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以“无界创作新视听”构建未来视听新生态 ——CCBN2025聚焦融合制播,系统性布局内容生产全流程

内容摘要索尼以“无界创作新视听”构建未来视听新生态 ——CCBN2025聚焦融合制播,系统性布局内容生产全流程索尼以“无界创作新视听”构建未来视听新生态 ——CCBN2025聚焦融合制播,系统性布局内容生产全流程2025年04月24日 00:02
索尼以“无界创作新视听”构建未来视听新生态 ——CCBN2025聚焦融合制播,系统性布局内容生产全流程
索尼以“无界创作新视听”构建未来视听新生态 ——CCBN2025聚焦融合制播,系统性布局内容生产全流程 2025年04月24日 00:02 投影时代

    从线性到非线性,从硬件定义到软件定义,广播电视行业正迎来开创式的深度变革。

    在“媒体融合与数智广电”已成行业共识的今天,如何以技术为引擎、以生态为导向,驱动内容创作走向更加高效、灵活与协同,成为主流广电机构和行业技术厂商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2024年4月23日-25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隆重参展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以“无界创作新视听”崭新主题重磅呈现以“软件定义”为内核驱动的内容制作全流程解决方案。围绕“融合内容制作”与“高效生产流程”两大关键词,索尼依托创新影像系统解决方案、云化平台、网络传输机制与国产化适配成果,深入展示了在传统广电、融媒体、OTT平台、赛事直播、电影转播等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与应用实践,为行业构建面向未来的内容生态提供新典范。

索尼展位现场全景图

    地点:北京首钢会展中心

    展位号:2号馆2302展位

    聚焦未来视听格局,

    索尼打造五大系统化解决方案展区:

    软件定义的新媒体混合节目制作

    (Software Defined Broadcasting)

    网络化新闻制作流程

    (Evolute News Workflow)

    远程与分布式现场制作

    (Remote Distributed Production)

    电影感现场转播方案

    (Cinematic Live)

    旗舰微单与镜头群

(Alpha GM)

    其中,“软件定义广播平台”作为今年重点发布的新概念,融合通用算力、云计算与网络协同技术,推动节目生产从“硬件集成”迈向“系统协同”,为媒体机构打造高度灵活、资源复用、按需部署的节目制作新范式。

全流程混合制播平台:

    软件定义引领内容协同新时代

系统级协同制播平台:M2L-X与可视化控制能力深度融合

    在“软件定义的新媒体制作”区域,索尼集中重点展出M2L-X基于软件的现场节目制作切换台与MLS-X1堆叠式硬件切换台,系统展示其在软硬件混合部署、远程协同制作和高画质呈现等方面的关键能力。

    M2L-X软件切换台支持通用IT服务器、私有云与数据中心灵活部署,兼容虚拟化平台与电视台硬件切换台系统,适配 SRT/RTMP(S)/NDI等新媒体源,未来将升级支持UHD及ST 2110,可构建“远程+本地”协同的混合工作流。

    在硬件方面,堆叠式模块化切换台MLS-X1满足从小型演播室到大型转播系统的灵活需求,并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与重构,提高设备使用率。用户也可通过物理面板同时控制软件切换台和硬件切换台,实现软硬件系统的深度融合,提升响应效率并降低设备投资门槛。

    在远程制作场景中,M2L-X系统支持远程通用服务器部署与后台节目预切换,主控端完成最终导播控制,无需转播车与全员到场,提升技术使用效率,显著降低差旅与设备成本。

    同时,系统支持与硬件切换平台混合部署,既提升整套系统的冗余与稳定性,又构建起更加灵活、安全的远程与本地统一流程,尤其适用于广电大型项目制播。

    在专业监视器方面,索尼展出BVM-HX3110、BVM-HX310、PVM-X系列以及新推出的BVM-HX1710与BVM-HX1710N等产品。BVM-HX1710N具备ST 2110 IP输入能力。BVM-HX1710和BVM-HX1710N专为转播车、演播室及控制中心场景设计,采用双层液晶面板结构,拥有3000尼特峰值亮度与300万:1动态对比度,具备接近OLED水准的黑场还原能力。

