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执行的生乳标准制定于2010年,一些指标的门槛相对较低。标准修订出台可引导牛奶加工企业积极自建优质奶源基地,形成整个乳业链条的良性发展。不过,在监管层面,如何杜绝奶企产品造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也是未来将面对的难题。
首次提出生乳分级
众所周知,生牛乳作为乳制品的重要原料,将直接影响乳制品的品质。据悉,生乳新国标已公开征求意见,新国标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施生乳分级标准,即将原奶中的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区分开来,最终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奶产品,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发布了其牵头主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原乳检验方法》4项国家乳业新标准讨论稿,并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生乳新国标讨论稿显示,在调整理化指标要求之外,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进行分级。未来将根据每毫升菌落总数和蛋白质等理化指标将生乳分为优级、良级和合格级三级。以现行的生乳国标中争议较大的微生物指标为例,讨论稿将每毫升菌落总数下限从之前的200万个修改为100万个,并大幅提升优级生乳的标准,要求菌落总数低于10万个,达到欧盟水平。而作为生乳品质考量的蛋白质指标上,新标准虽然没有提升下限,但划分为三级,分别是每100毫升3.2克优级、3.0克良级和2.8克合格级。
根据参与本次国标修订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奶业创新团队的解读,奶源分级可以实现优质优价,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鼓励“养好牛、产好奶”,改变目前“好奶卖不出好价”的状况。若新标准获批,加工企业可将不同等级的生乳加工成不同奶产品,最终在产品包装上明示原奶等级,并在市场价格上有所区分,让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明明白白消费。
生乳新国标显现进步
目前国内实施的生乳国家标准于2010年出台。根据该标准,生乳收购中每毫升细菌总数限值为200万个,而蛋白质最低含量要求为2.8克。因这些关键指标限值规定甚至低于1986年的旧版生乳国标,导致该版国标被认为是拖了中国乳业后腿,一直饱受争议。
而此次出台的生乳新国标讨论稿,是国家五部委2017年公布奶业“十三五”规划以来,乳业国标修订工作第一次有了明确进展。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奶源分级对于产业来说是个好事,通过效仿美国模式以实现乳资源分工,将不同级别的奶源用来做不同的产品,比如好品质的可以做利润更高的巴氏奶,而品质相对低的做成奶酪或奶粉,这对于提升国内奶牛养殖业市场的附加值,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很有帮助。”
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目前公布的国标修改幅度依然太小,尤其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距欧美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目前标准的分级虽有一定进步,但要真正实现人们喝上优质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目前标准的修订还主要集中在理化指标上,而就奶源分级而言,也不能只考虑营养指标,还应考虑风味指标。他举例说,吃牧草和散养的奶牛所产的奶,和圈养吃饲料的奶牛所产的奶,在风味上肯定不一样,而目前修订的新国标未对此进行规定。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在作为生乳品质考量的蛋白质指标上,新标准没有提升下限,应进一步提高标准,以高标准倒逼产业升级。”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针对此次修订,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生乳执行统一的国家标准,使得优质奶与低质奶的售价相同。而实行分级后,通过细菌数量和蛋白质等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管理,能够用高标准倒逼产业升级,从保证奶源品质和规范乳制品加工工艺方面下手,做出差异化的放心奶。一方面能给乳品行业提供正向激励,引导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并最终以价格兑现价值;另一方面,在鲜奶包装上明示原奶等级,也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参照,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升级大有裨益。
目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尤其是市场对优质牛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消费者越来越对自身的知情权、选择权变得敏感和关心。据了解,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原奶分级制,这种模式有助于鼓励养殖企业养好牛、加工企业用好奶,对整个产业链的升级都有利,最终会依靠市场的力量引导整个奶业向优质发展,消费者也愿意为产品的差异化特性支付溢价。
标准的修订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介绍说:“美国在1924年制定优质乳条例时,就把生乳划分成A、B、C、D四级,并在奶产品的包装上明确标识奶源等级,最终通过消费选择的正向引导作用,到1965年美国的食用生乳就基本都达到最优的A级水平了。”
加强监管更重要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生乳新国标如果获得通过,分级制势必将带来鲜奶市场新一轮涨价潮。目前,一些乳企已经将奶源地、奶源品质、工艺严格等作为鲜奶产品卖点,若将生乳新国标推行至全行业,或将拉动一批高价鲜奶产品的出现。”
在采访中,笔者也听到很多消费者的担心:在生乳分级背景下,优质生乳的利润优势可能会加剧企业产品作假,出现标注为“优级”的鲜奶实际上却是普通奶等一系列问题。
王丁棉表示:“将来在鲜奶包装上明示原奶等级后,由于菌落总数等已经发生变化,很难有检测手段来追溯奶源的等级,只能依靠企业自律。或者可采取奶源备案制的手段来加强监管,而这无疑会加大执法成本。”
另有专家表示,对鲜奶分级不要一味在提高营养指标上做文章,因为某些营养指标可通过添加物来实现,因此鲜奶分级监管应该着重考虑安全性,严查严控添加物。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则认为:“生乳新国标是鼓励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如果触碰政策红线,一定会受到惩罚。”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生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