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2岁的时候,郁达夫就失去了父亲,从此家中以母为天,正如他所记载的那样:“自父亲死后,母亲要身兼父职了”。
郁达夫当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父亲走的时候并未给家中留下多少产业,母亲一人支撑门楣太过艰难,在重男轻女的时代,郁达夫的母亲不得不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
一个拖着几个孩子的孤寡女人,靠着家中的几亩田地,实在难以维持生计。雪上加霜的是,孤儿寡母的郁家母子没有因为势弱引得亲戚邻居们的同情,反而遭受了无尽的欺负和苦楚。
学生时代郁达夫
因为大哥二哥都在外地求学,郁达夫虽是男子,却又年幼且体弱,庄稼被偷、田地被占,郁家除了无依凄楚哭泣的寡母,没有人会为他们出头。
好在早逝的父亲留下了一屋子的书本和几分书香的门庭,小小的郁达夫虽然体弱不胜武力,但天生便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还留下了“九岁题诗四座惊”的佳话。
“穷”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好伙伴,但它伴随了郁达夫的整个童年。用今天的话说,郁达夫就是生活在乡间小镇上的穷屌丝,幼小且可怜,没人会认为一个穷屌丝能翻出多大的风浪。
出了私塾,正式上小学的郁达夫彻底显露出了他异于同龄人的聪慧,短短几年,跳了好几次级,导致他永远是班上最小的学生。年龄小、个子弱,一群白鹤中,他就如那个待宰的小鸡仔。
年少的孩子或许懂得家庭的穷苦,却不敢轻易在同学面前输了可以昂首挺胸的气势。随着郁达夫的逐渐长大,他开始在乎同学之间的差异,一双锃亮的小皮鞋是他人生中生出的第一份渴望。
小郁达夫也期盼自己可以像那些穿着小皮鞋的同学一样,故意在地板上走出“嘚嘚嘚”的声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他很少同母亲主动要什么东西,自幼便见证了母亲的辛苦劳累,郁达夫这个穷人家的孩子虽不能早当家,却不能说不懂事。
可是小皮鞋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啊,那是小郁达夫的执念和童年缺口,只要补上这个缺口,再苦再累,当日后回忆起来时,也是幸福的。
然而现实是,郁达夫的母亲为了供养三兄弟读书,早就把家中值钱的一切东西都变卖了,此时要她花钱去买一双价值2个大洋的小皮鞋,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穷的母亲也想给自己的孩子全世界最好的一切,虽然郁达夫的母亲已经穷得叮当响的子儿都没有了,但是看着孩子眼中的渴望,还是不忍心拒绝他的诉求。
在郁达夫的记忆中,母亲曾一言不发的从后门走出,然后挨家挨户地询问,终于在街头的一家杂货铺找到了一双令郁达夫非常渴望的小皮鞋。
老板曾非常殷勤地对他们进行服务,可是当听说要赊账的时候,老板的嘴脸立马就变了,而母亲的脸也一下子就变得通红,眼里还闪烁着泪光。
那个场景令郁达夫终身难忘,而他幼时贫困的经历也导致他长大后格外地仇富。他曾一度和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企图打造出一面新式的文人旗帜,痛快淋漓地挥斥方遒。
在因为刊物销量不好遭到书店老板的数落和脸色后,借酒消愁的郁达夫甚至在半醉的情况下跑到大街上对小汽车们做枪击的手势,胡言乱语:“我要枪毙你们这些资本家!”
