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着城市大脑的“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犹如一只灵动的眼睛,见证着“未来之城”的日新月异;启动区内,又一处地标性建筑——雄安体育中心拔地而起,日前正式运营;悦容公园内,春花绽放、植被渐绿,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踏青打卡……这个春天,雄安新区迎来设立8周年。8年间,一座现代化新城破土、萌芽、生长,从一张白纸到初具雏形,展现出从0到∞的无限想象空间。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在这里,只争朝夕的联通人奋斗在网络筑基、数智创新、服务疏解的一线,他们攻克一道道难题、迎接一项项挑战、完成一个个任务,与这座无限生长的城市同频共振,解锁着无限可能。
从“上天入地无门”到信号满格
在网络筑基中解锁无限可能
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一个模样,8年间,雄安新区从无到有、拔节生长,实现了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建起“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走在雄安新区新建片区的街头,会发现一处处“妙不可言”的“惊喜”:路边没有一根根电线杆,空中也没有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路面上也见不到市政设施的井盖。新区从一开始就坚持地上地下同步规划、先地下后地上进行建设,而水电气暖讯等市政配套设施管线,就深藏在先行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里。
不过,为这座前所未有的“地下城”进行通信网络保障并不容易。回顾起最初在地下管廊施工现场的情景,雄安联通网络建设者崔二伟从未想到会遇上“上天入地都无门”的情况:“地面上不能架设光缆杆路,地下管廊又深达十几米、二十米,而且全是由钢筋水泥筑成,信号很难穿透,最开始甚至用对讲机也无法通信。我们经常是在地下管廊走一段后,找一个出口到地面上确认一次方向和位置。”
从各大工地的临时通信保障,到光缆线路迁改,再到安置区通信设施建设,崔二伟和团队同事一路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紧紧跟随新区规划建设,建起一张高质量光缆网,为城市各个区域的网络覆盖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雄安联通不仅实现了全域千兆宽带网络的100%覆盖和5G网络的立体化、深覆盖,还建立起光纤网络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几年前,在施工现场测试信号要举着手机找‘风水宝地’,现在对于地下管廊的漏缆我们已经能精准定位到厘米级了。”在崔二伟看来,雄安新区的通信网络建设工作充满挑战,也蕴含着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机遇,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名网络建设者,当看到信号满格覆盖时,自己感到很骄傲。
雄安新区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地下停车场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图为雄安联通在地下停车场部署室内分布设施,确保信号满格覆盖。
近万兆的传输速率下,一部8K的超高清视频几十秒就完成下载,这是2024年雄安联通部署万兆光网试点时的测试效果。网络技术的先行先试,也正在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继助力雄安新区打造“IPv6+全国第一城”(IPv6即“互联网协议第6版”)、“全省首个千兆城市”之后,2024年,雄安联通在网络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新进展。“去年,我们率先试点部署了万兆光网,具备了在园区、小区等场景的万兆接入能力;获得了中国信通院IPv6+2.0 Advanced证书,进一步助力雄安打造全域纯IPv6城市;在新区全域完成3000个5G轻量化站点的规模部署,为实现5G物联奠定坚实基础。”雄安联通网络部主管郭艳坡介绍。
雄安联通试点部署万兆光网8年来,从网络建设筑基者到网络创新的领跑者,联通人正在以网络之笔,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蓝图拓展更大想象空间。
为智慧城市打造解决方案
在数智创新中创造无限可能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城市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尽收眼底”;在“雄安之翼”这一艺术地标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台巨型3D打印机正在“打印”着一座大剧院;在容东片区的数字道路上,智能网联巴士来往穿梭,进行着测试运行……自规划之初,雄安新区就提出创建数字智能之城,8年来,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生长,一个个创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一幅幅智慧城市的新图景跃然眼前。
在启动区,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楼顶上,一架无人机徐徐升起,开始环绕园区飞行、采集各栋建筑的数据,用于园区的三维建模。
