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乳腺炎哺乳吗】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原因

【产褥期乳腺炎哺乳吗】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原因

产褥期乳腺炎哺乳吗

产褥期乳腺炎多在新手妈妈身上发病,这也就成了新手妈妈哺乳期的一大困扰。它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那么,患上产褥期乳腺炎的宝妈还可以正常哺乳吗?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患病的可能? 产褥期乳腺炎哺乳吗

产褥期乳腺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新手妈妈身上。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新手妈妈都比较慌乱,不仅担心自身的健康,还担心宝宝不能母乳喂养。那么,对于产褥期乳腺炎的宝妈还可以正常哺乳吗?

产褥期乳腺炎主要是乳汁淤积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经常会出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的情况。有的患者还出现全身发热,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产褥期乳腺炎出现化脓的情况。

其实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能不能哺乳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论。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或者使用健乳进行喂养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乳汁质量并不会产生影响。而对于化脓期的患者或者出现高热或使用解热镇痛性药物或用过抗生素的患者来说,应该暂停母乳喂养,因为这个时候的乳汁质量已经产生了影响。

所以,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能不能正常哺乳需要权衡之后再做决定。

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原因

哺乳期的孕妈最大的困扰应该就是乳腺炎了,特别是多发于新手妈妈身上的产褥期乳腺炎,这对新手妈妈无疑是雪上加霜了。那么,什么原因引起的产褥期乳腺炎?

1、宝妈在乳汁淤堵的时候没有及时将多余的乳汁疏通或者喂奶姿势不正规,先天性乳头内陷等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乳血管淤积,最后引发产褥期乳腺炎。

2、宝妈的乳头表皮破损、皲裂,病菌容易进入乳房,然后再乳房里面滋生,乳房里面的细菌引起感染,最后导致产褥期乳腺炎。所以,如果出现乳头皲裂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产褥期乳腺炎还可能是宝宝吸允咬破乳头引起的,因为随着宝宝变大,牙齿会变得更锋利,很容易将乳头咬破,导致细菌繁衍,引起乳腺炎。

除了上面三个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宝妈产后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新手妈妈应该尽量避免这些可能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原因,才能让您和您的宝宝度过一个舒适的哺乳期。

产褥期乳腺炎的症状

患上产褥期乳腺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或者缓解的话,不仅对宝妈的乳房甚至是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及时发现产褥期乳腺炎的症状很重要,那么,产褥期乳腺炎有什么症状呢?

1、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在患病的早期会感到乳房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按压乳房或者哺乳的时候,这种疼痛感会随之加剧,并且出现的肿块是肉眼能看到的。

2、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肿块会变大,乳房会变硬,全身会出现寒战、高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个时候乳房肿块的疼痛感会愈加强烈,甚至出现局部红肿的情况。

3、久经不治,肿块还可能出现化脓的情况,因为乳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等感染会形成脓肿,全身一系列不适症状会加剧,脓肿还可能蔓延到周围的组织,导致乳房脓肿。

以上就是产褥期乳腺炎可能出现的症状,不过这些症状也是因人而异。

产褥期乳腺炎的危害

孕妇在分娩之后,因为身体比较虚弱的原因,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虽然都不是大问题,但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还是会带来很多的危害的。那么,产褥期乳腺炎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危害?

1、产褥期乳腺炎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比如胸部肿胀、疼痛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2、产褥期乳腺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脓肿就很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进而出现乳房后脓肿,或者出现乳漏,甚至出现脓毒败血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无法想象。

3、产褥期乳腺炎还可能引发其他炎症感染,患者会出现高烧、寒战、冒冷汗以及乳房肿痛等症状,乳房局部皮肤有红肿、结块、疼痛感,患病那一侧的腋下淋巴会肿大。几天后炎症会软化,形成乳房脓肿。

从上面可以看出产褥期乳腺炎的危害性挺大的,所以,发现疾病就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产褥期乳腺炎

乳腺炎的出现就是女性朋友的噩梦,为了避免宝妈和宝宝遭受乳腺炎带来的困扰,所以,大家应该提前学习预防产褥期乳腺炎的知识,加强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如何预防淤积性乳腺炎?

1、女性朋友应该保持乳头的清洁,可以用清水进行清洗。防止乳头的损伤和内陷。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哺乳前后可用清水清洗乳头,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入睡,因为口腔中的唾液酶会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2、宝妈应该避免乳汁淤积,因为乳汁淤积有利于细菌的滋生,是引起产褥期乳腺炎的重要原因。应该提倡定时喂奶,对于乳汁比较多的宝妈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剩余的乳汁吸空,不要让剩余的乳汁堵塞乳血管,还应该交替喂奶,不能只用一侧乳房进行喂奶。

3、对于产褥期乳腺炎的早期患者,必要的时候可对乳房进行按摩,但是需要注意按摩手法的专业性,或者用温度适宜的热毛巾对患处进行热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