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居行业龙头企业喜临门发布2024年年报,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需求持续分化的复杂环境下,实现营业收入87.29亿元,稳居行业头部阵营。这份成绩单背后,折射出企业以科技创新重构睡眠产业的战略定力——从全球首创的“云动系统”到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喜临门正以“AI陪伴”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智慧睡眠市场的战略升级。
产学研深度融合:从“AI助眠”到“AI陪伴”的战略跃迁
年报披露前夕,喜临门与清华大学成立“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的消息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这场被视为喜临门发展进程中的“分水岭式”事件,标志着企业将产品体系从“AI助眠”升级至更具人文关怀的“AI陪伴”模式,持续强化喜临门的睡眠科技核心竞争力。
“我们选择‘AI陪伴’赛道,不是追逐短期商业利益,而是以十年为尺度践行长期主义——用技术解决真问题,用创新服务大民生。”喜临门董事长陈阿裕在揭牌仪式上的言论,揭示了这场跨界合作的深层逻辑。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军机构,清华通过“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已形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转化能力。此次合作中,清华团队将深入探索睡眠的神经机制,为喜临门睡眠科技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比如通过脑电信号分析睡眠分期,结合喜临门的硬件创新,可开发出针对不同睡眠阶段的动态调节方案。
喜临门依托其深耕睡眠科技41年形成的独特产业优势,与清华的学术研究形成深度互补。通过连续12年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构建的海量用户睡眠数据库,喜临门具备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可落地产品的成熟能力,本次合作正是要将实验室里的创新基因,注入产业升级的脉搏之中,实现清华“从0到1”基础研究能力与喜临门“从1到100”产业化能力的战略握手。在加快企业技术迭代进程的同时,也为行业标准升级注入新动能。此外,基于产学研协同优势,未来喜临门产品功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向愉悦情趣、睡眠监测、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科学干预等多维延展,打造全球智慧睡眠行业新标杆。
科技重塑睡眠生态:十年研发构筑智慧健康新范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布局背后,是喜临门对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持续深耕。近十年,喜临门以超12亿元的研发投入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有效专利1568项,覆盖智能助眠床垫、弹簧床垫、软床、家纺等多个产品领域。持续的技术攻坚带来显著成果——全年功能智能产品线销售额突破亿元,印证了市场对科技睡眠产品的强烈需求。
这一商业成功的数据背后,源自喜临门对社会痛点的深刻洞察。《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调查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由此引发的焦虑、慢性病等问题已成为社会课题。为此,喜临门连续12年开展中国睡眠指数调查,积累的海量本土化数据为AI算法训练提供了珍贵样本库,更能精准响应中国用户的睡眠特征。
2024年推出的智慧睡眠生态品牌“aise宝褓”,正是这种数据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该系列AI智能床垫集合了107项专利技术,搭载喜临门全球发明专利“云动系统”,通过将先进AI算法与触点式空气弹簧按摩矩阵完美结合,实现了床垫支撑力的智能动态调节。系统内置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自动识别用户体征数据,根据睡眠阶段需求智能切换深睡、阅读、观影、冥想等场景模式,让用户获得婴儿般的优质睡眠体验。
技术测试数据验证了“云动系统”的突破性价值: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试用报告显示,用户入睡潜伏期下降30%,入睡效率提升20.5%,失眠严重率下降26.2%,匹兹堡睡眠质量提升44.5%。这些成果不仅确立了喜临门在智能睡眠技术的领先地位,更开创了“科技重塑睡眠健康”的产业新范式。
情感连接升维:构建有温度的智慧睡眠生态
这种将冷科技转化为暖关怀的突破,正源自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层触达。“用户渴望的不仅是‘睡得好’,更是‘被懂得’。”陈阿裕表示,因此喜临门产品正从功能载体向情感伙伴进化:“‘他’不应只是一个睡觉的工具,而是可以增添生活氛围和仪式感的,在你身体不同的状态和场景下主动关怀,把床变成‘比你自己更懂你’的贴身伙伴。”
因此,未来喜临门将持续深化技术迭代,通过AI技术构建覆盖睡眠质量监测、个性化科学干预、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创建更有温度的智慧睡眠生态。这一战略布局既着眼于降低睡眠问题引发的直接医疗成本,更深层次呼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耦合,诠释科技企业的时代使命。
当前,智慧睡眠技术正引发传统家居行业的深度变革。这场由十年研发积淀、海量数据支撑、AI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不仅带来个体睡眠体验的跃迁,更重构了整个产业链价值体系,推动喜临门在全球睡眠科技赛道占据领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