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航拍图石亚攀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平台为建筑进行3D建模雄安联通创新业务中心解决方案经理石亚攀此前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坐在办公室里,通过联通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平台,就能远程操控无人机作业。“在雄安新区,很多客户都对新技术和新场景有兴趣、有需求,最近我正在与同事一起研究低空经济,希望把联通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更多领域。”石亚攀说,雄安新区这片创新沃土孕育着无限机遇,他希望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解锁这座智慧之城的更多可能。
从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驾车向北行驶不到10分钟,来到雄安新区的又一地标性建筑——雄安体育中心。这座备受期待的大型场馆日前已正式运营,科技感与智慧感成为其一大亮点,其中的弱电智能化工程便由雄安联通承建。
雄安体育中心航拍图雄安体育中心体育场雄安联通交付经理唐玉伟介绍,雄安联通针对雄安体育中心复杂的钢结构,制定5G+WiFi6全覆盖的网络解决方案,保障数万观众及赛事高清直播等通信需求;同时打造了智能化集成平台,涵盖楼宇自控、综合安防、能耗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提升场馆运维管理效率。“比如,楼宇自控系统可对暖通空调、电力照明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实现节能降耗;安防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与入侵报警联动,保障场馆安全。”
工作人员在对智能化集成平台进行调测除了雄安体育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唐玉伟还参与了雄安国际酒店建筑智能化工程等多个创新项目的交付。他说,未来将继续运用联通的数智创新成果,发挥自己的项目经验,让更多智慧场景在雄安新区落地。
智慧建造、智慧交通、智慧生态、智慧园区……立足雄安新区这片创新高地,雄安联通发挥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优势,为城市建设持续输出联通智慧,已在多个领域累计承接数智项目811个,为这座智慧城市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高效保障疏解单位需求
在服务客户中突破无限可能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星网已全面迁驻,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将于今年下半年迁驻,中矿总部、首批疏解4所高校、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8年来,雄安新区加力提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个又一个疏解项目有序落地。
开通雄安新区首部010固话、在疏解单位进行驻场服务、24小时高效响应客户需求、践行“连夜装”服务承诺……在高效保障疏解单位需求中,联通人突破着更多可能。
为有力保障雄安新区高质量疏解发展,中国联通成立了雄安新区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统筹集团公司、河北联通、北京联通等相关团队,强化协同保障。为此,河北联通专门设立服务保障团队“总部级客户服务中心”,紧密跟进疏解进展,全力对接疏解单位需求。
雄安联通工作人员为疏解单位提供驻场服务“我们从疏解项目的筹备、建设以及搬迁入驻等不同阶段着手,全程服务保障疏解单位需求。”总部级客户服务中心总监仇杰表示。
仇杰举例介绍,为让疏解单位拥有京雄两地一致的通信体验,雄安联通于2023年12月开通了雄安首部010固话,并实现京雄两地固话后四位短号互拨;前不久,针对入驻雄安新区办公的央企总部,雄安联通通过5G专网方案,有效保障了客户数据安全保密、全国多址办公方面的需求。
这一过程涉及大量沟通对接,为高效推进工作,仇杰和团队同事有的长期驻京办公,有的则经常往返于京雄两地之间。去年,她几乎每周都有一半时间在北京,“经常是早上赶六点多的高铁到北京,晚上赶七八点的车次回到雄安”。
为了能随时响应疏解单位的紧急需求,除在节假日确保有专人值班外,仇杰和同事们还养成了“手机从不关机”的习惯。她记得,有一次晚上11点接到客户需求,需要第二天上午完成100多个固话装机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集结力量全力以赴,一根一根地抻线路,对一台台机子进行安装测试,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在仇杰看来,做好客户服务总会遇到不同挑战,只有勇于突破极限,才能创造无限可能。她和团队也凭借一次次超出客户预期的响应效率和服务效果,多次获得来自疏解单位和人员的好评。
8年,近3000个日夜,联通人在一次次挑战与攻坚中稳扎稳打,与雄安新区共同生长,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蓝图到实景的日新月异。未来,在这座无限生长的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里,联通人将怀抱着对这座城市的无限期待,继续扎根奋斗、向新前行,以智慧和汗水、以新担当和新作为,继续解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