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梁乐)记者3月27日获悉,铝合金纳米复合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日前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启动。
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荻介绍,铝合金材料因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导热、导电性等性能,在建筑、能源和电力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项目采用粉末冶金复合技术,通过纳米碳定向排布和显微结构调控,实现铝合金导线的高导电性能,以及多环境适应性。
据悉,该项目由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中俄联创能源材料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新疆源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产学研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面向疆电外送能源动脉,针对新型架空线、导电铝排和构件,着力解决导电铝合金强度和导电率难以同步提升的问题,同时大幅降低铝合金导线的电晕损耗,提升其耐候性,为新一代架空线等产品赋能。
项目计划在3年内建成两个生产中试装置,分别是年产50吨高性能铝合金导线中试装置、年产500吨高性能铝合金结构件中试装置。在此基础上,项目还将推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在高端装备中的示范应用,后期将面向新疆乃至全国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小敏介绍,目前高新区集聚了新材料制造企业120余家,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该项目的启动为铝基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提供了关键支撑,有助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铝合金材料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