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郑和郑和简介(他的生平,你了解多少?)(航海家郑和是什么人)

提到郑和,大家都很熟悉了,郑和下西洋,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本上的重点。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航海家郑和的生平。

郑和(1371—1433年),回族,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人。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攻占云南。明军势如破竹,这年末,云南事平。在攻下云南后,郑和就被傅友德收在门下,并任侍者。郑和体貌不凡:”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又岳峻而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袁中彻《古今识鉴》卷八)这段史料记郑和生有异相,被当时的著名识相者袁中彻认为有”极贵”的前程。郑和在傅友德旗下做了哪些事,有何功劳,史书不记。只说1384年傅友德随燕王朱棣北征,攻打蒙古残存势力。傅友德能征能打,深得朱棣赏识,二人关系密切,交往较多,大概在这个时段,朱棣就看到跟随傅友德的郑和”丰躯伟貌”,给燕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以”靖难”的名义发兵攻打南京。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朱棣从亲侄儿手中夺取了政权,做了永乐皇帝。在”靖难”之战中,郑和跟随燕王”出入阵战,多建奇功”,郑和便成了永乐皇帝十分倚重的人。

郑和七下西洋的事,人人皆知。但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先去了东洋,这一点人们知之甚少。

郑和祖父和父亲都去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从小就受到海外世界的教育及有关航海的知识储备。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可能对永乐皇帝的下西洋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就在永乐皇帝赐郑和姓氏只过了20天,永乐即”命京卫造海船五十艘”,并命做好一切航海物资准备,要派郑和下西洋。但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重大事件,促成了郑和先下东洋,即出使日本。其原因是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一衣带水”,早在唐代两国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到了明代,日本倭寇不断侵犯我沿海地区,加之明太祖时,大臣胡惟庸一案有通倭之疑,明与日本断绝了往来。永乐皇帝即位后,立即派大臣带上皇帝”诏谕”赴朝鲜、日本,以便建立关系,得到日本积极回应。永乐元年九月,日本国遣使坚中圭密等来华,正式入贡。日本国王源道一接受永乐皇帝的赐封”日本国王”的称号。并向永乐皇帝保证不纵容日本浪人勾结中国”奸宄”继续侵犯中国边境,双方还为”勘合贸易”达成协议。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是一个世界航海史上值得铭记的时日,因为在这一月,航海家郑和统率着一支伟大的船队,扬帆出海,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远洋航行。

这次航海有着四个世界第一。

其一,是当时世界第一的庞大船队;其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达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属世界第一;其三,郑和七下西洋所到达的著名城市及港口最多;其四,郑和的庞大船队满载着文明和友谊。

郑和舰队所到之处,当地的国王、首领、酋长、官员都带领臣民,远道相迎,以当地最高的礼遇接待郑和及其船队。原本郑和下西洋每日都有专职的官员书写航海日记。但这一份珍贵无比的资料,连同其他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文献档案,被朝廷中的禁海派代表人物,兵部郎中刘大夏偷偷烧毁。因此,完整的有关郑和七下西洋的文献档案缺失,不能不说是中华航海史之痛!但郑和七下西洋毕竟是持续了28年之久的大规模历史事件,是世界航海史的一座丰碑。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