    BVM-HX系列、 PVM-X系列产品支持通过监视器控制单元BVMK-R10集中控制与远程操作,显著提升了多机位监看效率与系统调度能力,是IP化转播流程中的重要可视化控制节点。

    智能拍摄与网络制播融合:

PTZ系统全面进化

    在AI智能构图拍摄与智能协作场景方面,索尼重点展出了SRG-A40与BRC-AM7两款新一代AI智能构图PTZ摄像机,突出其在AI识别算法、网络传输、系统联动方面的综合优势。

    两款机型均搭载了AI智能构图系统,基于人体姿态、面部特征精准识别拍摄主体,自动完成平移、俯仰与变焦操作,尤其适用于访谈、报告、课堂等场景,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制作效率。

    SRG-A40 内置AI智能构图的PTZ摄像机,优化的工作流程,非常适合教育、企业和小型活动的录制和直播。BRC-AM7具备5K超采样4K 60P输出能力与20倍光学变焦镜头,在低照度和复杂光源环境下依然可输出高质量广播级画面,适应演出、体育等复杂机位场景。

    该设备支持PoE++供电、SDI/IP流输出与RCP远程控制,一根网线即可完成供电、传输与操控,提升系统部署效率;支持ITU709、S-Cinetone、S-Log3等多种色彩文件预设,实现与系统摄像机色彩一致性;内置NDI协议,增强其在IP制播架构中的适配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CCBN展台上,索尼将会提前展示SRG-A40/12 Ver3.0与BRC-AM7 Ver 2.0 固件更新功能,包括多人构图、前景留白效应、追踪范围限制、人脸注册等。

    依托AI、IP与云端技术的协同应用,索尼PTZ系列正由高性能硬件向智能制播平台演进,通过持续不断更新的AI智能构图,全力支撑远程协作与网络化生产模式。

    灵活敏捷的新闻采集机制:

网络助力化制播一体化加速落地

    在“网络化新闻制作流程”展区,索尼系统展示了新闻拍摄、无线传输与远程制作的完整解决方案,构建新一代低延迟、高时效的采编播一体化工作流。展示系统涵盖PXW-Z280V、PXW-Z750、PXW-Z200以及HXR-NX800等多型号一体化、多用途新闻摄录一体机。

    在 “网络化新闻制作流程“拍摄区旁,索尼首次公开展出并演示了基于客户自有硬件部署的5G新闻外采制作枢纽软件PWA-RX1。该产品在支持Sony QoS、SRT流媒体传输接收之外,还可让管理人员通过PWA-RX1平台的远程调度能力,实现新闻制作的文件化快速传输,为广大新闻媒体机构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闻制作流程体验。

    在拍摄场景构建区,CBK-RPU7搭配HDC-P50A系统摄像机及由国内第三方厂家提供的轻量化无线通讯解决方案“自组网通讯系统“,组合在”斯坦尼康“稳定器上进行拍摄演示。这套方案基于ULL-HEVC深压缩编解码方案,实现高质量、低延时的视频信号远程回传。并且在不依赖昂贵基站与复杂链路的前提下,降低部署门槛,提升传输稳定性,特别适合中小型转播任务与省级分中心应用,适配大型活动现场、突发事件等无线拍摄场景。

    同时,此次展出的CBK-RPU7为经过新固件升级的Ver1.1版,可以为系统摄像机机头或肩扛新闻摄录一体机甚至是电影摄影机如CineAltaV2提供基于网络传输的Tally、RCP控制和返送的功能。而HDC-P50A系统摄像机作为轻量化的“全能型”机位解决方案,采用2/3英寸3CMOS 4K全域快门成像器,机身仅重2.6kg,具备极高灵活性。配合远程可控ND滤镜和集中IP输出能力,支持通过CNA-2适配器实现多机集中管理,适应多变的直播调度环境。

    在网络化制播流程展示区,索尼展示了PWA-RX1网络接收工作站,可在用户自有服务器架构下本地部署,支持通过无论是以5G上网棒、Wi-Fi还是网线接入互联网的索尼新闻摄录一体机被其远程控制,集成流媒体推送、文件回传调度与远程操控于一体。

