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填志愿是智商税吗?是投资未来还是被割韭菜了?

内容摘要  前段时间张雪峰频繁登上热搜,因3小时狂赚2亿又一次被骂上热搜。不少人指责他不知人间疾苦,怒斥他收割普通人的未来。毕竟高考填报志愿的指导服务,竟卖到一两万的高价,确实让人咋舌。  事情又有了反转,仅仅3小时,将近2万个名额便被抢购一空,甚至连高一学生的家长都提前锁定名额。如此惊人的吸金速度,瞬间点燃了

  前段时间张雪峰频繁登上热搜,因3小时狂赚2亿又一次被骂上热搜。不少人指责他不知人间疾苦,怒斥他收割普通人的未来。毕竟高考填报志愿的指导服务,竟卖到一两万的高价,确实让人咋舌。

  事情又有了反转,仅仅3小时,将近2万个名额便被抢购一空,甚至连高一学生的家长都提前锁定名额。如此惊人的吸金速度,瞬间点燃了舆论的怒火。前一刻还被众人奉为座上宾的张雪峰,下一秒就被骂成收割韭菜的“恶人”。

  有人不禁问,张雪峰此举究竟是对是错?其实,相较于他3小时赚2亿这件事,另一个关键数据更值得我们关注——去年高考人数突破1342万,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比前年足足多出51万。

  本科录取名额仅有450万,而复读生就高达413万。这意味着,即便将所有复读生都录取,留给其余900万考生的本科名额仅剩37万。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考生们刚从1342万人的“战场”中拼杀出来,面对填报志愿这一关乎命运的关键环节,1万8的费用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18万,恐怕都有人愿意掏。

  毕竟在当下社会,对广大普通人而言,高考几乎等同于“一考定终身”,选对专业就如同人生的第二次“投胎”,谁不想为自己谋个好前程呢?

  实际上围绕张雪峰的争议核心,主要在于他的收费行为以及高额收费是否合理。很多人或许还不清楚,张雪峰背后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有一个庞大的团队。

  他的公司峰学蔚来,拥有20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需要对数百所高校、上千个专业进行深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背后所需的成本和开支不容小觑。就按每人每月8000元的低工资计算,每月光是员工工资就超过100万。

  假如所有服务都免费,他又该如何维持团队运营?若不招聘足够的人手,又怎能保证对海量信息的精准分析?

  况且,张雪峰并非所有服务都收费,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完全可以观看免费的视频科普,而有能力的家庭则选择付费获取更优质的服务,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吗?

  甚至可以说,付费家庭的支持,为免费科普提供了可能,本是皆大欢喜之事。张雪峰本质上是个商人,只要提供的服务有价值,适当盈利也无可厚非。

  退一步讲,如果觉得张雪峰的“圆梦卡”太贵,市场上还有其他选择,网易、知乎、百度等大厂都推出了高考填志愿服务,并非非他不可。

  原因很简单,张雪峰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年,他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有人询问师范学校如何,他直言千万别去,教师行业已趋于饱和,这无疑得罪了师范院校的教授;有人想学医,他又坦诚相告,家境一般的尽量别选,又得罪了医学院的教授;对于想学金融的,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没关系背景的很难获得就业机会,同样得罪了金融学教授。

  他的每一个回答,都如同一把利刃,直戳现实的痛点,让寒门学子看清残酷的现实——他们根本没有试错的资本,前方处处是陷阱。

  他还反复提醒普通人,别轻易涉足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建议贫困家庭的孩子选择工科,虽然辛苦,但至少能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

  张雪峰却直言,普通人未必能轻易吃上这碗饭。他开设直播间进行免费咨询,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没见过世面、缺乏资源,对专业和学校一无所知的普通家庭。他给普通人推荐的专业,要么前景好、能赚钱,要么就业稳定。

  许多普通人只看到某些职业表面的光鲜,却不知背后的就业机会可能是靠世袭的家族背景换来的。他一句“这个专业不行,那个专业就业不好”,不知砸了多少人的“饭碗”。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尽管张雪峰饱受争议,但从未因坑蒙拐骗而遭人诟病。真正感谢他的,是那些寒门子弟。

  他们深知自己没有退路,没有更多选择,在无人兜底的艰难道路上,张雪峰的建议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他打破了信息的壁垒,让普通人能获取更平等的信息,这便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

  他的爆火绝非偶然,背后反映出精英阶层虽掌握着大量资源和普通人的命运命脉,却逐渐失去了对社会底层的感知与理解。

  这些年,精英们的不当言论还少吗?贫困区孩子身体素质差,他们建议多吃肉;打工人通勤时间长,他们反问为何不在公司附近租房;底层人民工资低,他们又提议开私家车拉私活。

  这些高高在上的言论,尽显对底层生活的无知。他们诋毁张雪峰,无非是想让普通人相信命运无法改变。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用空洞的鸡汤麻痹大众,而是坦诚地指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就业和赚钱才是首要目标。张雪峰是否赚了“黑钱”,普通民众心里最清楚。

  有些人高高在上,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只有张雪峰站在人群中,为普通人发声。你可以不喜欢他,觉得他现实、世俗,甚至功利,但不得不承认,中国需要张雪峰这样的人。

  他触动了穷人的固有观念,也触动了富人的利益。如今我们不应打倒张雪峰,而是期待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为底层发声,向不公抗争,向强权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