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精英运动员是香港体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根本保障。香港体育学院是培训精英运动员的专门机构,目前开设13个精英体育项目,有130名专业运动员。除了专项训练,专业运动员还要参加体能训练,全天候进行培训。
“香港体育这十年的最大进步,就是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前,香港的运动员多是抱着业余心态参加培训,教练以至市民都对运动员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香港体育学院院长钟伯光说。李丽珊在1996年奥运会上夺得帆板金牌,对香港精英体育运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经过大约十年的时间,香港运动员的心态渐渐转向专业化,运动员、教练、体院科研、医学等都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香港体育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帆船奥运冠军李丽珊,自行车世界冠军黄金宝,香港在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也人才辈出。香港体育学院牵头组织的体育项目重点发展计划,即香港体育的“奥运战略”资助的项目包括羽毛球、足球、体操、划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等,这为香港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
香港的体育训练场地建设虽然比较分散,但有足够实力充分保障运动员训练。坐落在香港马鞍山的香港体育学院,建有击剑馆和网球场等场地,其他项目训练可利用香港康乐文化署周边的场地。香港体育学院对运动员的训练和赛事,都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悉心安排。为保障训练质量和提高实战水平,他们还积极安排运动员到海外训练或参赛;为备战奥运,特区政府还额外拨款1000万港元给体育学院,作为精英运动员的经费开支。
奥运马术场馆也于7月初如期竣工。该项工程的赛后存留价值特别高,马会上水会所的奥运训练场地日后将成为香港马术运动员训练场所,彭福公园的各项设施会变成以马为主题的市民公园等。
科研和教练方面,香港体育学院针对运动员进行个案分析;各方面的体育专家,有针对性地为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定期测试,力争将运动员的巅峰状态保持到奥运比赛那一刻。
发展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还需要医师、按摩师以及科研队伍的密切配合。目前,香港的这支专业队伍具有世界一流水准。一位香港体育界资深专家说:“除了内地专家外,我们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和培训中心都有交流,培训运动员已经不局限于本地,而是动用全球资源。”对有可能拿到奖牌的项目,香港有专门机构帮助教练分析对手,然后再找有关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地陪练。
香港体育学院对所有教练都有明确的管理建议,包括各方面的纪律,如:饮食、医疗、作息等。运动员有伤病,一定要进入体育学院的医疗系统;体育学院对运动员的作息时间有明确的制度,其中睡眠时间多长也有规定。此外,在社交方面,教练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建议,即使是私人生活,运动员也要遵守团队纪律。
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措施,使香港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更长、成绩更好。比如:34岁的老将黄金宝,参加比赛已经十多年了,依然在不断进步,并在今年取得其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我们相信,在2008年奥运会上,拥有“北京主场”之利的香港,一定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