    展区设置“游机+固定”双路径示意。现场拍摄区的PXW-Z200摄录一体机所传输的SRT实时流媒体传入PWA-RX1,被解码为SDI基带信号供导播系统切换。同时PWA-RX1遥控以游机形式进行文件拍摄的PXW-Z280V,将其存储卡中的内录高码率元素素材回传至现场的一台索贝非编系统内,被迅速编辑生成“快新闻”内容,体现其在突发热点应对与内容流转效率方面的技术优势。同时,这一基于5G网络的文件化新闻生产流程,将彻底打破了传统形式上的“拍摄-送卡-制作“或”拍摄-送卡-播放传输-录制-制作“新闻生产流程,消弭摄像、记者的拍摄采集工作现场,与后期制作人员的编辑处理工作现场间的时域、空域距离,创造更高效率的新闻制作流程,进而创造出对于终端受众更为及时、权威的新闻体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WA-RX1平台不依赖云服务。无论是摄像机文件回传,还是索尼新闻摄录一体机聚合QoS推流接收,均是采取客户自有硬件设备间点对点的通讯形式,保障新闻内容在传输过程中,始终高加密、不过云,兼具安全性、开放性与可扩展性,成为传统FTP/VTR方式的理想升级路径。

    融合传输与云地协同:

    远程分布式制作构建新范式

全流程IP化协作系统:Networked Live驱动制播边界重构

    以“Networked Live”网络化制播解决方案为核心理念,索尼在本届CCBN集中展示其覆盖制作、传输与管理的IP化全流程架构。在有限展区内,重点构建了具备远程控制、网络管理、信号调度能力的实景制播系统,验证其高效落地的强大能力。

    本次展出的一大亮点,是索尼在国产化方向的关键突破。系统管理平台VideolPath现已成功适配国产CPU芯片服务器与麒麟操作系统,满足国家安全可靠的政策要求。这一成果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与索尼总部联合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测试,为索尼专业影像系统及产品在本地市场的深度落地提供支撑。

    NXL-ME80远程传输设备亦迎来重磅升级。Ver1.2新版本提升了编码效率,支持4K 20Mbps与高清6Mbps的低码率高质量传输,并新增8倍速慢动作信号同步公网传输能力,还支持了60HZ刷新率电脑制式的信号,为体育赛事、图形处理等高质量制作领域提供远程制作新方案。

    在系统管理层面,VideolPath全力强化对SDN网络架构的支持。具备自动识别注册、图形化配置、路径自愈、设备接入等能力,显著降低操作门槛。通过与NXL-ME80深度融合,用户可在统一界面完成信号绑定与分发触发,实现大规模远程制作任务的集中管理。

    现场制播全面升级:

从光学突破到流程协同

    在“现场节目制作”展区,索尼集中呈现以图像质量、系统灵活性与智能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方案,助力节目内容从捕捉到发布实现流程提质。本区重点展出包括:HDC-5500V、 HDC-3500V、HXC-FZ90 等多款系统摄像机。其中,HDC-5500V结合可变ND滤镜与2/3英寸三片式成像器,支持深景与浅景灵活切换,满足演播厅与大型现场的多样需求;HDC-3500V作为高性价比的4K系统摄像机代表,延续索尼讯道系统的图像风格一致性,在新闻、教育及政企应用中展现稳定可靠的制播能力;HXC-FZ90则为中轻量级机型,具备快速部署、灵活供电等优势,适配多种现场移动拍摄场景。设备支持多种输出接口与网络控制协议,支持快速切换至电池模式与机身12G-SDI输出,提升现场配置效率,在暗场表现力、便携性与操作一致性方面亦具备显著优势。

    索尼远程集中控制系统通过CNA-2与浏览器端MSU软件联动,支持多台摄像机参数远程统一调整及色彩调校,大幅提升复杂制作现场的系统调度与拍摄效率。

    电影级系统制播融合:

从现场感到虚拟场域覆盖

    在“电影感现场转播”展区,索尼带来涵盖CineAlta系列旗舰产品、FX系列电影机与新品CineAltaV 2分体拓展系统Mini的系统方案,全景式呈现其在广播、演播、直播、影视、XR等场景的落地能力。

