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 岩
量子科技作为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颠覆性技术,正加速重构未来社会的运行范式与生活图景。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多位国际顶尖量子科技学者就量子科技如何支撑物理世界发展、推动相关技术创新进行了研讨与展望。
产出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
量子科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在提升计算困难问题运算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提高传感测量精度等方面,具备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潜力。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将量子科技纳入战略重点,通过制定专项规划与法案强化政策扶持及资源投入,加速推动量子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部五司司长郑健强调,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由量子科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已经拉开帷幕。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量子科技计划和项目,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的代表性成果。
资料显示,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取得多项重大创新。“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诸多量子科技创新成果争相涌现,为我国抢占全球量子科技制高点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仅如此,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也让各地充分认识到要加速布局发展量子科技。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优势,北京已成为我国量子领域创新的重要一极。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北京推动量子科技及产业落地的战略支点与创新策源地。近几年来,该院瞄准量子信息学前沿和国家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急需,以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抓手,聚集了超过300位全球量子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产出了一批世界级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北京已成为全国量子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未来将秉持开放创新理念,积极融入全球量子创新版图,坚持科技攻关、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建设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高地。
在强化本土创新能力的同时,量子科技的前沿性与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离不开全球顶尖科研力量的通力支持。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会上所言,量子科技研究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业,离不开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鼎力合作。他呼吁,要促进各国量子科技从业者之间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启动量子计算真机赛
论坛上,2025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计算真机赛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球征集优秀的量子计算算法,探索量子计算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提升夸父(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影响力。
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重大成果。目前,该平台有3个100+比特的芯片与1个高质量21比特芯片保持在线,各项性能指标、在线率、用户数、完成任务数等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向涛介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邀请全球量子计算研究者、工程师、高校师生等创新者参赛,共同推动量子技术的发展、进步。此次竞赛将围绕医疗、科研、金融、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设置赛道,通过竞赛形式,推动量子算法设计、编程优化及实际应用的研究,加速量子计算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在赛制安排上,比赛共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初赛采用笔试形式,主要考查参赛者量子计算的基本知识以及对夸父云平台的基础使用能力。复赛分为量子算法应用、量子编译算法、量子人工智能3个赛道,采用在线代码判题的形式,主要考查参赛者对量子计算相关算法的掌握程度。决赛将进入真机赛环节,要求参赛者使用夸父量子计算真机进行实验,解决预设问题,并进行线下答辩,以充分考查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