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希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5篇的内容对你有用!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牙”3个字;会写“竹、牙、马”三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
雪地里有哪些画家?他们画了什么?
教学难点:
会写“竹、牙、马”3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雪景图片集,配音乐)
师:孩子们,昨天动物王国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播放雪景图片,边欣赏边讲解)铺在大地上就像给大地盖上了白色的地毯。每年的这个时候呀,动物王国里都要举行一场画画比赛,评一评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一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生齐读课题。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师范读
师:同学们,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呢?让我们在课本104页中寻找答案吧。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在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拿上笔,小声跟老师一起读,把不会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和小伙伴交流。
3、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创设情境,学习一、二句
1、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叮叮当》,出示下雪图,老师看到你们的心情特别开心,如果明天早上起床你发现窗外下起了大雪,你会怎样告诉大家呢?有一群小动物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他们也在欢呼呢!谁来读读?(出示“下雪啦······”)师评。生齐读。
2、学习“群”字
“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课件出示“群”,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预设:1+1的方法,君+羊
谁来给“群”字找找朋友呢?
预设:羊群,马群,一群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很多的样子哟。
(二)答疑解惑,学习三、四句
1、自由朗读文句。
雪地里来了哪些画家呢?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谁来叫出他们的名字?根据回答,贴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片。哪个孩子来完整的说一遍,练习说话。
2、这群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学生说,老师贴图)
(1)小鸡为什么能画“竹叶”呀?观察小鸡爪子和竹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2)学习“竹”字。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画的竹叶长什么样子(出示竹叶图)
亮眼睛观察“竹”字和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课件出示“竹”字)
利用形象记忆“竹”字。
谁可以给竹字找词语好朋友?预设:竹子,竹竿,竹林
同样的道理,因为小狗的爪子像梅花,所以小狗画梅花,小鸭的爪子像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小马的铁蹄像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
哪个孩子来美美的读一读。
读得真不错,哪个孩子来挑战她?
全班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画画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小动物们画画要用颜料吗?(不用)师:要用彩色笔、蜡笔吗?(不用)师:那他们用的是什么啊?(爪子)
师:哦,原来是——(课件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他们可真厉害呀,我们一起夸夸他们吧。(引导学生读出赞美、佩服的语气)
学习“用”字,我们怎样才能记住这个字呢,大家可以用我们刚才学习“群”字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
“用”=“月”+“1”。
给用字找朋友:用处,不用,有用
(三)学习第五、六句
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青蛙却没有来,谁来问一问?
出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让学生读出问的语气。)师:你知道吗?
出示:他在洞里睡着啦。
(四)学习多音字“着”。
(1)出示“睡着了”,你知道这里的“着”应该怎么读吗?(zháo)
(2)出示“走着”,这里的“着”应该怎么读?(zhe)
(3)“着急,着火”“走着”“听着”对比朗读体会多音字。
师:认识了多音字宝宝,我们一起去把睡着了的青蛙叫醒吧,让它出来画画,好吗?(不可以,因为青蛙在冬眠)
(小动物冬眠就像我们小朋友睡觉一样,每到冬天,青蛙就躲在洞里,不吃不喝,像睡着了一样,等第二年的春天才会醒来。)
那我们就不去打扰青蛙啦,我们一起伴着音乐再读读课文,争取背诵儿歌吧。
四、集中写字
1、师:动物王国里的成员实在是太多了,这场画画比赛究竟谁是冠军还不一定!不过老师倒想评出我们班级的“小小书法家”。
2、指导书写“几”。先观察起笔笔画,然后述说如何写好这个字。
3、书写过程中,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田字格上描红,书写。教师指导后再书写再书写指导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做到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五、留疑,布置作业。
背一背:把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熟悉11个生字,会用“几,用,鱼”3个字。熟悉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外形以及田鸡冬眠的特点。
课前预备:
1、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竹叶,月牙,梅花,枫叶的图画。
2、生字卡片。
3、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引进课题。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早晨打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就象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树也穿上热和的白棉袄。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热和的小屋子里睡觉呢,可是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吵着要我带它们来,没有办法老师只好把它们带来了,瞧,同学们你们熟悉它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马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生字(出示:马),你们熟悉它吗?