    CineAltaV 2具备8.6K全画幅CMOS、16bit RAW输出、双原生ISO,结合讯道系统支持同步直播与后期留存,现已广泛应用于春晚、演唱会等高规格项目。

    针对高质量制播需求,索尼展出FX6、FX3等E卡口电影摄影机,支持HDR制播标准。内置S-Cinetone色彩科学与LUT系统,支持“直出即用”的高画质影像生成。

    在融媒体与UGC内容生产方面,FX30、FX3、FX6具备轻量化体积、智能对焦、平台兼容能力,尤其FX30为小团队和电影入门人士提供专业级的创作工具。

    CineAltaV 2 分体拓展系统Mini惊艳亮相,将主机体积缩小约70%,支持可插入式ND滤镜与柔性电缆,适用于特技拍摄、手持场景与狭小空间。

    “电影感现场转播”展区,同步展出了HDC-F5500系统摄像机,搭载Super 35mm 4K CMOS感光器与全域快门,兼容PL镜头卡口,支持电影感景深与运动捕捉的高度统一。其色彩表现与CineAlta系列保持一致,确保讯道系统与电影摄影系统之间实现色彩无缝融合,助力打造统一视觉风格的专业制播流程。

    在虚拟制作方向,索尼同步展出了刚发布的OCELLUS摄像机跟踪系统,实时获取摄影机位移与姿态,结合索尼虚拟制作工具套装,服务AR合成与XR交互,推动内容制播向IP化、虚拟化、智能化演进。

    Alpha GM 影像巅峰:

AI与光学协同革新创作体验

    在“影像巅峰”展区,索尼系统展示了Alpha系列旗舰微单与“一个卡口” 战略下的统一的E卡口镜头群,构建完整智能影像生态链。

    Alpha 1 Mark II支持高画质、高速度的照片及视频拍摄,可实现5010万像素30张每秒的高速连拍及8K 30p、4K 120p的视频拍摄,搭载AI芯片支持自动识别七类主体识别,其中AI对焦可以实现人体姿态识别,满足专业商业人像,体育人像等专业场景下的精准对焦需求。索尼原厂镜头系统延续“一个卡口兼容全画幅与APS-C”策略,发布已超79款产品,涵盖12mm至1600mm焦段。

    G大师系列在实现大光圈自然虚化、高分辨率的同时,在广受赞誉的FE 28-70mm F2 GM发布半年后,索尼再次推出第二款F2恒定大光圈变焦G大师镜头FE 50-150mm F2 GM(型号名:SEL50150GM),组成G大师镜头旗舰系列。该镜头采用了崭新的焦段设计,可以一支镜头涵盖50mm、85mm、135mm三大人像拍摄经典焦距。全焦段提供恒定F2光圈,通过突破性的光学设计,实现了在最大光圈下与定焦镜头相媲美的高分辨率画质和虚化表现,满足婚礼、人像写真、活动记录、运动等专业摄影和视频创作的多样需求。

    为应对高强度现场制作,索尼G大师镜头凭借XD线性马达、防尘防潮设计与氟涂层前组镜片等技术,结合原厂通信协议与机身防抖/对焦/曝光功能深度协同,保障系统稳定与图像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户外展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携手新疆广播电视台及合作伙伴倾力打造的4K IP超高清转播车重磅亮相,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这辆转播车不仅展现了索尼在4K超高清和IP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也标志着新疆广播电视台在推动广电技术革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疆广播电视台4K IP超高清转播车实现了从采集、制作到传输的全流程4K超高清信号处理,旨在满足当前电视台在4K/IP、5G、云化制作、融媒体及竖屏制作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后续欢迎持续关注转播车相关资讯报道。

    打造开放协同的内容生产新生态

    以“无界创作新视听”崭新主题,索尼在本届CCBN 2025全景式描绘了一个软硬件融合、流程网络化、生态开放协同的内容生产未来图景。在技术变革与媒介重塑持续深化的时代语境下,索尼坚持以“软件定义”为核心路径,以“系统协同”为技术支点,以面向实际场景的解决方案、对国产生态的深度适配、与行业伙伴的广泛协作,回应广电行业对高效、安全、灵活内容生产的核心诉求。未来,索尼将进一步聚焦本地化研发与交付,持续输出创新价值,助力中国广电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