与电芯片的集成研究,这为硅光芯片打开了大规模集成应用的大门。本报告将针对硅基光电子应用,介绍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系统讲述硅基光电子芯片从设计、工艺到封装需掌握的关键知识。

  毕业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2015年加入东隆集团,现就职于东隆集团光学测量与传感事业部产品应用高级工程师职位,主要负责光学测试与传感设备研发及相关解决方案开发工作,具有丰富的光学测量与传感理论知识与应用经验。当前主导研发的OCI-1500是一款基于光频域散射技术(OFDR)的高精密光学测量与传感仪,可应用于高精度光学测量与传感领域。

  光频域反射简称OFDR,是一种新型的光纤链路诊断、分析技术。归因于其原理,OFDR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实现光纤断点检测,损耗测量,光谱分析以及分布式的温度、应变及形状传感。在光通信领域,尤其适合于小尺寸的硅光芯片和器件的光学参数测量(如插损、回损、光谱等)与缺陷分析;在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可用于土木结构性能分析与健康监测,飞行器复合材料的变形与疲劳监测以及电力系统的温度检测等。本次演讲将对OFDR技术及行业最新应用进行介绍与分享。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光电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高性能与高集成度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及应用研究,发展了硅基非对称光波导及器件新结构和新机理,实现了一系列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偏振调控、模式复用、可调谐-切换器件及其功能集成,解决了如何突破单一复用技术容量限制并实现其可重构性等问题,先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随着数据中心互连接入和长途传输的快速增长,对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进一步提高信息容量是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学的长期目标。用于扩展光学互连的链路容量的成本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先进的多路复用技术。目前,最流行的技术包括波分复用(WDM),偏振分割复用(PDM),模分复(MDM)等。众所周知,硅光子与标准CMOS兼容,因此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平台,在未来可以将大规模光子集成电路构建超小型集成光子器件而备受关注。基于硅的片上(de)多路复用器确实具有吸引力,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 高性能PDM器件,如偏振器,偏振分束器(PBS)和偏振旋转器(PR),作为代表性的片上偏振处理器件。

  3. 模式转换器/(de)多路复用器。同时还将介绍有关微/纳米加热器的热可切换/可调谐硅光子器件的工作。

  长期从事光传输系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纤传输、光接入、光传感、无线传输、微电子芯片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2010年9月至2018年2月本人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主任一职。在光通信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2000年起,就职于光电及光通信企业,2015年创立光通信自媒体平台,2016年创立菲魅(武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菲魅通信),2018年创立武汉菲魅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菲魅人才),旨在打造光通信行业信息平台。

  在光通信领域,尤其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传统的电信市场及新兴的互联网市场均逐年上升,发展迅猛,光通信行业专业性强,市场信息变化快,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本次演讲将基于光通信市场变化趋势,解读市场发展机会以及专业人才的分布和职业发展机会。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曾作为研发工程师在德国西科拉工业电子公司就职5年。回国后担任福建汇泓投资公司董事兼总经理。2012年至今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于并行光传输领域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

  在传统光通信领域之外,消费光通信领域逐渐成为后起之秀,这得益于消费电子日新月异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所说的消费光通信,解决的是消费电子光互联的问题,实现信号高速率的传输。在国家利好的光通信政策环境之下,在大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高清片源逐日增多的前提下,消费光通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阶段的消费光通信,具有测试标准不统一、产业链不完善、定制化需求多和技术路线不明朗的特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光通信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光路和电路设计、光电转换过程中信号保真、视频信号中的高速信号向光信号的转换、高速信号的带宽要求,成为消费光通信首要攻克的难点。

  1000元/期请于2018年9月13日前将报名费汇至以下账户,并在汇款备注中注明款项信息(第79期+单位+参会人姓名)。

  报名回执表下载链接:填写报名回执表并发送Word电子版至“芯动力人才计划”邮箱,邮箱地址:

  回执表文件名和邮件题目格式为:“报名+第79期+单位名称+人数”。

  • 举报
关闭
同类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