生:认读马
师:对了,路上,它们还静静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熟悉“雪”)
2、初读课文,识记字形。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配乐朗读。
师:这首童谣好听吗?想把童谣读好要先把不懂的字读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童谣,把不熟悉的字和生字画出来。
师:碰到不熟悉的字怎么办?(问老师、问同学、读拼音、上下文猜字、看查字表)
师:这些都是学习的好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你不懂的字。
师:大家把不懂的字弄懂了吗?老师考考大家:
(1)齐读认字表中的字。
(2)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师:出示“睡”,左边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师:右边是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记住了吗?
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还会认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生:田鸡的“蛙”。田鸡是动物,有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
生:“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天天的每。
3、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师: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谁发现一个希奇的符号?(出示:!)
生:感叹号。
师:真聪明,你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来熟悉它吗?
生:齐读。
师: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也标志一句话的结束。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生:六句。
师:熟悉了感叹号,那么感叹号该怎么读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句,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
生仿读(你们能把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板书“谁?”)
师: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一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师: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句。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种图形,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出示图片:四种脚印)
四位同学分别给四只动物贴图
师:你们能不能按自己贴的图说一句话?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它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漂亮的图画呢?(板书“为什么?”)
生:由于小动物爪子外形就很好看,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很漂亮。
师: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学生说:不能,由于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
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田鸡兄弟呀?它到哪往了?
生:睡觉往啦。
师:那我们往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
生:不行,田鸡冬眠了。
生:田鸡怕冷,不能出来。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小黑板)
师:冬天到了,天气严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有:田鸡、蛇、狗熊……
师:田鸡是益虫,小朋友们请不要打搅它,让它好好睡觉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师生互读5,6句,同桌互读。
4、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
6、巩固温习生字,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7、总结,课外实践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熟悉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实在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和田鸡兄弟一样冬眠?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教学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谁?为什么?
小鸡图――――――竹叶(图)
小狗图――――――梅花(图)
小鸭图――――――枫叶(图)
小马图――――――月牙(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及设计理念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间对话的过程。所以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替、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做一做(做游戏)、看一看(书、图画、课件)、比一比(比赛读)、唱一唱(把课文编成儿歌唱)、画一画(画动物的脚印)、编一编(创编儿歌)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将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融入在本课教学内容中,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通过学习感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⑴认识“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朗读课文,初步识字,感悟课文内容。
第2课时:巩固识字(识记字形、在语言环境中了解字义),写字教学。
五、过程设计
1、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游戏导入:在扑有白色的粉笔灰的黑板上做手印板画游戏,引出“小画家”再播放课件进一步引出“雪地里”,学生齐读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并为学习感悟课文作下铺垫)
2、层层递进,引导初读、识字。
⑴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字音,然后评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师生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互动评价)
⑵生自读课文:
①勾画出本课的生字。
②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教师随机用多媒体显示出注音生字。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平时遇到生字,解决生字的办法,小结方法:看、问、查、猜……
③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⑶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①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生字。
④男女生比赛读。
⑷去掉拼音读生字:
①同桌比赛读
②师生比赛读
③全班齐读。
⑸认读带拼音的词语:下雪啦梅花有用几个
为什么洞里青蛙参加成长睡着啦(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落实字音教学)
3、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⑴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
⑵逐句学习、感悟课文并指导朗读:
整个过程按:读了第()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边读边自我学习感悟、质疑的方式进行。
(注重过程、落实教学过程,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能力。)
①第一句抓住“!”看多媒体课件,引导读出下雪了小动物们激动、惊喜的语气。
②第二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来了是不是“一群”?老师是一(个)人在讲课,后面有一(群)老师在听我们上课)
③第三句是教学的重、难点:
A、教学时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帮助学生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可适时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启发学生,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这时学生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将豁然感悟: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竹叶;小狗的脚中间和脚爪都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璞,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月牙)
