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季看AI如何刷新社交赛道商业逻辑

内容摘要  2024年,大模型的热还在继续,而各行各业言必“AIGC”的当下,新技术在落地中是否能带来实际效益?积极信号已直观反应在了各大科技公司的财报数据中。  在新一轮财报季当中,不出意外,AI与业务的结合成为重要看点。根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4月30日,按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的5351家A股上市公司中,53.1%的企业提及人

  2024年,大模型的热还在继续,而各行各业言必“AIGC”的当下,新技术在落地中是否能带来实际效益?积极信号已直观反应在了各大科技公司的财报数据中。

  在新一轮财报季当中,不出意外,AI与业务的结合成为重要看点。根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4月30日,按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的5351家A股上市公司中,53.1%的企业提及人工智能。美股、港股市场同样如此,苹果、谷歌等巨头的财报亮点聚焦于AI,而在meta(原Facebook)、Snapchat 等社交公司财报上,更是能够看到AI带来第二增长曲线的势头强劲。

  能够确认的是,伴随着技术走向落地,AI应用方向和商业化前景逐步明朗。而从本质上来说,这一轮AI竞争的核心,其实并不在于大模型技术底座,更多是如何利用AI技术满足用户需求,打造全新的场景和体验,从而重塑商业价值。正如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应该看到这一轮竞争中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天然适合AIGC应用落地,拥有距离变现最近的高粘性流量,社交领域玩家成为率先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也掀起了“AI社交”的浪潮。例如,国外有初步跑通订阅收费模式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Character.AI;国内则有自研垂类大模型,致力于以AIGC打通整个社交全链路的AI Native社交网络Soul App......众多玩家都在尝试以各自的优势探索一条可行的AI社交新路径。

  市场对于AI热情不减,科技互联网巨头们也在2024年第一个财报季,实打实通过数据彰显了AI 业务的商业化潜力。

  例如,微软各部门中,微软云收入同比增23%至351亿美元,智能云收入增21%至267亿美元,Azure收入逐季加速增长,AI驱动的增长令其当季财报关键指标和各项业务全面超预期。

  谷歌的财报同样如此。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季度营收 805 亿美元,同比增长15%,是2022 年初以来公司营收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其中,谷歌云收入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Alphabet CFO明确表示,这反映出AI的贡献越来越大。

  在国内,全力冲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百度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同样不俗,第一季度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为70.11亿元,同比增长22%,超出市场预期。

  被视为AI 技术天然且核心的试验场——社交赛道,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从全球社交巨头meta近期交出的财报来看,第一季度收入36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高于市场预期的361.4亿美元,也是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最大的营收增幅;净利润增至123.7亿美元,增幅超一倍。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搭载了Llama 3的新版本meta AI是公司构建世界领先AI的又一大进步,我们的应用程序都在良性成长,在构建元宇宙方面也稳步取得进展。”尽管后续因扎克伯格的“AI烧钱预警”,导致公司股价反跌,但仍难掩AI对于meta这份漂亮财报的助力。

  社交平台Snap最新财报数据显示,Snap 第四季度月活用户超过8亿,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至13.6亿美元。并特别指出,公司持续为订阅用户推出AI驱动的全新功能,第四季度付费订阅用户超过 700 万;而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广告效果持续提升,推动购买相关转化同比增长超90%。

  纵观上述财报,不难看到其中的共性。其一,几大公司皆通过AI实现营收增长,业务跑出增长曲线;其二,均将AI作为财报关键词进行反复提及,甚至将其视作此番增长的重要抓手,以及后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AI在社交领域的落地,已然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期,Snap首席执行官伊万·斯皮格接受采访称,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引入Snapchat,使其对用户更有吸引力。

  行动的不只是Snap。围绕探索AI社交这一核心命题,或更新产品形态,或化身成为新流量入口,或探索全新生态商业模式,在国内,以社交平台Soul 、抖音等为代表,一些有效的实践已经涌现。

  当前国内企业对于AI+社交赛道的探索,可谓百花齐放。这其中,一方面有来自大厂的试水,例如QQ上线“AI聊天搭子”, 抖音上线AI社交产品“话炉”等。于大型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必须谨慎,这也往往导致决策周期较长,且试水规模较小,例如,抖音的另一个AI社交探索——对话机器人“心晴”只在平台内相对隐蔽的入口进行尝试。

  另一方面也有独立平台参与其中,这类平台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全面拥抱AI。以Soul为例,相较于通讯工具或约会软件,Soul此类能形成多元新关系的开放式社交平台,包含“发现—建立—维护—沉淀”关系的完整社交环节,且具备用户交互频率高且场景多元的特征,能够充分释放AI在提升交互效率和质量、丰富交互体验、变革交互对象的优势。

  而Soul在早期也通过AI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其在2016年上线后迅速推出的智能推进引擎“灵犀”,区别于传统社交平台的颜值逻辑,用户可以构建虚拟化身,设立标签,在AI算法的推荐中,通过去中心化机制找到兴趣相同的人,平等地实现多元的关系建立和即时的情绪反馈。

