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省的油钱全被它割了韭菜”

内容摘要  如今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打得激烈,“有钱人才买油车,想省钱才会买电车”已经快成为很多车主的共识。  美滋滋花几万块买了车,还没等计算出平时充电、保养能省下来多少油钱,就被比传统燃油车高出几千块的保险费用背刺一刀。  这边车主抱怨保费高,结果去年底官方公布了保险行业数据,2024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

  如今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打得激烈,“有钱人才买油车,想省钱才会买电车”已经快成为很多车主的共识。

  美滋滋花几万块买了车,还没等计算出平时充电、保养能省下来多少油钱,就被比传统燃油车高出几千块的保险费用背刺一刀。

  这边车主抱怨保费高,结果去年底官方公布了保险行业数据,2024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业务上足足亏损了57亿。

  眼看着便宜电车都快降到1万~2万元一台了,保险费用反倒一路猛涨到了几千元,甚至近万元的大关。

  随便找个保险公司报价,发现一年的保费就已经达到了车价的1/8,掰手指头算算,相当于又买了一辆车。

  而新能源电车的保险支出常常会翻倍。20多万元的车保费动辄冲到七八千元,10万元左右的性价比车型,一看保费也要三千出头。

  如果买的是五菱宏光MINI、长安糯玉米、奔腾小马这类主打性价比的小车,更是“买车时我大手一挥,上保险时我抠抠搜搜”。

  一位网友年初买了一辆标价3万左右的奔腾小马,算上各种折扣补贴,车价甚至已经降到了1万块钱左右:但首年保险足足有3770元,真快赶上一半车钱了。

  有特斯拉车主第一年在小保险公司上的车险是5500块,第二年想换个大一点的保险公司,结果一看报价9000多元。

  社交平台上常被提起的车型包括比亚迪秦、埃安AION Y、零跑C01……还有经常被用来跑专车的比亚迪汉,谁能想到,买个车险还得遭遇“连坐”。

  去年年底,新华视点就报道过一个例子,某车主前一年出过两次险,结果保费从4000元涨到了8800元。

  贵也就算了,一些多次出险的车主干脆找不到能买的车险。最后只能买个最基础的交强险,胆战心惊地在路上“裸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经出具过一个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哪怕扣除车龄因素(很多电车是首年保险,保费天然较高),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

  路上遇到一些不严重的磕碰,能不走保险就不走保险——“保险涨幅恨不得比修车价格还贵,相当于保险公司垫钱给我修车,明年我还得补上。”

  汽车保险本来是为车主潜在的车辆损失兜底的,现在却成了需要精心呵护的事物,堪称当代版“买椟还珠”。

  最早觉得保费高是因为新能源的技术不够成熟和安全,随着技术进步和普及率提高,价格自然就会下来。

  直到看到保险公司的亏损新闻——还以为自己是人家苦求的“大客户”,结果发现这里面根本没人得到便宜。

  问题的关键在于赔付率。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虽然比燃油车高出不少,但赔付率更高,约是燃油车的1.4倍,很多保险公司是保得越多、赔得越多。

  如果用手机打比方,燃油车就像当年的诺基亚手机,外壳掉漆不耽误功能。路上出点小事故、小剐蹭,补个漆面、做个钣金就完事儿了,几百块钱就能搞定。

  但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企都在卷智能化、科技化。新能源车的外壳已经不只是外壳了,而是搭载各种高级智能化设备的“支架”。

  另一方面,如今的电车配件的高度集成化,这也带来新能源车维修中的另一个“惯例”——只换不修,大幅提升了修车的成本。

  以车灯为例,传统燃油车的前灯看似是一整个,但转向灯、大灯、雾灯是分离的,坏了哪个灯泡就修哪个。

  但如今市面上哪怕比亚迪秦这种六七万元的电车,使用的都是集成式大灯。你以为只是转向灯坏了,结果发现得花5000块换整个大灯。

  如今,每个新能源品牌都会给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的质保——但前提是当这些核心部件出现事故或损坏时,必须在原厂维修或者更换。

  而在长期的“惯例”下,很多第一辆车就买了新能源的年轻车主也会把“只换不修”“出问题就去4S店”当作默认的方案。

  但问题是,质保期内手机电脑的故障维修是厂家买单,车被撞坏了需要更换部件,却是作为第三方的保险公司在付钱。

  新能源车的高价车险,如今似乎已经陷入一种困局:车主们抱怨它比油车保险贵,保险公司嫌它风险高还亏本。

  看起来,只有新能源车企们靠着贴满车身的昂贵智能配件,以及小维修店不敢修也不太会修的集成化零件,成为了唯一的受益者。

  从去年开始,随着越来越多车主开始抱怨“续保难”“保费贵”,一些新能源车企干脆自己卖起了保险。

  比亚迪、特斯拉选择直接开保险公司(特斯拉的保险不在国内售卖),而蔚来、理想和小米旗下子公司都成立了保险经纪公司,相当于给车主和保险公司做了个官方中介。

  2024年全年比亚迪保险亏损了1.69亿元,综合偿付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摊生意到底能做多久,依然让人心里没底。

  价格高于市场报价,但只有通过平台购买车险,才有权限购买它包含保养、补漆、事故代客值守等服务在内的“无忧包”。

  今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机构推出了一个“车险好投保”平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车辆买不到保险的问题。

  对于正在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牢牢掌握和产业有关的每个环节,才能建立起更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但当普通人已经开始不被价格战轻易诱惑,转而去思考养车保险成本的时候,车企似乎也应该重新思考自家苛刻的修车条件、昂贵的维修成本。

  只可惜在那之前,新能源车主们依然还得暂时先接受高价车险这个事实:“早知道当初就不贪这便宜,买个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代步算了。”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