B、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
④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这些小画家画画用的是脚在雪地里踩出脚印,画的又快又好。
⑤第五句联系上文理解“青蛙没参加”是指青蛙没像小鸭、小狗他们出来到雪地上画画。
⑥第六句,了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点。
拓展:什么叫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要冬眠。(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抓住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⑶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⑷背课文:
①播放课件学生据情景背诵课文。
②学生自编动作背课文。(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体态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巩固知识,又发展语言。)
六、总结全课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唱一唱:教师事先将儿歌编成歌曲然后让学生跟音乐节奏一起唱一唱。
3、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重温课文内容。)
4、写一写:(编成儿歌写下来)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
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⑵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参、梅、蛙、加……”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⒉让孩子领悟看图读文、个性化读背文的妙处,并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2、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个性化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朗读课文,初步识字,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2课时:巩固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学生背儿歌《四季》。
2、学生欣赏美丽的雪景。
3、同学们,看着这雪景,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干什么?有一群小画家,看着这美丽的雪地,高兴地画起画来。他们是谁?都画了些什么?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拼读三遍。
2、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3、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句。
(1)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有()还有()。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
(2)理解“一群”。
2、学习第三句。
(1)这一群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在书上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一读。
(3)你知道了谁画了什么吗?(教师随机播放课件)看图:竹叶、鸡爪。学生用“因为……所以……”说句子。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其他三个同上。)
(4)指导读第三句。
3、学习第四句。
(1)读句子。
(2)我们画画用什么?
(3)小动物们画画用什么呢?(课件演示)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的确,这些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不用颜料不用笔,只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或脚掌在雪地上走几步,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怪不得把它们称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4)指导读句子。
4、学习第五、六句。
(1)读句子。
(2)学习“参加”。
(3)学生交流冬眠知识。(课件)
(4)指导读最后两句。
四、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齐读课文。
2、借助插图或板书,自由背诵。
3、指名背诵。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画什么?
2、你可以学习本课,也来编儿歌。也可以把它们画的画画下来。
3、作品展示。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想想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增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她在洞里睡觉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颜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导入本课时,我采用了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好一幅雪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语言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组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圆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内相互识字。
3、小组内一人读一句,看谁读得正确,读得响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小画家在哪里画画?(提出这个问题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2、指导朗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这是什么句子?(感叹句)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小画家看到下雪时是什么心情?(高兴)
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齐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3、看一看,说一说。理解课文第四句。
(1)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图案,让学生观察,并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连线理解。
(2)用因为,所以说的格式练习说话。(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因为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说小狗画梅花。因为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说小鸭画枫叶。因为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说小马画月牙。)
(3)比较理解两个画字。
学生反复读第四五句,体会、理解。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四个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红画了一朵大红花。墙上挂着一幅画。
齐白石爷爷爱画虫虾。《牡丹画》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幅画。
(师)如果这个画是表示动作的,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做画画的动作。如果这个画是已经画好的画,表示图画,你就坐着不动。结果表明,学生掌握了这两个画字的意思。
(4)出示实物颜料,指出颜料是画家画画用的一种材料。
(5)指导朗读。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以高兴、轻松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4、小组讨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学生据前面所学内容知道冬眠的动物还有乌龟、刺猬、熊、蛇等,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1)指导朗读。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
(2)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因为青蛙在洞里睡觉,所以它没来参加。)
四、指导背诵全文。
1、指导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师按下雪雪地小画家画画怎么画谁没来为什么的顺序帮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进而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五、识字、写字。
识字15个。哪是多音字,可让学生看拼音识字。与哪里的哪区别一下,读准字音。
拓展:遵循原则
编写依据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