郁达夫从来都是站在穷人的这一边的,哪怕他后来声望愈显,屌丝逆袭成为有权有钱有势之人的座上宾,他也从未跟这些人一样对穷人横加指责。
郁达夫(右一)和朋友
在郁达夫看来,穷是这个社会的病痛,穷人并不是不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从来就挣脱不了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归根结底,郁达夫还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
郁达夫的成长之路荆棘丛生,连最基本的强健身体都未曾得到。还是因为一个穷字,郁达夫自幼便营养不良,长大后也是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
在随兄长郁曼陀赴日本留学时,身体孱弱的郁达夫更是成为了当地日本同学嘲笑的对象,而烙在民族脊梁上“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呼此时似乎全部压在了郁达夫一个人的身上。
日本留学时的郁达夫
“支那”、“东亚病夫”等丑化中国人的称号不仅让郁达夫备受侮辱,也一度打击着他的自信心。
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喜欢上了房东的女儿后藤隆子,可是因为内心的怯懦,他不敢向心爱的女子诉说自己的心意,害怕作为日本人的她也会跟她的同胞一样嘲笑他,说他痴心妄想。
可是少年人的情动是无关民族情节的,哪怕他喜欢的这个女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同他有着对立的立场,但青春的躁动还是让他忍不住偷窥后藤隆子洗澡,以求满足内心和身体火热的渴望。
郁达夫将深藏在内心的隐秘通过小说《沉沦》公之于众,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羞涩的中国人,他骨子中不甘、放荡的一面让他能坦率地“敢”。
而郁达夫的“敢”贯穿着他的整个人生,敢于背负道德的审判抛弃为他生儿育女的原配孙荃,另娶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
在王映霞疑似出轨后,也敢于大张旗鼓地登报指责妻子,自爆家丑泄愤,最终导致妻离子散的结局。
郁达夫和原配孙荃以及孩子合影
可也正是因为他的“敢”,为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树立起了一座英雄式的丰碑。郁达夫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完成了百余篇激励抗日的争论,此外还有引导国际舆论的抗战时评,曾经那位可怜的屌丝,文弱的病夫,多情的愤青,一跃成为了爱国的英雄。
曾经的小愤青变成了老愤青,郁达夫不改的是他一如既往地固执,这份固执让他不惧疲惫、不惧危险,通宵达旦地写稿、演讲,成为了抗日宣传最好的代言人。
张楚琨在回忆郁达夫时曾说:“他那瘦弱的躯体爆发出火一般的生命力,我仿佛看到一个在为希腊自由而战的拜伦。”
郁达夫和第二任妻子王映霞
郁达夫自己也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或许他自己没曾想过要去做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可是最终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愤怒为后人塑造了一个值得崇拜的民族英雄。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郁达夫化身酒厂老板赵廉,隐身在苏门答腊岛,娶了一位平凡得有些丑陋的华人女子,生下了小儿子郁大亚。
郁达夫第三任妻子何丽有
而在隐身蓄势待发的时机,郁达夫也借由给日本人当翻译的机会,间接救下了无数的华人同胞。
但是再好的隐身术也不敌小人的恶意中伤,1945年,本来已经快要功成身退的郁达夫被日本人的狗腿子洪根培告发,最终还是难逃日本人的魔爪。
郁达夫当日本人翻译时,掌握了太多日本人犯下战争罪的证据,日本人急于销毁自己的恶行,郁达夫这个证人自然不被允许存活于世。
1945年8月29日晚约8点时分,刚吃完晚饭的郁达夫正和朋友们商量事情,一位年轻人将郁达夫叫了出去。
郁达夫说他稍后便回来,可是这一去却不知所踪。因为没有找到郁达夫的尸体,世人对于郁达夫的死也是众说纷纭。
化名赵廉的郁达夫和儿子郁大亚
有人说他隐居在苏门答腊岛的深山老林里,有人说曾在某个寺庙发现过他的身影,可是据铃木正夫向当年杀害郁达夫的日本宪兵班长的求证,郁达夫确实是死于他们的手中。
一代抗日救亡的民族英雄,灵魂至今都还孤零零地飘荡在异国他乡,不知归处。而当郁达夫去世半天后,他最小的女儿才诞生。
最为无辜和可怜的应当是他的遗孀何丽有,年纪轻轻便失去了丈夫,还有一个牙牙学语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女儿需要照顾。更加让何丽有难以置信的是,自己身边这个酒厂小老板居然是名满天下的郁达夫。
郁达夫、郁曼陀、郁养吾
不过何丽有的惊惧与错愕都跟郁达夫没有关系了,他完成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应该担负的责任,也以身作则为甚至都记不清他相貌的孩子们做了最好的启蒙教育。
或许他是文弱屌丝郁达夫,也或许他是多情愤青郁达夫,可在中华民族快速振兴的今天,他更是英雄般的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