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稽核

1一般原则

1.1为加强金融业务质量控制,有效降低业务处理风险,确保稳健运行,根据《关于推进实施金融共享 六合一 质量控制体系的指导意见》,结合分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中的金融业务。

1.3本规范所称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依据审计职能对财务业务处理和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

2审计目标

2.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集团公司财务规章制度、共享公司财务业务管理制度和分公司财务业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业务处理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2查找管理漏洞,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确保财务业务处理及时、准确、完整。

2.3加强质量控制,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审计原则

3.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阐述审计意见。

3.2全面性原则:审计工作应贯穿财务业务的全过程和每一步,覆盖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

3.3重要性原则:突出金融业务关键事项、关键流程、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重点监控,突出集团通报、内审外审、企业(个人)投诉的重点检查。

3.4连续性原则:持续审计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

4审计职能

4.1监督职能

监督金融业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业务稳健运行。

4.2检验功能

及时发现财务业务管理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错误和违规行为,跟踪落实整改,促进工作改进和管理提升。

4.3评价职能

对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协助总结推广;推动分行金融业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管理,为分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5审计组织

5.1审计机构

5.1.1审计领导小组

组长是分公司分管财务业务的领导,副组长是主要负责人,成员由副经理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审计部门

审计由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审计部门实施,各业务部门兼职审计人员协助实施审计。

5.2.1审核领导小组的职责

根据5.2.1.1分行整体金融业务战略和规划,批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根据5.2.1.2分行的审计需求,安排和部署专项审计工作。

5.2.1.3对不同的审计结论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最终意见。

5.2.1.4研究和决定其他重要问题。

5.2.2审计部门的职责

5.2.2.1应编制年度审计计划,提交审计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根据5.2.2.2分行年度审计计划或审计领导小组的安排,开展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

根据5.2.2.3审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和跟踪整改落实情况,为审计领导小组和各业务部门提供建议。

5.2.2.4审计厅对审计领导小组负责,完成审计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3审计权限

审计人员需要配备财务相关系统权限,根据审计工作需要查询相关业务处理,查阅凭证等文件资料,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延伸和追溯。

6审核的范围和内容

6.1文件审核

(1)审核文件在接收、初审、扫描、质检、归档和入库过程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审核文件借阅过程中手续的完备性和文件归还的完备性。

