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丁舟洋
继“成都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消费热潮,接连打破影史纪录,以120亿元票房进入全球电影票房榜前十,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之后,又一“成都造”影视作品连续剧《白色橄榄树》迎来2025新春开门红,目前该剧已登陆海外10国,收视热度登顶。
“《白色橄榄树》的海外热度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探索。”《白色橄榄树》总制片人、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斌表示,众所周知,国内的长剧市场非常“卷”,平台和制片方都在“降本增效”,定制剧的利润也越来越薄。“但《白色橄榄树》的海外爆火充分说明,在我们熟悉的红海之外,还有一片新的蓝海在等着我们。”
值得注意的是,2月14日,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正式更名为“天府文旅”(SZ000558,股价3.41元,市值43.96亿元),标志着其在文旅融合领域的战略升级。天府文旅作为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依托母公司成都文旅集团,整合旗下影视资源,在影旅融合、拉长文旅产业链方面呈现出新生态。由成都文旅集团策划出品的电视剧《白色橄榄树》2月初在国内热播,取景地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这部电视剧便是影旅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
触动海外新生代华人情感共鸣 打破国产剧在欧美市场传播难点
2月1日,在爱奇艺国际版,《白色橄榄树》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泰、越、马、印、日、韩、阿、西、葡等多语种字幕,并有泰语配音版、越南语配音版同步上线,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无缝对接。2月6日开播首周即登顶站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市场的热播榜,首周覆盖用户超500万,受到海外用户高度喜爱。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白色橄榄树》在国外真的火吗?”就会看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不同IP(网际互连协议)的网友晒出数据——在该剧的海外独播平台爱奇艺国际,《白色橄榄树》热度登顶;男主演陈哲远开通ins(社交应用名称)账号仅三天粉丝突破150万;亚洲知名权威影视评分网站My Drama List(一个影视社区平台)开分即高达8.3。
“东南亚市场历来是华语影视作品的强势覆盖区,而欧美市场则一直是国产影视剧的传播难点,但《白色橄榄树》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白色橄榄树》不仅在东南亚播得好,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英语国家中,也是爱奇艺国际在当地剧集播出排行榜的冠军,而且和第二名比起来是断层式的领先。”赵斌说。
为何《白色橄榄树》会有如此高的海外热度?
“这部剧以当代年轻人在海外工作为背景,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形象,更深刻描绘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在全球舞台上的自我实现与身份认同。在祖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自己也能在海外实现理想,这种情感与身在海外的年轻观众心意相通。”赵斌认为。
过去,中国人在欧美国家的“存在感”相对薄弱,长期被局限于开中餐厅、干洗店等刻板印象中,而《白色橄榄树》则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现在越来越多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能参与到当地的主流社会中,他们的形象是什么?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什么?《白色橄榄树》就是对这个群体的写照。
作为《花千骨》《楚乔传》等爆款剧的幕后推手,赵斌对国产剧在海外热度的趋势变化有着深刻的洞察。“放在以前,东方功夫、东方仙侠是我们海外传播的热点,但随着国产网络文学与世界的同步,我们影视作品中传递的当代生活方式与世界主流社会的年轻一代是共鸣的。”
掘金千亿海外市场 中国影视出海的全球叙事新格局
《白色橄榄树》在英语国家的成功出圈,不仅为国产影视剧产业带来了启示,更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故事、中国题材以及中国演艺资源的巨大商业潜力。此外,国产微短剧,在国内上映后,依托同样的故事内核迅速被海外市场改编翻拍上线。这都充分印证,中国的影视内容、演艺资源都已具备全球化的可能。
“国内影视公司虽然手握丰富资源,但往往囿于固有模式,纠结于8%还是10%的承制费,未能真正放眼全球市场。”赵斌说,“在我们熟悉的红海之外,还有一片新的蓝海在等着我们。”