  现阶段,Soul已经将AI全面融入到应用场景中,包括AI 优化社交和内容链路,人与 AI 互动等等。例如,在AI辅助对话方面,Soul打造AI 聊天助理,通过阅读上下文,给出回复建议,以此持续助力用户社交破冰;在以AI结合游戏机制创新,实现互动体验提升方面,Soul将Agents引入站内狼人魅影等游戏场景,使AI具备伪装、信任、领导与对抗等拟人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Soul自研大模型,尝试创新人机交互体验,例如平台推出的对话机器人“AI苟蛋”。作为当前少有的拟人型对话机器人,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并结合发帖、互动等多项行为,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具备情感化、多模态互动等特点。

  近期,Soul还推出了独立AI社交产品“异世界回响”。该产品是团队在主站外推出的首个独立应用,定位为AI社交平台,用户可与虚拟角色进行沉浸式即时交流,平台提供多种场景、风格的虚拟人角色,每个虚拟角色具备形象、声音、人设对话能力 此外,平台面向用户开放AIGC工具创建独一无二虚拟角色的能力。

  在这些丰富的互动体验背后,Soul一方面借助AI的赋能,为原有的平台生态注入新的活力,持续打造新的场景和生态,创造出更强的用户粘性;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天然的流量入口能让其新功能快速得到用户反馈和数据积累,持续强化其社交数据优势,并打开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现阶段,AI对于社交平台增值服务的提升效果已经被广泛验证。数据显示,AI聊天软件Character.AI去年的营收约为1520万美元,主要由付费订阅、角色订阅、广告营收构成。Character.AI采用To C付费订阅模式,普通用户免费;Pro用户9.99美元/月。同时,其拥有大量UGC训练的AI角色,可采用角色订阅模式,平台与创作者分成。此外,Character.AI利用平台流量为品牌投放广告,或为创作者提供推广服务。

  此前,Quora 旗下的 AI聊天机器人平台Poe还了推出一项新功能,允许创建 AI Bot 的创作者通过自己所打造的AI Bot获得收入。具体而言,若AI Bot为 Poe 带来了新的付费订阅用户,创建者可获分成;创建者也可直接为AI Bot设置付费,针对每条消息收取一定的费用。

  早在两年前,Soul围绕着新技术和新生态创造了不少新职业,例如捏脸师(虚拟头像创作者)。不少用户依靠Soul推出的数字化工具创作成为捏脸师,也有审美和创造力的用户实现了月入5万。在AIGC更进一步释放创造力的当下,持续打造共创经济生态的Soul也有望在新技术支持下,与用户共同打开商业化新路径。

  这些商业化案例,都是AI社交可以持续尝试的新方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业内进一步围绕AI将为社交赛道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形成确定性共识。

  实际上,业内对于AIGC+社交的探索从未停止。近期,据媒体消息,小红书AI大模型团队正在部分内部产品灰度测试自研通用大模型基座“小地瓜”,尝试将AI技术应用在多模态技术、AI 内容创作工具、社交、搜索等方向和场景。此前,腾讯、微博、百度、美团等大厂也先后推出AI社交相关产品。

  在增量难寻成为行业常态的当下,AI为整个赛道注入了全新可能性。伴随着更多阶段性成果陆续呈现,更加说明了通过AI撬动更多业务增量是一条可持续的路径。而在这场集体探索中,捕捉机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基于企业基因洞察放大自身优势。

  以Soul为例,在近期与极客公园的对谈当中,平台创始人张璐这样解释了Soul为何能够成为当前AI+社交赛道上的一个特殊样本。

  一方面,平台基于在年轻群体的高度渗透,以及高活跃、高粘性生态,在一对多、多对多等大量公域社交场景下沉淀了海量的高质量社交数据。数据显示,平台每个聊天的日活用户,平均每天发出约 70 条点对点私聊消息,而一年新内容瞬间发布条数就超过 6 亿。基于高质量、高关联度的数据,能够极大提升模型训练效果、降低训练成本、提高迭代速度。

  另一方面,Soul拥有天然场景,可以快速得到海量用户反馈。从用户记录心声和生活的瞬间广场、主题多元的群聊派对,到狼人魅影等包含一对多、多对多的不同公开互动场景,均为AI技术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实验土壤。Soul CTO陶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用层企业落地AI能力、自研大模型更像是为钉子找锤子,而非目前行业的通用问题“拿着锤子找钉子”——即大模型性能和应用严重分离。

  这也是为什么,AI时代下,Soul有望成为以对话为主要互动形式的新流量入口和以AIGC 打通整个社交全链路的 AI Native 社交网络。

  这自然也代表着其蕴藏着更为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以当前雏形初现的共创生态为例,围绕头像体系,成为优质头像创作者的用户可以基于Soul提供的工具成为生产者并成功赚取收益。那么,从语音、群聊、音乐、游戏,到数字分身等更多垂类场景,如果使用 AI 技术,生产效率发生改变,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产出类型,将持续激活更多用户参与并带来更多创意个性化服务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赛道缔造了meta这样的全球社交帝国,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为科技巨头腾讯送上了续命的“站票”。在AI重塑移动互联网、开启下一个时代的当下,如何真正将大模型落地至端内具体场景,焕新产品体验和商业模式,打造增长第二曲线,考验着每个身在其中的玩家们。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