(3)审核内部协同业务是否在4小时内完成。

(4)审核OCR识别处理的及时性。

6.2会计审计

(1)审核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合规性和一致性。

(2)检查会计凭证汇总是否规范、完整,会计科目、会计金额是否准确,辅助会计信息是否正确、完整。

(3)审核主数据管理是否满足主数据管理的要求。

(4)审核业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处理的规范流程。

(5)审核制单人是否擅自处理非营业部业务。

(6)审核制单人是否未经授权直接在系统或业务平台进行账务处理。

(7)审核不符合无纸化应用范围的业务是否入账。

6.3审计稽核

(1)审计人员是否严格审查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合规性和一致性。

(2)审核员是否按照标准化流程手册进行业务审核。

(3)审核凭证的编制人和审核人是否为同一人。

(4)审核所有凭证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审核完毕。

6.4月结单审计

(1)审核业务部门是否进行月结和报表分析,形成预防措施并落实整改。

(2)审核账表负责人是否按规定及时规范使用报表验证工具。

6.5转发审计

(1)检查转发原因描述是否准确清晰。

(2)审核转发操作是否超过两次。

(3)审核本岗位是否存在擅自转发业务的情况。

(4)检查转发是否及时。

(5)检查转发流程是否规范,检查业务是否通过修改服务目录直接转发。

(6)转发前检查是否有沟通,转发原因中是否注明转发沟通人。

6.6补充表格的审核

(1)审核补货业务是否及时处理。

(2)审核已完成业务的附件是否规范、完整。

6.7外部审计

(1)审核外包业务协同的子状态选择是否正确。

(2)检查外包原因描述是否清晰、完整、准确。

(3)审计外部协作各节点业务两个月以上(企业)。

(4)审核外包业务是否及时办理。

6.8内部审计

(1)审核内部协同业务的协同子状态选择是否正确。

(2)检查内部原因的描述是否清晰、完整、准确。

6.9退货文件的审核

(1)审核与企业未达成一致的被拒绝文件是否已被批准。

(2)检查退货原因说明是否清晰、准确、完整。

(3)审核是否有直接退回的凭证。

6.10调整/冲销审计

(1)审核业务应用关闭、业务过期后,由于共享引起的调整/核销,以及业务应用是否由共享端创建。

(2)审核调整/核销业务是否如实登记,记录是否分组分析。

(3)审核调整/冲正凭证摘要和行项目文字是否规范修改。

(4)审核调整/核销原因是否符合业务实质。

(5)审核调整核销凭证是否回写到无关应用。

(6)审核调整冲正凭证是否回写到已关闭的应用中。

(7)审核核销凭证是否与已核销凭证有关联。

(8)审核共享提交的核销调整申请及其附件是否于次月5日前传输至档案科(点)扫描归档。

(9)审核和共享提交调整和核销的附件的规范性。

6.11审计超过两天的未处理业务

审核是否有超过两天未处理的业务。

6.12证据审核

(1)审核证明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审核证明理由是否真实准确。

(3)检查举证理由是否规范。

6.13紧急审核申请

(1)审核应急申请记录时附件的规范性;

(2)检查急诊申请扫描件与电子附件是否一致。

6.14其他检查

根据审计领导小组的安排,执行其他需要审计的项目和内容。

7审计方法和程序

7.1审计方法

7.1.1日常审核:审核员应根据年度审核工作计划进行定期审核。

7.1.2专项审计:根据日常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某一类经济业务或项目进行专项审计。

7.2审计方法

7.2.1全面审计:审计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业务。

7.2.2抽样审计: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一定比例的业务进行审计。

7.2.3交叉审核:服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交叉审核。

7.3审计程序

7.3.1根据年度审计计划或重点项目的需要,制定审计计划。

7.3.2根据审核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审核工作。

7.3.3审核员应填写《审核工作记录表》(附件2),并形成《审核工作底稿》(附件3),由被审核单位签字确认。

7.3.4编制审计工作报告,报相应的金融业务审计领导小组审批。

7.3.5根据批准的审核工作报告,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实施审核事项的整改。

7.3.6做好审核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8评价和评估

8.1审计评估

8.1.1金融业务审计坚持自查整改为主,处罚为辅,旨在发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促进业务质量的提高。

根据审计的一级分类(14项)和二级分类(62项),并考虑问题的严重程度,财务审计评价建立并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见财务审计评价标准(附件1));其他审计项目,根据审计领导小组的要求,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确定。

8.1.2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审计问题可细分为一般问题、重要问题和重大问题三类。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按照《金融业务审计评价标准》(附件1)逐一进行评分。

8.1.3各业务部门初始得分为100分,根据扣分(审计问题*扣分标准)计算各业务部门审计总分。

8.1.4稽核部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稽核总分,出具业务部门月度考核结果,作为部门 先评估树 以及绩效考核的参考。

8.2审计评估

8.2.1根据审核结果,由审计部报审核领导小组批准后,由服务部对各业务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8.2.2审核质量实行连带责任考核,直接责任人是指与质量问题相关的直接业务经办人员;连带责任人是指与质量问题间接相关的业务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副经理、分管经理。

8.2.3在绩效考核上(单项计算),直接责任人根据一般问题、重要问题、重大问题确定扣分和处罚金额。对连带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8.2.4责任人既负直接责任又负连带责任的,评定直接责任;对负连带责任的,按照较高的处罚标准评定。

8.2.5绩效考核时间为审计完成后的次月,考核期为。

8.2.6如各业务部门不配合审计工作,将对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50 mdash的处罚。根据情况;100元/次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报审计领导小组批准后,审计部门可书面提交人力资源部进行相关责任处理。

8.2.7各业务部门在整改期限内未完成任务的,对责任人罚款10元/单。

8.2.8总部、企业、内审、外审在被审核业务中发现问题,应追究相应审核员的责任,并根据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对审核员进行处罚。

9补充条款

9.1本规范由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修订、解释和补充。

9.2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0附件

10.1金融业务审计评价标准

10.2审核工作记录表(样表)

10.3审计工作底稿(样表)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