如何去征服这片蓝海?赵斌认为,首先要具备国际视野,“并非简单的模仿借鉴,而是根植本身的中国故事,挖掘和国际当代观众同频的故事。”如果从年龄上看,“80后”都只能算是互联网移民,但“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再看19~24岁这个群体,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国际和国内的用户差距没有想象中大。
其次,一直深受海外市场青睐的国产古装剧也在发生变化。“海外观众对国产古装剧的兴趣从《甄嬛传》这类宫廷题材,转到《庆余年》《卿卿日常》等反映寻常人物故事的作品。”赵斌说,“最后,出海的机会不仅在于作品,而且在于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而从以上三点分析,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四川造”“成都造”的影视剧出海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赵斌透露,今年公司将重点打造两部具有强烈出海特征的作品,其中一部是以中国北斗卫星为主题的《苍穹以北》,“北斗是中国硬科技的响亮名片,《苍穹以北》将在阿联酋国家电视台播出,北斗服务覆盖到哪里,这部剧就会播到哪里。”另一部是面向合家欢市场的“真人特摄”短剧《熊猫超人》,这部剧与日本东映动画联合打造,第一季预计拍摄52集,每集10分钟,海外市场由东映动画负责。
“中国作品在全球市场蕴藏着上千亿的商机,中国影视企业应当勇敢出击,我们完全具备这样的实力。”赵斌信心满满地表示。
超越传统的城市营销 解锁新型文旅产业链发展密码
一部热门影视剧的生命周期远不止于播出期间。作品收官后,IP(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才真正开始释放,这正是产业链的深远意义。
《白色橄榄树》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话题讨论量突破百亿,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剧组在成都、乐山、自贡、凉山等地的取景场地迅速成为旅游打卡点,主要取景地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更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游客量持续攀升。
在社交平台上,前往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拍摄《白色橄榄树》中的同款“东国”场景,已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打卡方式。
据了解,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原为“三线建设”时期某水电建设单位遗留下的生活和办公用房,因其独特的红砖建筑风格而得名。2023年9月《白色橄榄树》正式开机,该剧美术团队辗转全国五省勘景,最终将红房子影视基地进行实景改造,搭建起独具异域风情的虚构国家——“东国”,顺利完成了重点戏份的拍摄任务。
据乐山市沙湾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统计,得益于《白色橄榄树》的IP(知识产权)效应,红房子影视基地在2025年春节期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40684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206.98%。
“《白色橄榄树》是四川探索影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单部影视作品在省内取景最多的一次尝试。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全网联动播出不仅提升了剧集的影响力,更达到了超越传统广告的城市营销效果。”赵斌表示,“这部剧的全部场景都来自四川,许多观众从剧中看到了成都、乐山、凉山、自贡等四川兄弟区域联动发展的新风貌,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落地并取得热烈反响,是当代题材中国影视作品的新突破。今年上半年,成都文旅集团还将加大在文化出海、国际传播上的突破,用影视作品承载四川故事,擦亮四川文化名片。”
作为四川省文化旅游产业领军企业,成都文旅集团近年来紧紧围绕“文旅新赛道”进行产业布局。成都文旅集团从产业规划入手,通过自身优势吸纳产业链上的其他优质资源:一方面,延长新型文旅的线上生命线,与优秀的创作团队合作,由他们负责开发、制作影视剧;另一方面,增强线下实体的生命力,主导配套文旅建设与运营。
据赵斌介绍,“中国故事村”和“拍在四川”服务体系,解决了影视与文旅融合源头与码头问题,将创作公司引到四川,吸引了众多创作公司入驻四川,实现了故事与旅游的良性互动与循环。“文旅剧不是景区导游类剧集,应该更多融合当地特色,展现当地风貌。文旅企业进军影旅融合赛道,能够迅速整合资源,为剧组提供专业的一站式落地拍摄服务。”从“电影+”到“影视+”,再到“跟着影剧去旅行”,这些跨界融合的新趋势,不仅是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更预示着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与创新,中国文旅整体迈入影视思维时代。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