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仓数据库:在网信领域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内容摘要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单打独斗’的企业已不再适应当前网信领域国际产业竞争,构建产业生态才是关键。”在4月29日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金仓)带来了企业的实践经验分享,电科金仓总裁杜胜

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单打独斗’的企业已不再适应当前网信领域国际产业竞争,构建产业生态才是关键。”在4月29日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金仓)带来了企业的实践经验分享,电科金仓总裁杜胜在介绍相关成果时提及,我国数据库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作为网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企业正在加大对生态营造的重视。

近年来,电科金仓在生态构建上进行了大量探索,推动我国数据库产业向更富活力、更有竞争力的方向不断前进。

延伸链条增加协同

目前,网信领域呈现出以生态为单位的国际竞争态势,国际头部数字科技企业纷纷以核心产品为基础展开营造产业生态,采取针对竞争对手的生态捆绑和生态包抄策略。这一现象强化了产业壁垒,为追赶者营造出额外障碍。

杜胜分析称,一个产业的生态可能是封闭的,但也可以是开放的。对于我国数据库产业来说,当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打造协同合作的产业生态,把行业内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充足的竞争力。

为了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电科金仓发起成立了金兰组织,这是联合国产基础软硬件及行业头部企业共同成立的生态合作组织。其宗旨是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专家及用户等相关创新力量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安全、高效、开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金兰组织成员已超过700家。金仓数据库已与3200余家生态伙伴的11000余款产品完成兼容互认。

“在这个平台上,组织成员可以在产品适配、市场推广、联合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实现国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杜胜介绍。

“与用户一起成长”

杜胜提及,产业生态的范畴并不局限于行业企业本身。就像自然生态一样,“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有必要把用户纳入营造生态的考量。

“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创造价值,把用户放在首位。多年来,通过组织关键合作伙伴及用户进行数据库培训等举措,金仓数据库一直在与用户一起成长。基于良好的反馈机制,我们的创新会更有活力,产品落地也更加高效。”杜胜介绍。

目前,电科金仓已与中国移动、中国一汽等大型企业联合创新,在数据库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共同取得一系列数智创新成果。

此外,电科金仓还高度重视政策、标准等规范产业生态的重要标尺,积极参与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联盟技术标准,以及产业报告、白皮书等。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推动我国数据库产业良性发展。

产学研融合筑牢根基

除企业之外,高校、科研单位也是产业生态中的重要成员,在人才供给、技术创新等方面占据着重要的“生态位”。脱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金仓数据库,对这一点更是深有体会。

杜胜介绍,电科金仓近年来致力于高校生态合作,与国内几十所双一流院校在课程共建、实习实训、赛事活动、研究生联培、项目课题及实验室建设方面开展了合作。

例如,电科金仓与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与北京交通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等;电科金仓还支持了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湖北省大学生信创大赛、广东信创大赛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重要赛事。

“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土壤。我们致力于培育专业型与实战型数据库领域人才,为产业创造更广阔的未来空间。”杜胜说。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