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瑜 本报记者 王 春
从四通八达的交通动脉到活力迸发的科创矩阵,从光影流转的影视基地到烟火升腾的社区图景……上海松江新城正以“破界融合”之姿,描绘“制造重镇”到“创新强城”的转型蓝图。当下,松江区正以《2025年松江新城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引,聚焦“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总体目标,奋力将松江新城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昊浦影视基地的动捕棚,只见演员们正通过48台高速摄像机完成数字分身采集。这个由上影集团重启建设的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园区,拥有长三角首个专业动捕棚和8K调色中心,其水下摄影系统更填补了上海影视后期制作空白。该基地与邻近的车墩影视乐园形成“前店后厂”联动,成为《繁花》等热门剧集的重要拍摄地。2024年,基地引入AI创制生态中心,推动“实景+数字”双驱动制作模式,助力松江打造影视创制高地。
从昊浦影视基地向西6公里,记者来到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在该科技园的精密实验室里,全球内窥镜龙头卡尔史托斯中国区研发团队正在调试新一代内窥镜系统。该团队负责人表示,自入驻园区以来,依托本地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企业加速本土化创新,其上海总部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研发枢纽。目前园区集聚20余家外资总部、10家上市企业总部,汇集5000余名人才。
作为清华大学与上海“市校合作”标杆项目,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由启迪控股、临港集团与松江区政府共建,已建成37万平方米科创载体。该园区聚焦智能制造,形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整合政产学研金等资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百家。据该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介绍,园区构建了“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平台”“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等特色载体,联动36家成员单位推动产学研协同,其国家级孵化器连续三年获评A类,孵化出英众科技等明星企业,正加速推动“松江制造”向“松江创造”升级。
作为张江示范区重要节点,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正深化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协同,打造国际化科创社区,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松江区新城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围绕“2+7”产业体系,松江新城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设施和仪器仪表赛道,编制专项图谱,以“一赛道一专班”推动正泰电源光储一体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时,松江新城将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松江大学科创源,推动大学城8所高校与新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据介绍,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2024年,松江新城规上工业企业已达1718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松江新城以产业引领、增强城市吸引力为核心,已明确四大聚焦方向、八大专项行动和30项具体任务。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周诚表示,松江将持续放大G60科创走廊策源地、长三角枢纽节点优势,加快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让新城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希望之城、未来之城。